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页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快乐”其实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她叫“快乐”,但她一点也不快乐。
    她所表现的快乐只是为了让周围人快乐一些。
    她有太多负能量不能说,只敢深深地藏在心里。
    电影的剧本设计也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悬疑的片子,刚开头就是快乐跳楼的场景。
    因为大家都知道快乐是那么乐观开朗的一个人,她是不可能跳楼的,所以这一定是谋杀!
    然后以警方的视角,来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从家人、朋友、老师等多个角度来进行了探查,最后发现没有什么谋杀,这就是一场自杀。
    可是这场自杀中,所有的那些朋友亲人老师都是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日积月累多了,就会成为了害人的刀子。
    快乐是自己跳楼的。
    也是被这么多双无形的双手给推下去的。
    抑郁症患者是多种多样的,你所看见的那种天天说自己重度抑郁症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
    其实更多的时候,这类特殊群体都不爱发声,因为他们已经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他们不爱这个世界,也觉得世界不爱他们。
    他们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经常发呆,脑子里全是一片空白。
    每一秒的呼吸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他们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活着就像是行尸走肉,除了不会去咬人吸血,他们和丧尸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说到底,就是一具痛苦的灵魂被困在了一个凡夫俗子的身体里。
    没有动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他们不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可是他们随时随刻都想离开这个世界。
    像快乐这样还要假装自己生活得很快乐的抑郁症患者已经是少数了,她在尽量融入周围的环境,融入整个社会。
    她也希望自己是正常的,她也有在坚持服药,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她跳了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这里开始电影开篇了。
    用的是倒序的手法,可是开篇即死亡,也寓意着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
    这就是生命,是所有人的生命。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起点与终点。
    也难怪多年没执导的王启瑞导演会忽然选择了这个剧本。
    只一个电影简介,哈梨都觉得够精彩。
    王启瑞导演不只在国内,甚至在整个国际上都享誉盛名。
    如果非要给国内导演排个名,王启瑞导演不说稳居第一,至少稳居前三是有的了。
    可对方还能亲自来邀约哈梨试镜女主角,吴姐整个人高兴得都要飞了起来。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就算是没有被选上,光是哈梨被王导邀约这点,就已经能给哈梨后续带来很多资源了。
    这条路的终点似乎也和哈梨的梦想差距不太远了。
    试镜就在三天后,吴姐这边给对方回了过去愿意试镜,那边也很快把完整剧本都发了过来。
    这个剧本和挺得哈梨心意的,她花了时间去研究剧本人物,然后去代入剧本角色,她忽然明白了王导向她发来邀约的目的。
    她和表面上的快乐很像,同样是每天嘻嘻哈哈,同样是有很多朋友。
    只是她需要去窥探去深层研究的是那个本质上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扬起的唇角下又藏了多少苦涩?
    王导是觉得她和快乐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想让她挖一下深层的自己,看看能不能与快乐共情,从而演绎好这个角色。
    坦白说,如果是原身,大概很能理解快乐,因为她很痛苦,但她工作也很忙碌,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就抑郁了。
    她的状态让周围人也一点也没察觉到她抑郁多年,以至于那一场求死来得是情理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
    但哈梨不一样。
    抑郁症的产生本来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狗也不是不会得抑郁症,只是说相对于哈士奇这个家族来说,会比较少而已。
    一般情况下,哈士奇都挺想得开的,有什么不满当即就报复回去了,比如像波特那样,一有不开心就冲胡娇娇“嗷呜呜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个家族的狗都不爱让自己受委屈。
    很少有憋屈,也就很少有烦闷,心稍微大了一些,所以哈士奇本身就极难得抑郁症。
    它们只有可能让别人得抑郁症。
    而王导不知道她哈士奇的灵魂,想让她往深来挖自己,但这真挖不出来呀。
    她面上和内心都是真的开心,如果有不开心,也肯定都写在脸上了。
    没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的,哈士奇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绝不让自己难过。
    只是现在的哈梨已经不是曾经的哈梨了,她不一定要真正本身是一个什么样子,她才能演出什么样子。
    她构建一个意识形态的哈梨,这个哈梨会与她分析出来的角色极其相似,再用这个意识形态的哈梨与剧本的主人公共情。
    最先入门的时候,她学习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所用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属于体验派,而后在上表演课她又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派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