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页
    结果,粮食刚送去,事情就出了。
    大约这位斥巨资做善事积德的商人,从前没少做奸商,那米刚送过去,对方就查出这米粮缺斤少两。
    霍家也不知哪个缺心眼的,瞧着那米粮是用细麻纺织的大口袋打包,而且数量极多,便每一份都偷取了少量出来,至于证据,便在那打包的口袋上。
    粮商检查粮食的工具,是一种中空的凿针,手指头粗细,可从米袋任何部位取粮检查。因为是纺织的麻袋,所以具有一定的编织纹路,如果用更细一些的凿针,戳进去时小心拨开纹路,米粮从凿针中间滑出来后,再仔细把编织纹路给拨正。
    这种操作,乍一看很难察觉,但若一寸一寸细看,便可看出这里的编织纹路明显比旁处松动。
    其实,做大宗生意,尤其称量点数的,在业内其实接受一定范围的误差,甚至有长途运输的货物,还会考虑折损程度。
    但这笔生意本就是救济百姓的善举,这是积阴德的事,哪怕是有人悄悄偷抓了一把都是缺德,更别提那富商在称量手段上很有一套,每一袋所缺斤两都能精确称出来。
    哪怕每一袋只抓一把,上百袋的米粮,也能抓出贫苦百姓人家一个月的口粮来!
    在这种通俗易懂的换算下,事情就闹大了。
    你抓一把米,就有一个人少吃一碗饭,三个人少喝一碗粥,抓上百把,这是多少阴德哦!
    更绝的是,有些在粮铺买过大包米粮的人家,都开始检查自家米袋子上是否有被挑过的痕迹,未必是在意这一两米的短缺,纯粹是气不过。
    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粮铺当天就关了门,一面盘查所有在工的伙计,一面检查店面内所有的秤和取粮工具,然后把短缺部分称量出来补过去。
    是否亡羊补牢且不谈,但是这种问题在哪就先补哪儿,救灾为重,其他事继续协商的弥补态度还是可取的。
    借着,便是布庄。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譬如南方主食米,倒也不是不做面食,只是作出的面食终究少了北方那种劲道好吃的口感,偶尔遇上一家才到北方标准水平的面食食肆,就跟尝到了新鲜玩意儿似的,还能火爆起来,反之亦然。
    霍家名下的布庄,近年来独揽了南方运来的一批丝绸,因纺织技法革新更加柔软耐用,常用来做春夏两季的衣衫,可今年南方水寇横行,这批货竟也断了,来客求购不得,很是遗憾。
    没想到,才过两日,长安成的暗市竟然有人以高出正常价格的售价兜售这批布料,又因购买者言语不和大打出手险些闹出人命上了公堂。
    于是,这布匹的事也传开了。
    衣料都是应季售卖,为防止积存和虫啃,不止要在存放上下功夫,竞购货物时也要考虑数量,所以布庄不存在一季兜售结束后还剩这么多库存的结果。
    很快,官府来人,请布庄掌事去查验布料,事情便在布庄闹起来了。
    有人怀疑,布庄有人偷存货物,又在每年竞购新货时以旧换新,以保年年积存新货。
    但布匹不比一把米粮一口面那么好偷,若真有人做假账中饱私囊,那这个人在布庄中要么有手段,要么有地位。
    于是,布庄的清查也开始了。
    剩下的食肆也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经营中意外被察觉端倪。
    最后,是两个庄子。
    之前霍灵馨掌家时,庄子上发生了斗殴之事。
    乍看之下,似是管理不严。可那受伤之人去看过大夫后,竟被指出这是被高手所伤,这出手之人必定极擅格斗,而且连伤势,位置,寸劲都拿捏得极好,轻一点,重一点,他都达不到这种要死不死的效果。
    这件事情引起了霍千山的注意。
    庄子都是些霍家和邱家的亲眷掌管,霍千山都是知道底子的,农庄果园干的都是苦力活儿,有力气的汉子就够了,定夺再养几条猎犬便可护庄,哪里需要练家子?
    于是,庄子也开始清查这些人底细。
    听到这里,尹叙心中存起的疑惑,渐渐成了一种笃定。
    看来,有人和他想到了一处,且更早一步出手。
    对这些铺子、庄子,无论用的是什么手段,暴露的是什么麻烦,归根究底,是要让霍家意识到,他们名下这些铺子、庄子里的人有问题。
    最终目的,只要迫得霍家起底自己手下的人,而他们便可顺水推舟,借霍家之力去查这些人里谁会是被安插进来的那个人。
    尹叙眼神渐沉,唇角轻勾,他大抵,知道是谁干的了。
    ……
    “女郎!女郎!闹起来了!都闹起来了!”彩英小跑着凑到云珏面前:“霍……那谁,家中已经在清查所有人了!”
    这里是长安城内最有名的紫砂坊,客人可以自行画样纸来定做茶具。
    彼时,云珏正皱着小眉头玩泥料,上好的砂泥被她摔得啪啪响!
    呼,好累呀。
    她忙着摔泥巴,还抽空道:“到这一步就可以了,把钱款结清,立刻抽身。”
    彩英脆生生应下,转身就要去做事,结果生生定在原地。
    云珏察觉她的影子没懂,一边拿着工具戳紫砂泥,一边嘟囔:“快去呀,速战速决,别叫尹叙发现啦!”
    话音刚落,一个修长身影越过定在原地的彩英,缓步走到云珏跟前,投下一道新的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