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分卷阅读246
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分卷阅读246
穿着青色官府的官员坐在门口,一面在身前的小几上做着登记,一面给面前排队的老人们分发米粮,宁渊在不远处看了好一会才离开。
为什么会特地到这里来,宁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他分明知道呼延元宸已经不在这里,可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如果到这来,也许能见到那个人也说不定。
他不觉得这样的心绪是想念,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工夫拥有空闲去想念什么,或许他只是有些累了,或者……有些寂寞而已。
儒林馆是统管全国举人的地方,最高长官为大提学,与翰林院大学士同级,下设两名副提学,每年秋闱后,为了准备第二年的春闱,全国各地的举人都会陆续来到京中,将名册登记到儒林馆,平日里也大都会来儒林馆相互研讨学问,以求精进,同时拜读儒林馆收藏的各类经卷典籍,好在春闱时能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只是每年春闱能提中进士的举人很少,年复一年下来,儒林馆在册的举人就累积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日子久了,一些觉得自己考中进士无望之人,会主动返乡,但大多数人还是留了下来,颇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甚至熬到了花甲之龄,依旧在这耗着,因此不难在儒林馆中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年轻学生们互相争论的画面,场面颇为喜感。
将安居的事情打理好后,宁渊便照例带着自己的名册来到儒林馆登记,负责领路的仆役带他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大提学的房门外,扣了扣门,得到答复后,将门推开。
屋子里有两个人,坐在桌台后边的老人模样瞧上去十分严厉,蓄着长长的白须;而桌前站着的青年则十分清俊,身材欣长,风骨卓著,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书卷气。二人都身着官服,看样子应当都是儒林馆里的官员。
仆役打开门就躬身推了下去,宁渊理了理一摆,上前对着桌案后的老人行礼道:“江州府亚元宁渊拜见大提学。”说完,恭敬地呈上了自己的名册与公文。
听见他的名字后,屋内两人都动了动容,老人的脸上是惊讶,而青年则多看了宁渊的侧脸一眼,目光中竟然带着一丝鄙夷。
“你便是宁渊?”大提学许敬安看着宁渊道:“我早已听高郁大人提起过你的名字,能考中亚元,想来学识不虚,高大人眼光不错。”说到此处,许敬安拿起宁渊的名册,眉毛一扬,“你已经十七了?秋闱十六岁即可参试,去年你是没考上吗。”
“去年因为祖母过世,学生在家守孝一年,未曾参考。”宁渊低眉顺眼地答着。
“原来如此。”许敬安点点头,“我还听闻江州府今年的解元谢长卿是个不世出的怪才,听说他人也到了,只是我还来不及见上一面,江州府今年是出了两个人才啊,只怕高郁那小子尾巴又要翘到天上去了!”
许敬安和高郁把持着儒林馆和翰林院,等于是大周全朝读书人的领袖,平日里除了互相攀比,倒也是两个老损友。
“你是第一次来儒林馆,想必许多地方都不熟悉,你旁边这位是儒林馆的掌院宋濂,也是去年皇上御笔亲提的探花郎,他在儒林馆里钻研学问了两年,细算起来也是你的师兄,便由他领着你在馆内逛逛吧。”许敬安指了指宁渊身边的青年。
“宋师兄。”宁渊侧过身,又行了一礼。
宋濂斜斜地打量了宁渊一通,心道这人长得眉清目秀,也懂的礼数,如果不是庞小姐先提点了自己,只怕还会被他蒙了过去,以为是个知书达理的家伙,原本自己还在想着怎么帮庞小姐出这口气,不料正主转天就送上门来了,当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宋濂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十分大度地堆着笑,“宁公子见笑,你我同为儒生,不用这般客气。”
许敬安见他二人已经打过招呼,便挥了挥手道:“我还有折子要写,你们先行退下吧,宁渊,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皆可向宋掌院请教。”
二人依次退出屋子后,宋濂也不客气,立刻带着宁渊在儒林馆内转起圈来。
“这里是静思堂,供儒生们静心作文章的地方,那是藏书阁,里边的书籍可以随意取阅,只是一天不得超过三册,后边是饭堂,每个举人都可以在饭点领到饭食,银子由朝廷下发所以不用自己花钱,再往前走便是讲学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有翰林院的学士大人前来讲学,平日里也有不少人在那里互相研究学问,那里也是举人们最爱去的地方。”说完,二人已经绕到了讲学场的边上,这真的是一处极为宽敞的院子,地面铺着成块成块的方形石板,一块石板刚好够一个人盘膝而坐,而此时,讲学场上正聚集着一群人,好像为着什么事情正吵得火热。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文也写了五十多万字了,我还是要说一句,前面那么长的江州篇其实只是华京篇的铺垫而已,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其实都在华京篇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会登场,掐架的舞台也会大大展开,所谓彪悍的人生,就是成年之前在家里掐极品,成年之后在外面掐极品,小渊渊很好地诠释了=v=
113 宁渊拜师
二人走过去,见争论得最厉害的是一个白面书生和一个高大壮汉,似乎是在争着什么名额的问题,宁渊侧耳听了一会,便听出了来龙去脉。
儒林馆中每隔三个月便会举行一次文试,算是举人之间的小考,题目由皇帝亲自来出,每次文试夺得前三甲的人除了赏赐,夺得魁首的人更有机会得到皇帝赐宴,不光能一窥天颜,甚至还能和皇上说上话。
这样的机会对于这些尚是举人的书生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入宫面见圣上,一旦自己在皇帝眼里留下了好印象,等于是距离飞黄腾达更近了一步,更有甚者,如果有举人能连续三次在文试上夺魁,便可不必参加春闱,而直接由皇帝点名为进士,受封官职,大为长脸。
那个同壮汉争得面红耳赤的白面书生,名叫张唯,已经连续两次在文试上得了魁首,可惜就在几天前的第三次文试上,却被人挫败,只拿了个第二,眼看着就要一步登天的当儿,却这样被刷了下来,换成谁都不会好过,于是张唯就在同自己走得近的几个书生面前发了发牢骚,可这几声牢骚却被路过此地的赵源,也就是那壮汉听去了。
张唯是儒林馆里有些名声的才子,而赵源,虽说也是举人,却是屠户家庭出身,张唯看不
分卷阅读246
- 肉文屋 /
分卷阅读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