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2页
    锁骨传来尖锐的痛,乐则柔声音却越发温柔,在安止喉咙里野兽般低呼中,抬手轻轻抚过他紧绷的肩背。
    “不着急,慢慢来,夜还长着呢。”
    第78章 落定
    或许是逸王给的刺激太大,或许是被乐则柔吓得太狠,正康帝终于下了狠心变法——摊丁入亩,减少工商税,各处张榜宣传定买法,准许商人科举入仕。
    多管齐下,声势颇高。
    朝臣当然有反对的,乐则柔出了一个堪称阴损的主意,谁反对就派谁去江北为官,再跳得高一点就去给逸王当“监军”。
    于是都老实了。
    变法的成果如何一时半会儿尚未可知,只能看见百姓欢欣鼓舞,商人和工匠亦感恩戴德。
    江南一扫南迁之后的沉郁,前所未有地轻快了几分。
    各个世家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忍耐,毕竟正康帝当皇帝总比逸王要好说话许多。
    何况已经有了各地自行筹兵,军权在手里,这些退一步就退一步吧。逸王一封奏折将江南架在火上烤,真激起民变大家一起玩儿完。
    事到如今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落个面上过得去,心里怎么想的只有自己知道。
    乐则柔捧着一碗当归黄芪汤软塌塌趴在床上,狠狠松了口气。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世上人大多在君子和小人之间,只求活命。
    豆绿忽然想起半年前她在湖船上说的话——破除士农工商拘束,扔掉重农抑商。
    她真的做到了。
    乐则柔将味道奇怪的补汤一口闷了,沙哑着嗓子吩咐道:“你去冯府送帖子,约他明日未时富春楼见。”
    “七姑,您能行吗?”
    豆绿红了脸,踌躇着问。
    耳后的青色,脖子上深紫的痕迹,这还光是能看见的,中衣下面不知道何等惨烈,这种事偏还不能让郎中给看诊断。
    她给七姑把脉时,先是被手腕上牙印惊了一下,然后说都没法说,只能顿顿给她喝大补汤。
    就这样,能出去见人吗?
    乐则柔疲惫地摆摆手,“去吧。”
    豆绿给冯子清送拜帖,吃了好大一惊。
    “七姑,那冯府真是破旧极了,真不像大官的房子。”她一边上台阶一边跟乐则柔小声说,“他好像真是个清官。”
    乐则柔没言语,推开雅间门的时候,冯子清已经等在里面了。
    “见过冯尚书。”她没摘帷帽,声音也沙哑,冯子清毫无意外,将手一让请她入座。
    和上次见面一样,冯子清仍是身褪色的棉袍,一副其貌不扬走江湖打卦卖艺的样子。
    但乐则柔见他的心境却翻天覆地变化。
    只听她低笑,“我有眼不识泰山,竟不知冯尚书是逸王爷的人,失敬失敬。”
    定买法确实在湖州去年便开始铺开,但是她自始至终只和冯子清一人详细讲过,前脚告诉冯子清,后脚江北推行,时间太巧了。
    如果说踏进这道门之前她尚有一丝犹疑,现在见到冯子清不躲不避的态度,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一直以为冯子清是高宗皇帝留给永昌帝的,竟是大错特错,这条线埋的太深了。
    都说高宗皇帝偏爱逸王,果然名不虚传。
    冯子清坦然道:“这件事是我对不住七姑。”
    定买法这件事上他做的极不地道,虽然乐则柔戴着帷帽,但他仍觉得有一道视线如影随形芒刺在背。
    不提暗通逸王,他是士大夫,是读书人,反手算计一个女子,说出去实在上不得台面。
    乐则柔却笑了,“不,言重了,您没对不起乐则柔。”
    “那天我说了,如果可以我恨不得能张榜传告,您能促成此事,乐则柔还要谢您。”
    帷帽遮住了她的神情,语气幽幽,让人猜不出她话里几分真假。
    “我只是不明白,逸王爷究竟何方神圣,一个个都为了他卖命。
    单纯图名图利倒还好说,但冯尚书您为官多年堪称清贫,也没有什么把柄可抓,为什么要投靠逸王?”
    她略微偏头,像是真的疑惑,“您图什么呢?”
    那天乐则柔没能要出答案,冯子清默然许久,目光一直落在光华耀眼的钧瓷茶盏上。
    最后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摇头无奈笑道:“倘若七姑不是世家出身,恐怕现在也会支持逸王。”
    一为世家一为寒门,立场不同,不相为谋。
    关于冯子清的身份,其实乐则柔曾经差一点就碰到真相。
    永昌十八年冯子清刚刚成为吏部尚书,她将其过往掘地三尺,查到他和逸王有过书信来往。
    安止告诉她逸王好读书喜游记,二人通信只为求教。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安止是逸王的人,也就信了。
    不久之后冯子清上了一道削藩的奏折,与逸王利益冲突,折子彻彻底底洗干净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她便放过这条线。
    现在仔细想想,自己错过了多明显一个破绽——先不提削藩这件事能否实现,退一万步讲,即使削藩,也不可能削高宗皇帝遗诏明令永享辽东的逸王,顶多撤那几个鱼米之乡的王爷罢了。
    那道奏折只是障眼法而已,也成功让她一叶障目,掉以轻心。
    不过乐则柔倒也不自责,逸王、冯子清和安止,哪个单拎出来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她那时候对付一个尚且胜负难定,遑论三个人合谋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