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6页
    康熙抬头看着这个被净了子孙根的奴才,哑着嗓音问:“你有没有后悔入宫做太监?”
    这个问题来得猝不及防,梁九功怔了半天,才笑吟吟地回话:“回主子爷的话,奴才能伺候主子爷,是奴才几世修来的福气,奴才半点都不后悔。”
    康熙难得郑重地对奴才说话:“娶个媳妇,让媳妇一下子给你生三个孩子,这比当皇帝平了三藩的感觉还要......”他停顿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该用什么词形容他此时的心情,“......还要骄傲和自豪。这是一个男人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身为皇帝的能力!”
    梁九功:“......”主子爷也太不体谅人了,这不是在狠狠地扎他的心么?
    康熙把笔掷在桌面上,从桌案里绕出来,走到梁九功跟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亲昵地说:“梁公公别伤心。兴许,以后的医术进步了,太监也一样能生孩子。若是......若是实在生不了,你看宫里哪个小太监聪明伶俐,你就认个干儿子。”
    梁九功:“......”认干儿子干孙子的事,都是暗地里的说法。太监规则第三十二条明文规定,不许结党营私,乱攀关系。
    梁九功迟疑了片刻后,跪在地上谢恩:“谢主子隆恩!等忙过这一阵子,奴才就遵从主子爷的旨意,认个干儿子。”
    康熙笑呵呵道:“勿用多礼,平身吧。你这个奴才跟了朕这么多年,朕厚待你一些,也是应该的。”
    心情好得“咕嘟咕嘟”地冒泡泡,想对全天下的人好!让全天下的人都如愿。
    梁九功对主子此时的心情揣猜出了个七八成,准备趁机提出想在城外买处宅子的事。光明正大的安家置业,休班的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住进去,不像黄忠那样,要偷偷摸摸的。
    就在这时,黄忠跑过来跪礼唱呼道:“恭喜主子爷,恭喜主子爷再得一皇子。三官聚齐,五谷丰登,天下祥和......”
    康熙的脑袋里“轰隆”一声,又炸开了锅,他怎么忘了,正殿东稍间里还正生着孩子。在他的印象中,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至于那三个孩子在哪儿,他还没来得及去想。
    成群的乌鸦在房顶盘旋,“呱呱”声里透着张扬不羁的喜气。
    康熙冲到正殿的台阶下时,又猛地停着了脚步,抬头看了一眼这些满人的天神们,转身问一众严阵以待的黄衣侍卫:“吵得什么都听不见,怎么还不把它们引走?”
    道喇对着他的背影激动地答话:“回皇上的话......”话还没说完,就不见了明黄的身影。
    仍跪着的黄忠,看主子爷没心思理会他,自己站起了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小跑着出后殿,准备去办另一件差事。
    “黄总管,娘娘的情况怎么样了?”一直看着后殿路口的宜妃最先看见他。她这一问,抬头望天的嫔妃们,包括站在廊檐的太后,都齐齐地看向黄忠。
    黄忠只得收着了脚步,对着众嫔妃们施了一礼,又小跑到台阶前对太后施了一礼:“禀太后,娘娘生了三位皇子。待会儿万岁爷会正式来向太后禀报,奴才先去前面禀告太子爷,他请的三官降世啦!”
    “什么?”太后问。紧跟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急声乱问:“黄总管你说什么?”“黄总管,你没说错吧?娘娘生了三个?”“娘娘生了三个皇子?”“黄总管,什么三官降世......”
    黄忠被她们问得招架不住,退也退不出去,只好又说:“太子爷不是在午门前摆道扬,请三官神灵嘛。三官请到啦!奴才得赶紧去跟太子爷禀报一声,主子们别耽误了娘娘吩咐的差事。”
    太后也是被黄忠的话,说得懵懵的,到底她经的事情多,最先稳着神儿。大笑着说:“你们急什么呀?待会儿皇帝自会过来告诉咱们详情。给黄总管让个道,让他先去办别的差事。”
    承乾宫距离午门大约有一里半地,穿过长长的夹道,出景运门,一直往南,拐进协和门再往南就是午门城楼。黄忠气喘吁吁地登上城楼,往东边的燕翅楼跑时,午门前,广场上法事已经近尾声。
    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场面,都察院右都御史作了一首诗:三官台起大街中,箫鼓清歌落半空。正是早春残雪里,珠花红树报年丰①。
    围观的老百姓中,有人悄声置疑:“听说三官画像为谛晖方丈作绘,三官是道教,谛晖方丈是佛教。这张冠李戴的作法,能灵吗?”
    有人笑着接话:“你懂个什!这叫佛法无边,天下神灵是一家。孙悟空大闹天宫你没听说过?太上老君是道教,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他们不是经常来往?朋友之间你来我往的,借借力也是常有的事嘛。”
    有人插话:“高台东南角那个穿官服的大鼻子蓝眼睛老头,是西洋人,在我朝做钦天监。听说他们那里的神仙叫耶稣,也是灵验的很,能免人的罪过,有求必应。”
    有人说:“那他怎么不上高台一并求着啊!神仙多了好办事嘛。”
    有人笑道:“有时候是好办事,但有时候神仙多了也会乱打架。再说了,强龙不压地头蛇,太子爷求神,自然是求我们本地的神。”
    有人附合:“这位老兄说的在理儿。”
    “......太子爷——”黄忠终于跑到了东边的燕翅楼上,他双手拢在嘴边大声喊:“太子爷——,您请了三官降世啦——”
    正从红色高台上一步一步走下来的太子听到喊声,抬头四处看;围观的老百姓也是四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