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7页
    “皇上英明!”左右齐声说道。韩通叹气,也不再多言。
    李太后得知消息,惊骇非常,匆匆赶到滋德殿,汉帝正在穿盔甲。这是先帝留下的金甲,曾助先帝打下大汉的江山,一直收藏在奉先殿内,汉帝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要将它请出。
    “母后来这里做什么?赶紧回您的寿康宫去吧。”
    李太后苦心劝道:“皇上,你从未上过战场,亲征实在危险!如果派出使臣与他们交谈,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萧毅毕竟是先帝为你留下的顾命大臣,他会如此做必定有什么苦衷……皇上三思啊!”
    汉帝却从随侍宦官手里拿过剑,眼中显出厉色:“朕意已决。来人啊,送母后回宫休息,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放她出来!”
    “皇上!”李太后僵住,没想到汉帝竟如此决绝。她又看向李籍,企盼他能说两句,李籍却避开了她的目光。走到今日这一步,怎么可能回头了?李籍冒着杀头的危险,伪造密诏,故意落在吴道济等人的手里,就是为了今日!
    宦官请太后出去,李太后却不肯,汉帝便命宦官把她强行架了出去。
    李籍还在旁边跟汉帝吹嘘有余超这样作战丰富的老将在,萧毅必定吃不了兜着走云云。汉帝知道此战不会轻松,余超虽说身经百战,但跟萧毅比起来,终究还是差了些,毕竟大汉的使相不是白叫的。好在他们的人数比萧毅那边的人多,汉帝又年轻气盛,自然觉得不会输。
    他那日夜里得知了韦妡的梦以后,本想叫禁军去把萧家的人都抓起来,好让萧毅有所顾忌。哪知京中大火,许多房屋被烧毁,禁军都被叫去救火。等火扑灭之后,萧家早已人去楼空。
    后来又听闻南城门起了暴动,有两辆马车趁乱冲了过去,便猜是萧府的家眷。他们苦心孤诣,做了这许多事,甚至不惜对外谎称自己下过什么诛杀萧家父子的密诏,不就是为了有名目争夺这天下江山吗?
    事到如今,还看不透的就只有他的母后而已了。
    李太后被带出滋德殿,刚好看到韦妡过来,连忙说道:“韦妡!你来得刚好,快帮哀家去劝劝皇上。”
    韦妡过来,对架着太后的宦官皱了皱眉,那两个宦官竟因惧怕她而松了手。李太后也顾不得仪容,抓着韦妡的手说道:“哀家知道你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现在谁都劝不了他,只有请你去试试看了!”
    韦妡柔声安抚道:“您别着急,慢慢说。”
    “萧毅的军队已经到了滑州,距离京城不过百里,哀家想劝皇上求和,皇上不听,非要御驾亲征!他从未上过战场,哪里是萧毅的对手?韦妡,哀家平日待你不薄吧?现在是大汉生死存亡的时刻,哀家求你劝劝皇上!”
    韦妡连忙说道:“太后言重了,民女正是为了此事来的。太后请先放心回宫休息吧,民女一定尽力。”说完,又对宦官道,“太后乃千金之躯,你们都客气点,千万别弄伤了她老人家。”
    宦官应是。复又请太后回宫。
    李太后冲韦妡点了点头,不放心地回头看了一眼,无奈地走了。
    韦妡接着走进滋德殿中,看到穿金甲的汉帝和李籍正迎面走过来。她跪在汉帝的面前说道:“皇上,民女有话想对您说。”
    “怎么,连你也要拦朕?”汉帝皱眉。
    “不是。民女刚才试着为皇上亲征占卜了一卦,是吉。”韦妡仰头笑道,“天佑大汉,愿皇上得胜归来。”
    汉帝点了一下头:“得先知吉言了。等朕回来,与你庆功!”说完就与李籍一道阔步出去了。
    韦妡目送汉帝远去,扯了下嘴角。汉帝是胜是败都与她无关。她对汉帝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然而汉帝倒真把她当成知己。冲着这点,她对汉帝的处境还是存了几分同情的,他身边竟无一人对他是真心的,除了太后。这一去,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了。不过到那个时候,她也早就不在这里。
    韦妡现在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这些日子她得了汉帝和太后的不少赏赐,全都塞进包袱里带走,然后轻松地走出宫门,与接应的人碰头。
    她是离开九黎的时候,邹氏才告知了她身世。她原以为凭借这个先知的身份,能被皇室所用,拥有荣华富贵,然后她就再也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山野丫头了。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竟是皇族的私生女?
    这份富贵来得太晚。她是堂堂皇族之后,居然还卑躬屈膝地讨好过韦姌这种身份地位远低于自己的人,想想都觉得是耻辱。
    她曾无数次痛恨过阿娘当初要嫁给那么不堪的人,否则她也不会被人瞧不起,拥有这么平庸的容貌。原来阿娘是为了隐瞒当年与刘旻相好,而后怀孕的事,这才下嫁给那个便宜爹。
    也是后来,阿娘才知道了刘旻的真实身份,乃是大汉的皇族。韦妡觉得自己的人生一下子变得十分有底气。虽然刘旻认回她晚了些,还要她用先知的身份帮着做这许多事,然而现在一切都值得了!
    她马上就要过回本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现在去哪里,是太原么?”韦妡好奇地问道。她的亲生父亲,如今正在太原,等着她回去认祖归宗。
    接应的人没说话,只是驾车离开了。
    ***
    一晃眼已经到了正月,虽有战事,但无法抵挡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邺都里头按照往年一般,庙会集市十分热闹,开年的几日,甚至通宵闹到了翌日的五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