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9页
    至于当面跟温辞不客气的,暂时还没有,不过,随着事态加剧,迟早会有。
    真到了那时候,杜老先生想,温辞应该也能进退合适、应对有分寸。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个学生,心气高,亦有韧劲。
    杜老先生教了一辈子的书,见过很多有天分的学生,甚至是勤奋又有天分的学生,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有韧劲、面对磨难时能咬牙挺住的学生。
    勤能补拙,但韧性,却有可能一辈子都磨不出来。
    朝堂风云变幻,起起伏伏,太过正常。
    没有谁能永远顺利地走青云路。
    书院以让学生金榜题名为目标,但他个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学生,能在进入官场后,一直发光发热。
    无论是在小地方累资历,还是大衙门里求前程,能熬得住,稳得住,通身的学问能为百姓谋福祉,那才不算白读了那么多圣贤书。
    温辞就是这样的学生。
    天分中上,不算拔尖,很刻苦勤奋,家里有些背景,能给他铺一铺路。
    历练一些岁月,磨出来了,能在朝堂上做不少事情。
    这样的人,不该折在这个时候,也不该让他背着污名去走以后的路,那样,就太可惜了。
    而经历困难,就像是外头呼啸着的寒风。
    梅花香自苦寒来。
    “既然你们家里人都这么有信心,这么硬气,”杜老先生深吸了一口气,“老朽岂有不成全的道理?仅香居书院,还是势弱,老朽出面,请京中的几家大书院一道来办个茶会,各家都出题,想来的学子都可以来。”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他的学生,即便不是汗血宝马,也是千里良驹!
    温宴郑重向杜老先生道谢。
    与预想的一样,他们温家越有底气、信心越足,杜老先生也就越愿意出力。
    杜老先生摆了摆手:“就后日吧,让温辞做好准备,也转告老夫人,身体要紧。”
    说完 了事,杜老先生没有多留。
    他急匆匆去拜访自己的好友,京中另一家书院的符山长,请对方出面,主办、主持这一次的茶会。
    这也是为了降低香居书院在其中的推动力,更能取信那些对温辞抱有疑惑的考生。
    符山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联合几大书院来办,对他们溪山书院而言,是个提高名声的好机会。
    再者,考生们纷纷赶来,温辞能不能脱颖而出,全看他自己本事,他们书院可没有替人洗冤情。
    杜老先生与符山长商议一番。
    符山长又连夜给其他几家写了帖子,请他们一块参与进来。
    名头响亮,给考生们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反正,绝口不提温辞。
    翌日,由溪山书院主办,京中几大书院协办的茶会在考生中宣传开了。
    大家伙摩拳擦掌。
    给各家递文章,评语还得等待,茶会是面对面,答得好与不好,当场就有分晓,也不用担心别人的文章是不知道由谁润色了多少遍的,所有人比的都是真本事。
    听说,茶会设在宝安苑,场地大,能容纳很多人。
    两侧另有高台,供书院的先生们、京中大家,甚至是有兴趣来听一听的官员入座。
    自认才华出色的,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展才华。
    第423章
    御书房里,皇上闭目养神。
    昨日下午,他就从赵太保那里听说了一些传言。
    赵太保说得很客观。
    他夸了温辞秋闱的文章,又说,流言传开之后,他还让人把去年温辞的答卷翻出来,检查过经义,同样出色。
    这样的卷子,若没有提名,那只能是比他更出色的人太多了,生生把他给挤下去了。
    显然,秋闱时,没有那么多人挤在温辞头上。
    至于泄题,姜翰林也不是第一年当秋试主考,辅助的官员都有经验,没道理做那等糊涂事情。
    皇上在心里“哦”了一声。
    他一点儿都不意外。
    霍以骁说得没有错,如此好时机,没有人闻风而动才怪了。
    这不是,第一缕风,吹起来了吗?
    从质疑温辞、到质疑秋闱,再到质疑春闱,质疑前几个月在礼部的朱桓和霍以骁,这一套步骤,皇上随便想想就明白了。
    刚才,赵太保又来了,汇报考生安顿的状况,春闱的各项准备。
    同时,又提了个消息。
    溪山书院明日在宝安苑办茶会,应是今年春试前最隆重的一回了。
    皇上一听就笑了。
    他虽不晓得是谁的主意,但定安侯府肯定出了些力。
    宝安苑办茶会,没有顺天府的批准,能办得起来?
    说办就办,温子甫为了儿子,煞费苦心。
    皇上告诉赵太保,要稳定考生情绪,要弄清楚流言原因。
    茶会是好事,若有人才,记得留意。
    而皇上则是在等风吹得再大些。
    得等着那些人跳出来? 不然,他收拾起来都师出无名。
    哎,明明是个皇帝? 却不能随心所欲? 连收拾些人? 还得多埋伏笔。
    最让他生气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朱茂和朱钰,接连拒绝了去礼部观政,理由寻得虽不错? 但皇上怎么会看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