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页
    林沫沫按照公交车的方向顺着路边开始朝前走去。
    等到下一个车站时,林沫沫又再次看了一眼站牌,确定自己没有走错。
    如果中间遇上岔路不知道怎么走了,林沫沫便会等在原地,一直看着再有一辆37路经过。
    如此往复,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林沫沫终于到了她的第一个目标地:瑞新街。
    站牌上,林沫沫很快在另外一路公交车的站牌上找到了自己要去的目的地‘丰潭路’。
    林沫沫用了之前一样的方法开始跟着101路车的方向朝丰潭路走。
    这样的办法虽然笨、虽然很慢,但是却有用,可以保证她不会走错。
    ——
    直播间里,此时难得地出现了弹幕刷屏的情况。
    【我的天!林沫沫居然一直在走!】
    【难道真要走到废品站?!】
    这段时间里,大部分的观众都没有离开直播间,所以也一直看着林沫沫一路走了近三个小时。
    他们没瞎,非常肯定,这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作假或是黑屏、剪辑的部分。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走了三个小时,难以置信。】
    【节目组也太过分了吧,就算是为了节目效果也不能让一个小孩走这么远吧。】
    【怎么感觉看其他组是明星的生活,看林程家这一组是凡人的生存?】
    【我都怀疑林程这一组是不是得罪节目组了,不然怎么这么惨,住最差的房子、干最苦的工作,还要让宝贝一起工作。】
    ……
    林沫沫不知道直播间里的讨论。
    此时,拖着身后的拖车,林沫沫正一边记着路,一边在心里琢磨着等到拍摄结束,拿到了那两万块钱,她们家也入一个这样的拖车。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林沫沫终于在丰潭路的车站不远处找到了丰潭巷的牌子。
    此时正值中午,巷口周围人不多。
    一个人小池塘前,五六个老头老太太正在‘清洗’着手里的纸板纸箱。
    看到他们,林沫沫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
    对方几人注意到了林沫沫,也看到了她身后拖车上的废品,眼神一亮。
    “小孩,你那些东西还要不要的?不要拿给我,我帮你拿去扔了。”其中一人朝林沫沫说道。
    见林沫沫摇头,那人赶紧又道:“我不占你便宜,我给你5块钱,你那些东西给我吧。”
    闻言,林沫沫又坚定地摇了摇头,拉着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地朝巷子内跑去,嘴里嘀咕了一句:“我又不傻。”
    走到道路尽头,林沫沫看到了张老太太说的那家废品站。
    见老板坐在门口,林沫沫将拖车拖到了对方面前。
    看到不大点的孩子拖着一车的废品来买,老板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来卖废品?”老板问道。
    林沫沫点头。
    见状,老板指了一下旁边的称,对林沫沫说道:“东西卸下来吧,放那儿我给你称一下。”
    林沫沫却没动,而是问老板:“你们这里是什么价?”
    老板眼珠子一转,随便报价道:“纸壳一块,瓶子罐子一块五。”
    闻言,林沫沫却皱起了眉:“你这儿价太低了,我不卖了。”
    说罢,林沫沫一副作势要离开的模样。
    “等等。”老板叫住了林沫沫:“你急什么啊,你这堆东西拖到别处去不也得卖,不如就在我这儿处理掉,价格好说。”
    “你说吧,你想多少卖。”老板又问林沫沫。
    “纸壳1块2一斤,易拉罐2块钱一斤,透明瓶子1块8一斤,彩色瓶子1块5一斤。”林沫沫报出了价。
    闻言,老板脸上露出些许惊讶。
    ——原本他还想着这孩子估计是帮家里老头老太太来卖废品的,啥也不懂。没想到居然还是个‘行家’,报出来的价基本上算是这行当最高的价格了。
    老板似乎还想压价,这时,老板娘走了出来。
    “液化气快没了,你叫的气呢?”老板娘问道。
    “刚打了电话,快了。”老板说道。
    老板娘没说什么,转而又问:“你这儿是什么情况,怎么称个重这么久?”
    “还没称呢,”老板又指了指林沫沫,道:“这小孩这些东西,纸壳1块2,易拉罐2块,瓶子1块8的1块5。”
    听老板这么说,老板娘看向林沫沫时也露出了老板的同款表情,不过,并未犹豫,便道:“那就按这个价收呗,咱们也不亏。”
    “行吧。”老板应下,又对林沫沫道:“就你说的这个价,东西拿过来称吧。”
    “好。”林沫沫赶紧麻溜地和着老板一块将板车上的废品取下来。
    林沫沫又指着几捆东西对老板一一说道:“这边是易拉罐,这边是彩色瓶、这边是透明瓶子,里面的水都清干净了,瓶盖单独在这边。还有这堆是干纸壳,这边还有一些纸壳有些受潮了,我单独弄成了一捆。”
    看到林沫沫已经全部分类处理好的废品,老板心生惊讶。
    这小孩这些东西处理得都不错,相比起那些来卖废品还要往纸板中间塞湿垃圾的人,可诚实多了。
    老板笑了笑,将林沫沫送来的东西依次称了重。
    “易拉罐是三斤半,透明塑料瓶三斤二两,彩色塑料瓶是五斤八两,干废纸四斤,湿的有两斤八两多,给你打个折,按一斤半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