两人皆喜好诗文,坐下一聊便有许多话可讲。
吴普见她们很有些一见如故的势头,顿时放下心来,自己回去招待活生生的王羲之。
虽说王羲之这个艺术大佬不太适合当官,可他的字写得太好了。
好到李世民都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喜欢到派人去从别人手里将《兰亭集序》骗回来,带到墓里陪葬!
那可是真的骗。
据传《兰亭集序》保存在一个和尚手里,李世民想要人还不给,一口咬定《兰亭集序》早就丢了。
李世民不信,辗转反侧好多天,决定派一御史假装成落难书生去和和尚交朋友。
这位御史才学过人、气度不凡,长得贼帅,还装得非常穷。
和尚对他毫不设防,聊上后对他的才学惊为天人,两个人天天谈书论史、弹琴下棋,逐渐成了知己好友。
那御史就开始在和尚面前伤感地感慨《兰亭集序》多好多妙,可惜没机会一睹真迹!
和尚舍不得好友如此伤怀,就把珍藏的《兰亭集序》拿出来给好友欣赏。
那御史摸清楚真迹摆在哪,找了个和尚不在的机会把它给顺走。
等和尚发现这件事,画都已经到李世民手里了。
可怜人家和尚,师父留下的宝贝没了,知己好友还是假的。
这个老李坏得很,不仅骗人家的《兰亭集序》,还要骗别人的感情!
反过来想想,连李世民都不择手段要把《兰亭集序》弄到手,更显得王羲之字写得多好!
皇帝都为他的字如痴如醉!
还有另一个例子就是米芾有次在船上看到别人收藏的王羲之真迹,当场提出想要用别的字来换。
对方当然不答应,可米芾绝不轻易认输,他当场站起来大喊大叫表示“你不给我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投水自杀”。
对方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答应米芾把手头的《王略帖》换给他。
瞅瞅这又是诈骗又是自杀的,引多少名人竞折腰啊!
可惜王羲之那时代距今已经一千六七百年,早已没多少真迹传世。
传下来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摹本。
现在!
不一样了!
活生生的王羲之就在自己手上!
吴普回房的时候,心里有个邪恶的想法:把这个王羲之关起来,麻溜来一批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
不过想想召唤这事儿是双向选择的,要是压榨太狠难免会让对方不想再过来玩。
瞅瞅他书法老师不就被他逼得连夜搬家?
还是得先打好关系,再把人忽悠过来常驻!
吴普打定主意,打开自己房门一瞅,王羲之已经把窗帘拉开,站在窗前远眺外面的风景。
这边经济不是特别繁荣,但沿海地区大部分地方都开发得很好,所以远处高楼林立、错落有致。
他们房间所在的楼层对王羲之来说也不矮,称得上是登高望远。
“先生。”吴普上前喊道。
王羲之笑了笑,脱了靴盘腿坐到柔软的酒店标准床上。
他家世超然,少年得志,为人洒脱,又好游山玩水,有时住的地方破落些他也不在意,只在乎风景好不好、玩起来快活不快活。
兴许正是他性格里的这份“不经世事老天真”,才叫他的书法能让那么多人迷醉。
有时候字如其人可不是假话。
吴普的书法老师擅长楷书,他个人却偏好行草二书,只有在想要平心静气时才会练一练老师传授的那手小楷。
吴普也坐到另一张床上,朝王羲之抒发了一通自己的崇拜之情,并把他迷弟李世民和米芾坑蒙拐骗、寻死觅活的骗字行径给他讲了讲。
饶是王羲之生在荒唐事数不胜数的魏晋时期,还是觉得这两个家伙做得有点过了。
不就几幅字吗?
用得着做到这种程度?
吴普顺势问起王羲之爱鹅成痴的事:“唐太宗李世民让房玄龄他们编《晋书》,他们在里头写你为了换别人一群鹅,给道士抄了一篇《道德经》,是真的吗?”
王羲之道:“确有此事。”
他本就信道,给道友抄一份《道德经》又不是难事,和白送一群好鹅有什么区别?这种要求他自然是欣然答应。
吴普追问:“您喜欢什么鹅?”
王羲之一脸茫然。
吴普问得更加仔细:“您喜欢白鹅还是灰鹅?蜀地白鹅?合浦白鹅?皖西白鹅?道州灰鹅?阳江灰鹅?只要您喜欢,回头我联系联系当地的养鹅大户,瞅瞅他们能不能空运几只过来,只要钱给够,肯定支持先视频验货,你看中哪只就给你抓哪只!”
王羲之:“…………”
什么,现代买鹅居然这么先进的吗?
王羲之看到吴普眼睛里那熟悉的炙热光芒,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这位小友也喜欢他的字。
王羲之笑道:“小友想我给你写什么,我给你写便是。”
吴普一点都不懂客气为何物,当场给他列清单:“我想要的可多了,比如《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另外还想给我老师来点楷书,比如《黄庭经》《道德经》等等。”他一口气念完了自己暗搓搓惦记着的作品,还假模假样地说,“要是这些不方便写,随便写点什么都行!像您这样的书法大家,写起字来最讲究心境,当然是您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