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醒来的时候,沈凌已经准备好了早饭。
牛奶泡面包,沈老师贴心的帮他把面包揪成小团团,泡进了牛奶里。
看着沈凌献宝似的,一脸期待的等着他评价这顿早点,季柯的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你这双手是用来搞艺术的,不应该沾烟火气。”
沈凌没听出来他的话外之音,还挺开心。
两人吃完饭去了学校,有四个孩子已经坐在教室里等着了。
王二娃也等在了教室门口。
这四个孩子当中有两个是王二娃家里的,另外两个一个是第一天来上过学的一个小男孩,一个是村长家的。
村长家的孩子,令季柯没想到。
王二娃是专门来送弟弟上学的,季柯就跟他聊了两句,问他家里也有妹妹,为什么没让妹妹来上学。
王二娃很是不解:“妹妹是女娃,就不用读书了吧。”
这话换来的是长久的沉默。
季柯跟沈凌互看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一个信息。
劝学之路,道阻且长。
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从零到有就是最好的进步。
季柯和沈凌给四个孩子发了课本,从拼音算数开始教他们上课。
课间休息,季柯就给四个小孩儿讲自己上学时的趣事,给他们看外面的照片。
更多的,是给他们看那些脱贫成功的村子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看着照片上的水泥路、复式小楼、宽敞的街道、漂亮的学校,只觉得同样都是农村,怎么人家的村子就这么漂亮呢?
季柯一边给他们看照片,一边讲解:“这些都是脱贫致富成功的村子。”
“这些村子以前其实跟你们莲花村差不了多少,但是在国家的扶持和村子里的人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有个小孩儿提问:“季老师,他们也是读了书然后让村子变成这样的吗?”
“是啊。”季柯说:“读书可以学建筑,这样就可以给村子里盖房子修路;可以学农学,更科学的种植和养殖;可以学人工智能,让机器帮你们干活,解放双手。”
小孩儿听的一脸的羡慕,他问季柯:“老师,我想把这些照片拿回去给我爸爸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季柯把照片递给他,摸了摸他的头。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小孩好像就是村长家的孩子。
叫来正。
下午四点,季柯和沈凌放四个小孩儿回家。
他们把教室打扫干净,也回了住处。
“现在时间还早,然后怎么说?去做思想工作?”沈凌问:“咱们两个一起,还是分开行动?”
季柯想了想,觉得……“咱们要不还是先回去吃饭吧,我有点饿。”
沈凌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始笑,“好家伙,终于从你嘴里出来‘吃饭’这两个字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饿呢!”
两人回了住处。
家里有米有菜,沈凌又去村口买了块火腿回来,晚饭焖了米饭炒了两个菜。
这是他们来到莲花村后第一次吃一顿正经的饭。
莲花村贫穷落后,但有一点好,那就是原生态。
村子里的自家种植的蔬菜,吃起来新鲜脆甜,完全不同于城市买的大棚蔬菜。
两人把两盘菜打扫了个干净,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了筷子。
吃完饭,沈凌瘫坐在椅子上,长长的舒了口气。
“我饭量小……你别笑!真的饭量小!”她瞪了季柯一眼,接着说:“平时在学校打快餐也好,订外卖也好,都做不到光盘行动,今天是我人生头一次把饭吃的这么干净。”
“不得不说啊,这自家种植的菜就是好吃!”
“是啊。”季柯懒懒的回答:“所以说这种农村扶贫支教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原生态不变的基础上改善生活。”
“看看这周围绿水青山的,配上便捷的水泥路跟集市,再住上大房子,多好。”
“要真是这样,我就住在这儿,不回北京了。”
饭是季柯做的,两人闲了一会儿,沈凌就很自觉的去洗碗了。
等到太阳落山,各家各户都干完活准备回家,季柯和沈凌开始行动了。
沈凌以为的劝学,是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所以当她看着季柯从他的卧室里拖出来一个大包,然后一样一样往外边掏机器零件的时候,她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啊这……”沈凌用充满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你这是打算……”
“不是给村里人做思想工作吗?”季柯在组装机器的间隙看了她一眼。
沈凌更迷惑了,“做思想工作……用这玩意儿?”
季柯手上的东西组装好了,那是一个简易的自动执行装置,一个底盘上装着一只铲头。
他将自动执行装置拿到外面,手上的遥控随意按动了几下,装置开始进行工作。
松土。
沈凌跟着到外面,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是形容现在的她。
夕阳西下,村民们扛着农作工具三两成群的结伴回来,季柯他们院子里头的动静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知不觉,大半的村民们都围在了季柯院子的外头,满脸好奇地看着地上的自动装置。
这个东西在松土,不用人拿着铲子,自己就开始干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