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页
    虽然穆青染没有明说,但禾沐听出来了,自己应该是没做什么。
    其实穆青染说得对,自己一个金主,做了也就做了,不过是一个醉酒的消遣娱乐项目而已,何必那么在意。
    禾沐扬扬下巴,“我当然不怕我对你做什么,我是怕趁我喝醉,你对我做什么。”
    穆青染:“你并不吃亏。”
    禾沐觉得好笑,“你哪来的这样自信?”
    穆青染:“敲击代码的手,都很灵活。”
    ……等等。
    禾沐看着穆青染,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是在开车吗?
    她又一次忍不住怀疑,穆青染怕不是真的失忆了。
    禾沐被施了定身咒一样,许久没动。
    穆青染也没再说什么,从她旁边走过去。
    带过一阵风,还有幽幽冷香。
    *
    人事部助理给客户部的全体员工发了内部邮件。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在客户部举行一个内部选拔比赛。
    这个月15号到二月的同一时间,也就是农历新年前,为期三个月。
    规则是以团队为单位,3~5个人一组,每组会有一个组长带队。哪个团队获胜,该组组长就晋升成为客户经理。
    每个组的组长给团队设立签单的金额目标,按照截止日期内目标的完成情况,予以综合评定。
    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一个绝对的考核线,而是每个组之间互为标准。这能充分看出组长的野心和能力是否匹配。
    如果目标定的过高,完成度太低,可能反而不如那些目标低而能百分之百拿下的。
    但如果定的目标很高,最后却还能很好完成,那一定会在老板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最后的机会不止于客户经理这个职位。
    这还要看小组组长敢不敢赌。
    而小组组长和组员之间是双向选择。
    用这种方式,可以初步先筛选出能找到支持者,有领导能力的人。
    虽说这次是竞争上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信心去争取管理职位。同事之间平时接触的最多,彼此可能比领导更清楚谁做事认真,谁喜欢摸鱼。
    客户部赚的多,年终奖才会丰厚,大家自然也会希望自己心中有能力的人当上客户经理。
    通过这样的团队比拼,还可以增强团队内部的协作能力,也可以算作是一次部门战力训练。
    这次竞争不光是客户部现有员工之间的竞争。
    还会开始陆续招聘新人,新招进来的几个人也会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在面试时候的表现,选出团队Leader,一起参与竞争。
    鲶鱼效应往往可以激发出人的更多潜力,还可以迅速提高原始团队的凝聚力。
    现在许多企业都开始使用OKR+360的考核模式,从多维度评估每个人的价值。
    同事和同事之间,下属和领导之间,还要互相打分,综合评定,比原来单一的考核KPI更加科学。
    但不可避免地,其中操作空间也很大。
    有一些分数项上,拍好领导的马屁,就能得到更高的评价,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内部腐化,反而失去这套考核标准的意义。
    也有可能出现一个人工作能力很出色,但因为同事的嫉妒和领导刻意的打压,而影响整体的考核成绩的情况。
    现在采取自愿分组模式比赛,意味着大家可以互相选择自己信任的人作为队友,互相成就,一种很久没有过的热血在客户部员工身上重新沸腾起来。
    “你想好选谁当组长了吗?还是想自己做Leader?”一个齐头帘的娃娃脸女生问旁边工位的短发女生。
    “我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短发女生说,“我觉得付晨挺靠谱的。”
    从她进公司,付晨前辈就很关照她,问她问题,也都特别耐心地解答。
    虽说KM的客户部没有特别明确的师徒制,但她觉得付晨就是她半个师父,而且论起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你呢?”短发女生反问。
    “我还没想好。”娃娃脸说,“不过付晨小姐姐,好像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说起来她上次还帮过我呢,要是她当客户经理,应该会护着底下的人吧。”
    有一回,她们一起去见一个客户,那个客户趁机揩她油,付晨狠狠教训了那个人一顿,而且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还让对方公司换了个项目负责人。
    这要是换成别人,恐怕已经因为殴打客户被辞退了。
    “那我们就可以一个组了。”短发女生笑着说。
    “她看不看得上我还不一定呢。”
    “不争取一下怎么知道,人不能妄自菲薄。”
    “要是我进了付晨小组,那咱们就是三个女生,我猜,她应该还会再选两个男的吧。”
    “你怎么猜的?”
    “不是有那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就属你贫。”短发女生笑容变得八卦,“我猜王洋可能会跟咱们一组。”
    “怎么说?”
    “他对付晨的心思,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我是觉得付晨才不会搞办公室恋情,不然分了手,谁走谁留啊。”
    “说的也是,专心搞事业多好,恋爱哪有赚钱香。”
    禾沐从后面经过,正好听到她们办公室恋情的几句,轻飘飘附和道:“我觉得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