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页
    别漾也笑了,赞他一句:“能耐了。”
    第85章 【大结局·上】   只要能换你平安,我心……
    星火救援队连夜赶赴林水河下游, 受灾最为严重的三店村灾区,于当晚十点与消防总队汇合,成为第一支到场的涉水救援力量和夜间唯一涉水救援力量。
    合作多次, 消防方面的指挥官知道栗则凛是海军出身, 曾任海军特战队突击小队队长,有军事作战指挥的才能, 根据分片包干的原则,直接划分了两个村给星火, 由星火负责从洪水中解救和疏散被困群众。
    黑夜中, 面对眼前汪洋一片的村庄和农田, 栗则凛决定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 依托贯穿其中的临南高速公路,建立星火的大本营。
    他留下应北裕带领队员们先卸装备, 安营扎寨,自己则带着大哈等人先驾驶三艘冲锋舟进入村子,去找村干部。
    夜晚视线不佳, 又无法准确判断水深,他们没有冒然启动冲锋舟, 而是用浆划着走, 像巡逻似的, 举着照明灯, 用喊话器寻人。
    刚到村口, 就遇到了被困在房顶的一家人, 有老人, 有妇女,还有孩子。栗则凛与队员协作,把受困的四个人接到一艘冲锋舟上, 先让大哈把人送回去,自己则带着剩余的冲锋舟和队员继续往村里走。等大哈回到大本营,又多带了一艘冲锋舟和队员出去,跟在栗则凛他们后面。
    持续到十二点,栗则凛终于找到了村干部,集结了一批身强力壮的男性村民做向导。
    他给每艘冲锋舟配备一名向导,协同队员在黑夜洪水中,科学选定救生航线和救人方位,按四人乘坐一舟,三舟编成一组,十组包干一村的原则,将队员和装备合理分配。
    这样是为了防止在黑夜救人行动中,冲锋舟因触礁、漩涡或树枝、电线缠绕造成侧翻,相邻的舟可以及时施救,协同作战。先前大哈回到大本营后又带了一队人出来,也是为了避免落单。
    始终保持最少两队人的组合,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与另一队人互助互救。这是星火建队之初,栗则凛制定的水上救援规定。
    人员和装备分配完成后,他们以 “先近后远,先多后少,先弱后壮,梯次推进”的救人原则,有序地开展营救。
    地形复杂,障碍物多,水流湍急,救援速度始终提不起来,持续到次日下午时,一个自然村数百户,上千名的受困群众,还有近半数没有脱困。
    但队员的体力却消耗极大,栗则凛坚持四小时一轮休的原则,让大家轮流休息。考虑到是一场持久战,他也没有过度逞强,尽管休息的时间最短,还是会及时回来补充能量,匆忙吃一口东西,再继续作业。
    向善在隔天上午来到了现场,她说:“漾姐让我过来做你们的观察员。”
    星火此次虽集结了近百人的队伍,人手依旧不足,无人机根本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别漾给他发信息说,让向善过来协助,栗则凛没拒绝。
    他说:“你不用参与营救,就飞无人机,帮我们勘察地形,寻人就可以。”然后将向善和曾经在沙漠向自己表白的那位女队员唐瑜一起交给一名男队员,交代:“你负责她们俩的安全。”
    男队员应下。
    应北裕亲自给向善穿上救生衣,“听说你水性还不错,但洪水的威力是连身为海军的则凛都畏惧的,无论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你都要以自身安全为首要考量,电话用防水袋装好,有事打给我。”又给了她一个手持电台备用。
    向善自知能力体力有限,乖乖的说:“出发前漾姐都交代我了,我不会给你们添乱的。”
    应北裕揉了下她脑袋:“你是星火的志愿者,遇到危险向自己人求救不是添乱,懂吗?”
    向善微红着脸哦了声。
    等向善和唐瑜三人出发,见应北裕站在外面目送他们,栗则凛用肩膀撞了下他的副队:“有戏呀。”
    “什么戏?”应北裕侧头看他,见嚼着饼干的栗队长一脸促狭,明白过来:“说什么呢,我都多大了,她才多点?她不懂事,我还能不懂事?”
    栗则凛见老搭档脸都红了,忍笑:“她多点儿?又不是没成年。你们俩差了十岁?不大,我和别漾不也差六岁。”
    应北裕啧了声:“工作呢,说这些有的没的。你抓紧时间休息,再超时作业,不按规定来,我就要向别漾告状了,让她训你。”
    “一个个的,都盯着我干嘛。”栗则凛嘟嘟哝哝捡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吃他的饼干去了。
    向善作为别漾的助理,充分发挥了无人机的作用,成为了星火的眼睛和先锋。她找到被困的村民后,就把位置和现场的情况发送回大本营,栗则凛和应北裕便就近调派人手过去营救,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当他们以拉网搜寻的方式确定村子里再无人受困,转战向下一个村,以同样的方式继续营救,已经是三天后。
    期间,别漾收到向善发来的三条视频。
    一条是栗则凛用软梯和绳索从楼顶向下放人的救援现场,他身上的衣服全是湿的,脸上还有泥,样子很是狼狈,显然是在水里作业后的状态。
    向善说:【队长刚刚被一个村民不小心从三层小楼上带到水里了,吓死我们了,好在两个人都没受伤。你别担心啊漾姐。】
    另一条是栗则凛和大哈等星火队员站在几乎齐肩的洪水里,用身体给被困的村民搭建“人梯”救生通道,随后又接力背负转移受伤的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