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页
    萧六娘听见楼下的动静便从楼阁内走到轩外的木廊上,“阿耶。”
    萧安节退后了几步旋即转身跨上扶梯,“为父有话要与你说。”
    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把团扇,萧六娘皱眉道:“七娘不是喜欢这个么,阿耶怎么不把它给七娘?”
    “这是为父替你求的,我过阵子要先回长安一趟,此之前会替你去向王家提亲。”
    “什么?”萧六娘极不情愿的扭着一张脸,“女儿不会嫁的,阿耶,他只是个庶子,琅琊王氏到如今还有几人出将入相呢?女儿还听说他一直不受族人待见。”
    “出身是差了些,但胜在才思敏捷,又懂得分寸进退有度,定也是个进取之人,若得好好栽培或能立足于朝堂光耀门庭。”
    “我不要。”萧六娘转过身,“才华比之家世,可值几个银子。”
    “没有我们萧家扶持,他的确会是空有一身才华,”萧父起身走到女儿身侧弓腰小声道:“可是你若嫁了他,加上为父的推荐这就不一样了。”
    “父亲把他说的这么好,为何不让七娘嫁?”萧六娘转过头幽怨的望着父亲,“难道就因为她是嫡出?”
    萧安节听后很是不悦,“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旋即直身冷下脸,“事情我已经定下,你就安心待在家中等消息吧。”
    ------------------------------
    五更三点,会稽城中的晨钟敲响,王瑾晨骑马回到城内,低着脑袋想还回想着昨日之事。
    【“多谢公子解围。”萧婉吟答谢道。
    “今日是我阿姊大婚,本也是我应该做的。”
    “你...”
    见人一直盯着自己又欲言又止的样子,王瑾晨便不解的问道:“姑娘为何这样看着我?”
    “是奴失礼了。”微微欠身后萧婉吟带着婢子离去。】
    “昨日前宰相之孙卢氏分明有意与萧家的七娘,萧公竟然当面回绝了。”
    “六姑娘还没嫁呢,卢氏用意明显萧公岂会不知,只是...”几个王家长辈扭头看着跟随的王瑾晨,“瑾晨这孩儿昨日一出闹得,似被萧公看上了。”
    “不会吧?”
    裹幞头的男子随着回首,而后打马凑近小声道:“他家二郎续弦娶了三娘还是因为三娘的生母是清河催氏出身。”
    “几位阿兄在聊什么呢?”王瑾晨见他们聊得欢快便打马走上前。
    “四郎。”
    “嗯?”
    “你若是娶了萧安介之女,日后仕途一定平步青云。”
    “娶妻?仕途?”王瑾晨愣了愣,旋即极力的摇头道:“娶妻是大事,还得父亲大人同意,至于仕途,瑾晨从未想过。”
    “他们家有女儿与太平公主是妯娌,只要能得到公主的一封推荐信,保你一定中第。”
    “...”
    第4章 喜事临
    三日后
    会稽祖地,王氏家族庞大,萧安介乘车亲自至王哲家中拜访,又命家仆备了一车厚礼。
    屋中焚香,王哲将煎好的茶亲自奉上,望着绯袍腰间束有蹀躞带,王哲问道:“萧公今日亲自登门是?”
    “我本要回长安,今日提前折道至会稽是有事要与贤弟商量。”
    王哲看着萧安介的架势捏着手犹豫的问道:“不知萧公谓何事?”
    “老夫瞧令郎至及冠之龄还尚未婚配,又与我家六娘年纪相仿,前几日见着二人站在一处倒也登对,便前来替姑娘说亲,不知王贤弟意下如何?”萧安介想着两家出身,王哲应该不会犹豫才对。
    儿子娶妇,登门的只有媒人与家仆,这嫁女倒是亲自登门来说道了,王哲听后心惊,“犬子尚未及冠,这娶妻...”
    “无妨,可先将婚事定下,待令郎及冠之后再行大礼。”
    “可犬子资质鄙陋,且是庶...”
    “哎,贤弟怎可如此以为,令郎的才华老夫都见过了,贤弟教子有方。”
    “可...”
    “来人。”萧安介拍手唤道,“贤弟心中不要有什么顾及,你我也是多年的老交情了。”
    家仆们将一箱礼品抬上,“这是为兄的一点小小心意,”随后又将一本小册子拿出,“小女的生辰八字。”
    萧安介一连串的举动似是强买强卖,不等王哲拒绝,一侧的崔氏便招手将礼品收了笑呵呵的应道:“我们家四郎虽说是不成器了点,可胜在遗了先祖的风范,今日萧公看中亦他几世修来的福分,也是我们王家的福气。”
    萧安介萧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小女桀骜,比起令郎脾气是差了些,就不知令郎意下如何。”
    崔氏笑眯眯的应承,“萧公说的哪里话,四郎能娶六娘为妻定然是满心欢喜的。”
    随后又极为热情的将萧安介送出宅子,萧安介登车道:“那今后小女就请亲家多多担待了。”
    “萧公一路慢走。”
    夫妇二人转身回到庭院后崔氏脸色大变。
    “你是怎么了?当初让三娘给他家的庶子做续弦你二话没有就答应了,如今让庶子娶他们家的女儿你反倒不乐意了,在你心里就只有一个儿子吧?”
    王哲闷瞪着妻子,旋即甩袖离去,“妇人之见,我们家迟早要为你害死。”
    崔氏因王哲将女儿草率嫁出之事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转身跟上前一把揪住王哲的耳朵,“我妇人之见,这日子你要是不想过便写下和离书,一别两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