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页
    忙忙碌碌的一天很快结束,吃完晚饭,沈祺然谢绝了和欧瑞他们一起去自习教室做功课的邀请,独自一人出了趟校门,买好信封信纸后,返回了空无一人的宿舍。
    他要开始完成邵行布置的写信任务了。
    在路上,沈祺然想得还很乐观,觉得八百字也就是上学时一篇作文的量,随便写写就能搞定,等真正坐到书桌前,摊开信纸要下笔了,他才发现这事儿很不简单。
    ……完全不知道能写什么!
    上次写信,好像还是念初中时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再就是英文课上写给李华李梅的信之类的……但那至少都会给个主题的,如今他面临的可是两眼一抹黑的无选题任务。
    在桌前枯坐了半个小时后,沈祺然放弃自力更生了。他偷偷摸摸打开星网,打算搜篇书信范文,照葫芦画瓢模仿一下。
    结果搜索的第一步就卡了——写信也是要分对象的,他这种书信算是什么类型呢?
    思来想去,沈祺然最终采用了当前的人设,在搜索栏输入——“写给老公的信”。
    页面刷新,很快跳出一长溜标题,这个搜索结果是按点击和人气排行的,排在第一列的标题赫然是——
    ——《写给狱中老公的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沈祺然:“……”
    可以理解,智能机使用通畅的当今,若不是一方蹲局子难以联系,谁会闲着没事去写信啊!
    把邵行不可理喻的脑回路默默吐槽了一百遍,沈祺然拉动页面往下看,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愁苦。
    【写给老公挽回婚姻的信】
    【写给老公协议离婚的信】
    【写给老公结束冷战的信】
    【写给老公纪念结婚十周的信】
    …………
    ……
    十分钟后,沈祺然关掉了页面,重新对着眼前的空白信纸发呆。
    之所以下笔困难,究其根本,也是因为他和邵行的关系实在尴尬:说是夫妻吧,从一开始就是有名无实的;说是朋友呢,似乎也没好到那个程度;但若说是仇人,其实目前也不太像……
    沈祺然思索良久,突然脑中灵光一闪,豁然开朗。
    既然两人关系非亲非疏,现在又远隔万里,那把对方当成一个普通的笔友不就好了?就像是小时候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结对子,定期给对方写信一样。
    这个思路一冒出来,沈祺然顿时文思如泉涌,他一边回想着小时候“关爱山区儿童”的友爱精神,一边提笔刷刷写起来。
    邵哥:
    展信安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来默黛尔音乐学院已经快两个周了,不知最近王都的亲友们是否还安好?有些想念邵老夫人她们了,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默黛尔音乐学院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我很喜欢这里,当然,我没有说莫利亚学院不好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学院就读,的确能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种体验让我觉得很新奇,不知邵哥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交流项目?
    今天是个晴天,夜晚的星星也很漂亮,说起来,我还没有问过,你喜不喜欢那晚拍给你的“极光星云”啊?你喜欢那样的景色吗?
    …………
    ……
    洋洋洒洒水完八百字,沈祺然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折好信纸,塞进信封,然后在信封外皮写下了收信人的姓名——
    【邵行先生收】
    搞定了一切,沈祺然来到阳台上,对着空气轻喊了一声。
    “1号先生,您在吗?”
    他身侧很快传来回音:“我在。”
    沈祺然把那封信向传来声音的地方递过去:“请帮我把这个转交给邵帅吧,谢谢。”
    1号应该已经从邵行那边知道了信件的事,他什么都没问,那封信很快就消失在了空气中。
    至此,一桩心事终于了却,沈祺然趴在阳台边欣赏了一会儿夜景,直到欧瑞他们回来,才转身回屋。
    一夜过去。
    第二天,沈祺然在闹铃声中准时醒来。他揉着惺忪的睡眼爬下床,准备换衣服时,有什么东西从衣兜里抖落出来,啪嗒一声掉到了地上。
    欧瑞他们正挤在洗漱间洗漱,谁都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沈祺然低头去看落在地上的东西,突然一怔。
    那竟是一封信。
    ——来自邵行的回信。
    作者有话要说:邵总表示他也会每天按时缴公粮的!(不是那个公粮)
    感谢荞荞、哔咔哔咔咔咔酱、天至晚烟火燃三位小天使的投雷!感谢何故小天使的手榴弹!么么哒!
    第50章 50
    干净纯白的信封上,是一行力透纸背的俊逸字迹。
    ——【沈祺然先生收】
    沈祺然认识邵行的笔迹,所以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能断定这是来自邵行的亲笔信。他立刻捡起它,坐到桌前拆开了信封。
    他昨天写了两页纸,对方也回了他两页纸,沈祺然粗略估算了一下,对方的字数并不比他写得少,甚至还多出一些。
    信的内容如下——
    祺然:
    展信安好。
    时间的确过得很快,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已过去近半个月。母亲她们也很想念你,托我询问你结束交流的准确时间,并期盼你早日归来,和大家重聚。
    默黛尔音乐学院毕竟是帝国内顶级的学府之一,学习氛围自然浓厚。听你说起交流的见闻,的确有益,我就读莫利亚学院时,没有参与过这样的交流项目,现在想来,有些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