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页
    “那我再去跟祖母说说?”崔然道。
    “别,千万别。我也就是跟你抱怨抱怨,没别的想法。对了,昨日你与父亲回来,一脸的官司,可是朝中又有什么大事?”
    “宁北侯上书,要辞了将军之位,并举荐此次平叛中立了大功的杨北征继任他的位置。”
    “那杨将军怎么说?”孙希问。
    “他受老宁北侯大恩,自然是不肯,两人在朝中互相谦让,陛下也很为难。此事不难理解,他岳丈刚领了十万雄兵去边关抗敌,他麾下现还有着五万雄兵,且驻扎在离京师不远之地。他本人原不是将帅之才,何必徒惹陛下猜忌?不过在我看来,两人多半在演戏给陛下瞧,毕竟恩宠再大,不如实权在手。”崔然扬了扬眉。
    “陛下左右为难,不过是怕伤了朝中那些老将的心,不能父亲刚死,就夺了他儿子的产业。所以宁北侯此举看似凶险,其实不过一场争辩,兵权,最后仍归于他手里。想不到这任宁北侯虽年轻,谋略却如此老辣,真是后生可畏。”孙希拿起帕子,抿嘴一笑。
    崔然心里一酸,醋溜溜道:“可惜了我家夫人,当初没能嫁给他,不然多好的一对璧人?”
    “是啊,还是府里人口及其简单的宁北侯夫人。顺便,还成全了你和田将军女儿的婚事,毕竟有个实权在手的骠骑大将军做岳丈,怎么也比一个忠勇侯强。”孙希笑着讥讽。
    崔然被这话呛到,气得不轻,一把搂过纤腰,吻住她,冷哼道:“你这张嘴,只有这样才能消停!”
    第115章 汴京内外风云变
    次日,骠骑大将军领着十万雄兵出征,皇帝亲上城楼送大军出城。
    塞外边疆,茫茫无尽头,此次西夏来势汹汹,大周朝只能分兵攻击。
    西夏人骑兵战斗力很强,他们的战马四处流动,喜欢打游击战,大周朝很难抓住敌人。
    田将军率军到达无定河边后,他们终于与西夏打响了第一战。
    崔然被派为先锋,他率领万人冲破了西夏军的第一道防线,掳掠牲畜不下万计。
    过后,他又杀进了乌、白池,找到李元明的长子李炳荣,那是整个西夏军最精锐的部队所在。
    当时,崔然只有五千精兵,孤军深入,与李炳荣鏖战多日,大小战役共计数十场,生死不明。
    战报回京,崔毅等人俱是忧心忡忡,崔夫人惶惶不可终日,食难下咽。
    孙希当时怀孕不足四月,但胎儿已稳,见崔毅崔夫人等神情有恙,便知前方战报,必定有关于崔然的不好消息。
    她多番恳求,才从谢氏那儿得到确切消息。
    她不敢过分哀伤,怕从此后,再得不到崔然的战报,只好硬撑着坐在书案前,假装着镇定,还安慰崔夫人:“官人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孤军深入,必心中已有计策。”
    没过几日,前方果然传来战报:崔然鏖战数十日,获得大捷,为周军赢得战机,节节胜利,最后全军猛扑,李元明被击溃,率领残兵逃回大漠。
    崔府上下闻听此消息,全府欢腾。崔夫人大夸孙希有先见之明,答应以后前方一有战报,必先报与她知晓。
    孙希心里高兴,每日更是去文昌阁勤看西夏地势风俗等书。
    皇帝命令田瀚国务必乘胜追击,斩草除根。
    但周军胜了,却也同样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将士疲惫。
    无奈圣命难违,田将军只好迎难而上。
    两军交战,战况惨烈,不到两个月,田瀚国就上奏朝廷,击败了李元明,但是李元明再次逃脱。
    与此同时,定国公府内院,也不甚安宁。
    卢敏传来消息,与李妍生母勾结的,居然是宁亲王的亲弟,死去贤太妃的另一个儿子康宁王周斌。
    至于他为何会清楚知道二房内闱之事,原来是之前,他们家借着开封府尹赵大人之手,送了一个扬州瘦马给崔廷做妾,是一个姓钱的姨娘。
    孙希将消息给崔夫人说了,两人当下决定,将钱姨娘发配至乡下农庄,慢慢病逝。
    其他姨娘通房丫鬟,也一并发落至崔府边远地区的农庄,在崔府掌控之内。
    各个庄主都被下了吩咐:“若见哪个人不甚安分,有外逃外通迹象,便酌情上报请示发落。”
    一月过去,竟有六七人犯禁,孙希后背发凉,千翠轩真是藏污纳垢,漏得跟筛子一样。
    她和崔夫人斟酌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对于这些人,一概打死了事。
    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眼下崔府内忧外患,容不得出半点纰漏,自己再不能妇人之仁,将全家陷入险境。
    至此,崔府二房,发落的发落,病逝的病逝,崔廷本人,也被崔毅禁足在文昌阁读书进取。
    千翠轩,一下子空了。
    卢敏闻听此事,愈加不放心她,隔六七日便来崔府看她。
    孙希嗔怪她忧虑过度,她也不听,还是一如既往地过来。
    一坐,就是大半日,还念叨个不停。
    孙希对此深感无奈,只好由她。
    崔夫人每日都会来迦叶轩探望,有时候碰到卢敏,两人就在一起寒暄说笑。
    有一次,卢敏带来个南安郡王府的丑闻:南安郡王妃的嫡长媳,自嫁进郡王府就一直未曾有孕。
    她嫉妒房内姨娘有孕,竟向其下药,令其落胎,岂料胎儿已成型,生生的一尸两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