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0页
    晚上康熙来到紫云堂,十二正在玩自己的小木马,他见到康熙前来,抱了抱拳之后,抓住了他的衣袖,说道:“汗阿玛,快来玩。”
    康熙拉开他的小手,看着自己袖子上的黑印,嫌弃地道:“哎哟你这小子,瞧你这双手,你去摸过锅底了?”
    万柳正拿着湿布巾准备过来给十二擦手,闻言笑着道:“他成天在地上滚来滚去,刚洗干净又脏了。”
    康熙顺手接过湿布巾,抓住十二的小手,替他擦起来,教训着他道:“以后不许再淘气,地上脏得很,不许再往地上滚了啊。我看你该掬起来,好好学规矩,要学着尊重长辈,友爱兄弟手足。”
    万柳的脸,唰一下拉了下来。她上前抢过康熙手上的湿布巾,直接递到十二面前,说道:“十二你自己来。”
    十二平时被万柳教着自己吃饭,洗手,擦嘴,虽然擦不干净,却学得有模有样。
    他拿起湿布巾抹了几抹,又将湿布巾还给万柳,说道:“干净了。”
    康熙神色讪讪,觑着万柳的脸色,干笑道:“他还小呢,自己哪擦得干净,还是让奴才去给他洗洗吧。”
    万柳皮笑肉不笑地道:“对啊,奴才都差点忘记了,十二还小呢。奴才只教会了他自主自立,要尊重值得尊重的老,还没有来得及教他要爱幼。”
    康熙碰了一鼻子灰,咳了咳,抬手捂住了十二的耳朵,说道:“可不能被他听到了,不然他又得乱学舌。好了好了,都是我错了,你别生气。
    十一身子弱,他手上蹭破了皮,膝盖也青了一块,郭氏哭得伤心得很。十二虽比十一小,却比他皮实得多。我也是担心十二太活泼,待以后上学也收不了心,荒废了学习。”
    十二以为康熙在跟他玩闹,小脑袋瓜子在康熙的手掌里蹭来蹭去,咯咯笑得欢快。
    万柳看着十二,眼神慈爱无比,对康熙说出来的话却十分不客气。
    “皇上无需解释这么多,奴才知道,五指有长短,人总是会偏心弱小的,有时结实活泼也是一种错。不过奴才盼着十二能一错再错,永远这么皮实下去,一辈子快快活活。就是拼不了爹,自食其力,也能过得很好。”
    康熙脸也黑了,他已赔尽小意,她还是咄咄逼人。每次与她一说到十二的养育问题,她从来都只固执己见,根本不听他的。
    他别的儿子们,哪个不在他面前规规矩矩,只有十二,敢直接往他头上爬。这点也就算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也真舍不得生十二的气。
    康熙最担忧的一点,这小子不爱学习。他有次拿了千字文,准备教十二识字,却被他一把抓过书,撕了个稀巴烂。
    康熙经常在想,万柳会不会将十二养成个混世魔王?
    最后,康熙见万柳母子都不理会他,只得带着满肚皮怨气,黑着脸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雨又下个不停,万柳摆平精力过人的十二都来不及,更没有功夫去管康熙生不生气。
    因为朝中政事繁忙,大臣来回实在不方便,园中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整。没住几日,康熙就奉着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回了宫。
    一进夏天,康熙又要去木兰围场行猎,万柳仍然没有答应与他同去,准备等十二再大一些,带着他一起前行。
    康熙见她有了儿子完全忘了他,气得七窍生烟,也许久都没有理会万柳。
    一进到十一月,太皇太后已经重病不起,康熙又伤心,又担忧,干脆歇在了慈宁宫侍疾,还步行到天坛为太皇太后祈福。
    他的孝心也没有感动上苍,十二月下旬,太皇太后没有熬过新年,溘然长逝,结束了她传奇又动荡的一生。
    消息传来的时候,万柳正在监督十二喝水。
    秋月急匆匆奔进屋子她脸色惨白,哀哀哽咽着道:“主子,太皇太后薨了。”
    万柳张了张嘴,太皇太后重病已久,这一天是迟早的事。
    但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有点儿迷茫,脑子里甚至出现了幻觉。
    她仿佛看到压在自己身上的巨石飞走,灵魂冉冉升起,在空中无拘无束,愉快跳跃飞旋。
    第五十八章
    紫禁城四下皆缟素, 伴着飞舞的雪花,仿佛天地在同悲。
    按照旧制,只有先帝驾崩, 皇帝才割辫以示哀思。康熙不顾大臣的全劝解,不仅割辫, 还服斩衰孝服, 在慈宁宫结庐守孝。
    王公贵族去世, 孝服皆用素帛,康熙却认为帛太华丽, 不许在太皇太后丧仪上穿,全部改穿粗布。
    若有人在年末去世, 年内丧事不得逾年,棺椁得在年前移出去。
    眼见过几天就要过年,大臣们也建议康熙在腊月二十九, 将太皇太后的棺椁移出慈宁宫,又被康熙一通怒骂。
    “朕都不忌讳, 你们倒替朕忌讳了起来。朕前去天坛祈福,甚至愿意减寿,换皇玛嬷能多活几年, 何况是这种无稽之谈。若是有什么不吉利, 就冲着朕来好了。”
    因为康熙的悲痛, 太皇太后的丧事办得尤为隆重。虽然外面滴水成冰, 天还未亮, 赶着进宫哭灵的人坐着马车,已经在午门排起了长队。
    命妇们进了慈宁宫,先向康熙的庐棚磕头,再去灵堂前, 跪着磕头哭丧。就算冻得发抖,也拼命忍着,怕失仪惹怒了康熙。
    康熙像是中二少年般叛逆,又像是吃了火.药般,逮谁咬谁,大臣们没人敢再劝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