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听见这话,才回了神:“我记得当时母亲和三婶说过,是疯了,然后服毒自尽的。”
宁谦齐苦笑:“既然是自尽,为何慕平会说那些话。”
两人不知来龙去脉,也不知其中大半缘由,猜不出发生的事。见着天色要黑,宁谦齐说道:“阿月回去吧,世子的事我会帮你查。你一个姑娘家查起来也不方便。只是世子在外人眼里,可是个大好人,你祖父母去问,别人不敢得罪他,又不知其里,所以想打听出什么来,难。”
阿月笑笑,丝毫不担心:“所以依照宁哥哥的意思,宁哥哥‘不是外人’,知道世子秉性并不像外面传的那样,所以宁哥哥能找到证据,帮阿月脱身,让我安心,对吧。”
宁谦齐笑道:“阿月越来越聪明了。”
阿月洋洋得意:“自小就是这么聪明。”
宁谦齐失声笑笑,一瞬觉得她傲气的像谁,等同阿月道别,见她轻松离开,才想起,这股傲气,可不就是像他的好友,那去远游未归的人。
真是越想心里越酸,罢了,不想了。
慕宣听丁氏说了王爷为世子求娶,略微意外:“怎么好好的看上阿月了。”
丁氏笑道:“前些日子不是去王府赴宴么,说是那时瞧上的。我之前听过世子美名,也跟人问过,都说是品行好的人。”
正如宁谦齐所说,打听世子的事可比打听别人的事难多了。一是因为皇族中人,旁人不敢多说,二是因为世子确实将表面功夫做的很好,丁氏在的圈子都是权贵人家,即便知道的,也当做不知,反正日后有什么事,他们推脱说不知就好。要是这门亲事没成,珩亲王一查,就知道是谁嘴短舌长了,何苦得罪皇族。
慕宣想了片刻,说道:“行之他们不是年底前回来么,到时再议吧。”他答应过儿子儿媳不做主孙辈婚事,还有阿月同陆七两小无猜的,自己和陆大人往来,也隐约听他提过阿月的事,自己更属意陆家。
丁氏微觉意外,信函可以明说,为何非要等到他们夫妻回来。不好多问,说道:“那我去谢绝珩亲王。”
过了两日,丁氏已打算去谢绝,身边的嬷嬷听来一些不好的事,关乎世子,同她说了。丁氏暗松一气,还好没答应,没想到那世子背地里也是个跋扈风流人,要不得。又觉奇怪:“你从哪里听来的?”
嬷嬷说道:“是我邻人,那人是个媒婆子。”
“媒婆如何得知的?”
嬷嬷犯了难:“这奴婢不知,她也不肯松口,只说听见世子求娶慕家姑娘,于心不忍,就说了。还让我别告诉别人这事,免得给她招惹麻烦。”
这世子求娶已经有两天,偏是不早说,如今才说,还说的这么细致,根本不像个三教九流婆子所能知道的事。丁氏眉头拧起,莫非有人指使她故意透露给自己?
无论这门亲事现在可定与否,丁氏都要去查个清楚,那样好一口回绝,省得拿慕韶华夫妻做借口,年底世子又让人来求,到时就不好办了。
这仔细一查,那媒婆所说的话竟十有八丨九对得上。
过了四天,王府那边终于收到回音,原以为这亲事十拿九稳,谁想却是婉谢好意,教他们好生意外。
阿月想寻人说说从宁谦齐那听来关于慕平的事,最先想到的就是母亲,正巧襄州那来了信,看着信上的字,让她好不挂念。跑去和兄长说,慕长青说道:“你在哪里听来的?”
“宁哥哥那,他说堂哥喝醉酒了。”
“当年不是说是自己服毒的么?怎么……”慕长青也想不通,“许是醉酒说的胡话。”
“不是有句话叫酒后吐真言吗?”阿月心有疑惑,却又无人可说。只盼着爹娘快些早归,一家团聚。
已在别国的陆泽收到好友宁谦齐的来信,是由商队带来的,因不知他们具体到了何处,嘱咐如若碰见就交给他。因此这信从交托再到他手上,已经过了半年。
东林先生看着那已经有些皱的信,忍不住说道:“难道又是阿月换着法子寄来的信?”
“是至交。”陆泽展信一看,等看完了,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大意便是“登门慕家的子弟数不胜数,你安心游学吧,你媳妇有我这至交好友看着”。陆泽又将信看了一遍,当初他应该强硬一些,跟父亲说他要和阿月定亲,如今也不会这样忐忑。只是他怕……周游列国不是简单的事,万一碰到什么凶险事……
默默收好信,没有再多想。人已在外头,想京城里的事也没用。做好眼前事,尽早回去才对。
少年眼里的傲气和自负,不知何时已蜕化成刚毅和沉稳。
与离京时,全然不同。
晃晃悠悠,又是一个明媚初秋,阿月十四年华,正在少女最美好的几年。
因九公主出嫁在即,宁如玉身为侍读,也不用再进宫。
阿月听得这消息,早早去了宁如玉最喜欢去的茶楼买早点,兴匆匆到了她回家的必经之路。她这些年都没有再去过皇宫,平日宫宴邀请大臣,圣上也特许她不必进宫。她也不爱去那,便在这路口等好友。
远远见着宁家马车驶来,阿月站起身,满某新月往那看。朝车夫摆了摆手,车夫很快停下:“慕姑娘。”
宁如玉耳朵可灵着,连看也没看,直接就探身出来,伸手接她:“笨阿月,你怎么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