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页
    明耀帝怕林蓁蓁吃太快噎到,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慢点吃,别噎着。”然后继续说道,“小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明耀帝好笑道,“为了奖励你这位‘伯乐’,说吧,有事情要我帮忙?”
    林蓁蓁也只是看明耀帝手边的糕点样式独特,才吃了一口,喝茶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女儿这不是要开个小铺子,缺少位书法大家写匾额,天底下谁还能够父和皇您的字相比。”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即使明耀帝知道林蓁蓁只是说些好听的话哄自己,但是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女儿,明耀帝还是听得身心舒畅,示意李全准备笔墨纸砚,“可要盖个印章?”
    林蓁蓁小鸡啄米式点头,“要要要!”
    最后,这幅要来的字被林蓁蓁请京城最好的师傅用梧桐木打造一个匾额,用红布盖着,挂到了即将开业的胭脂铺大门上方,等着开业那天拉掉红布。
    “殿下,”过来检查最后事项的钱倩蓉走里面走了出来,行动间带着几分神采飞扬,“您怎么来了,要不要进去看看?”
    “本宫还要回去,就不上去坐了,”时间太晚,林蓁蓁急着赶回宫去,“我们商议的事情你可都准备好了?”
    这铺子的事情,从一开始的装修到后面各个地方的陈设,大部分都是钱倩蓉亲力亲为,忙的不亦乐乎。
    短短时间里,就让钱倩蓉整个人都仿佛是脱胎换骨,褪去了几分稚气,增加了几分干练。
    听到林蓁蓁询问,钱倩蓉想到他们的布置,不禁露出一抹的笑容,说道:“都准备好了,整个京城都将知道我们丽人阁名字。”
    这话,钱倩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几天后,她们做的“广告”也正式开始投放。
    桃红是一个在侯府里面的一个丫鬟,往日里就在主子跟前伺候着,一个月才有一天的假期可以回家一趟,把自己发的月银送些回家,顺便见见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团聚一下。
    这天和往常一样,桃红从角门出来,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路中经过自己最爱吃的一家面馆,摸了摸口袋里的钱,转身走了进去,“老板,要碗牛肉面!”
    “好嘞,客官您稍等!”
    桃红坐在木长凳上,注意到木桌子上放筷子的竹筒上写着“丽人阁”三个大字,旁边还用金粉画了一个她看着觉得怪好看的图案,以及几个胭脂水粉的图案,桃红觉着新奇,就多看了几眼,没当回事儿。
    很快,面条就上来了,桃红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几根面条,正要送入嘴里。
    陆陆续续来了其他吃面的人,也同样看到了竹筒上面的字,问老板,老板回答说这是丽人阁老板说借他们店打广告,免费送给他们的。
    桃红很快就吃完了面,付完账准备起身时,就看到一群孩童从巷子的另外一边走来,看起来最多不过六七岁的样子,排成一纵列的小队,手里拿着小旗子,上面也画着刚刚她在竹筒上看到的图案。
    小童的声音可不小,口齿清晰地喊道:“丽人阁开业大酬宾,胭脂水粉样样全,满十两银子就送木梳子一把,满一百两银子送口红一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如果是文人那些文绉绉的话,大家肯定是听不大懂,但是小童这几句话听着着实新奇,又朗朗上口,几乎只听一编就能够知道大部分的意思。
    “这广告和口红什么什么东西,”有人好奇地说道,“满十两真的送木梳子?”
    “好像是真的,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桃红顺路,走小童的身后,从小巷子拐出去,却仿佛来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
    到处都可见丽人阁的标识图案,听到有人谈论丽人阁里新奇地东西,谈得最多的就是那据说可以是旋转扭开的口红。
    桃红正走着,就看到了两个人迎面走来,其中一妇人那唇上的胭脂颜色漂亮自然极了,让她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几眼。
    “我隔壁的就买了一支口红,这是她给我涂的颜色,说是叫什么砖红色,你看看,是不是很漂亮?”
    跟她一起走的妇人看着她嘴上的颜色,“我听说还有送,嫂子我们要不要凑一起,算个一百两银子?”
    ……
    人的天性就是凑热闹的,又或者是旁边的两位婶子聊得声音太大,顺着人流,等桃红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迷迷糊糊跟着其他人来到了丽人阁的外面。
    在丽人阁的最外面,宽阔的街道上搭起了一个小小的高台,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妇人正随机抽取了一位女子,拿着一支小小的据说是“口红”的胭脂给大家试色。
    桃红站在下面,只是看了几眼,转身就往丽人阁的人潮里挤,高喊道:“我要买一支口红!”
    当天晚上,钱倩蓉看着新鲜出炉的账本笑得合不拢嘴,
    第31章 邻国细作渣男给我走开!……
    林蓁蓁和钱倩蓉怀抱着“不成功, 便成仁”的心态,连准备用来当作赠品的木梳子等都准备了两个大箱子,砸下重金, 用钱开道,深深在京城砸出一道新的道路来。
    不仅仅是一些饭馆里,丽人阁的广告几乎是一夜之间遍布整个京城, 就连码头那儿都有画着丽人阁标识的旗子广告,
    一夕之间, 丽人阁的名字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加上推出的产品着实新奇, 那名为口红的胭脂据说连皇宫里的贵人都爱用, 还有陛下的亲笔题字,在这样的“名人效应”下, 大家都愿意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凑个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