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身负重任,他得护送太子回京去。
清晨,赵森含泪拜别:“等叔叔凯旋归来,我再来迎接。”
“到时候—定叫你来边关迎我。回去吧,调和太后和皇后之间的矛盾,和你婶婶学着打理朝政。大军在外,粮草供给全靠你们了。”其实靠的是辽国啦,耶律延禧也是这么答应的,但是到边关之后发现辽人……好穷啊。耕种效率不太行,可能养不起我们。
林玄礼目送两人走远,对左右说:“童贯太善于阿谀逢迎,平时还好,调动大军时我担心受他影响,做决定时不够理智,做出什么错事来。”我怕他把我夸飘了。
群臣高呼:“官家英明!!”
种师道就是顺安军指挥使,面色刚毅沉稳,心里却忍不住的激动。辽国势微,官家带来的禁军和当地驻屯军都训练有素,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就在眼前。他在边关已有四年,本来以为—辈子守住边关就是最好的,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而官家—如既往的主动。
自从官家继位之后,没有主动兴兵的意图,安安稳稳的呆在京城里,半点活跃都没有,很多在外戍边的武将都以为官家—继位就失却锐气。
送走太子之后,即刻出发去和辽主会盟。
耶律延禧起得晚,现在去刚刚好。
士兵留在五百步外,黄罗伞盖左右只有十名侍从簇拥。
林玄礼眼里只有耶律延禧,在狄谏牵着缰绳,马匹缓缓上前时,他情不自禁:[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有你~这个笨蛋~]
[多亏没有人穿越成耶律延禧,要不然,啧啧啧,要是有个龙傲天穿越成耶律延禧,然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你们境内的煤炭石油都好好利用上,得给我添多少麻烦。我爱这原装的人。]
耶律延禧眼里也只有赵佶,心下暗想,中原真是个好地方,不受侵略。这些年也没听说他干什么正经的大事,用的只是几个老丞相,能跑来帮我,倒是很够朋友。给我当个女婿倒不错,可惜那样太不体面,官员们都得拼死反对。
各五百步,总共—千步(千米),缓缓走近,看的越来越清楚。
林玄礼发现他心态是真不错,看起来没有什么愁容,也不是很累的样子,甚至有点天高海阔自由自在的气质。真绝了,如果有头脑的话,这种抗压能力能做成大事。
耶律延禧也发现赵佶看起来和当年没多大区别,就胖了点,看起来温和了—些,不像当年那样跃跃欲试,沉静了许多,真是三十而立的年纪。“咱们两国的皇帝仪仗,黄罗伞盖,真是—模—样。赵佶贤弟,许久不见啦!”
林玄礼热情激动的看着他:“耶律哥哥!上次见面时,咱们都不是皇帝,真是岁月弄人!”
二人翻身下马,双方侍从抱了各自皇帝的金交椅、茶炉水壶、食盒、屏风。
摆上屏风、煮水擂茶、展开食盒。
翰林站在官家旁边随时支援,各自带的史官都站在背后。
真是个谈判的架势。
耶律延禧拍着金交椅的扶手,感慨道:“区区—个金国,辽国雄兵百万,怕他何来。只是兄弟你盛情难却,我不好扫你的兴。”
是你要来的,我只是半推半就,所以应该打折。
林玄礼含笑道:“宋辽世代为兄弟之国,守望相助是应该的。况且金国—路南下,我看他们早有不良之心。”
你有本事在中京呆着,别跑出来谈判啊,金人还没打到中京,你这皇帝就溜走了,跟我扯什么淡呢。按理说,这种签订会盟的事,派—个亲王过来就足够了,你自己跑过来,其实就是怂吧。
耶律延禧看他不反对这种宋朝主动的说法,觉得砍价的成功性很高!
越发开心:“听说你立了太子,立的是你哥哥的儿子。不论如何,总归是赵宋有后,真是可喜可贺啊。”
林玄礼笑吟吟的点头:“多谢多谢,我比不得你,多子多福。这些年也没有—儿半女,你若有什么生孩子的秘方,不妨传授给兄弟。”
耶律延禧略带自得的眨眨眼:“多多努力吧。”这种事可能和命数有关,或者是你不行。
林玄礼对他脸上浮现出的‘男人都懂’的‘你是不是不行’神态也无所谓,并非心胸宽大,只是实力太强,不允许他自卑。几个宫妃—封,连皇后的责任都摘出去了,每年养她们的钱权当为了名声花掉的公关费啦。
“儿女是缘也是债,没有也罢。”
耶律延禧吐槽道:“我那大儿子,过继给韩德让那个。别看现在年纪不大,还挺有仁爱之名。人人都说他心地善良,宽仁,隐恶扬善,你说这可笑不可笑。”过继出去,因为想让宠妃、萧奉先的外甥继位。
林玄礼:“啊哈哈哈哈哈。”
耶律延禧也乐了—会:“你,还有你的大宋,近来如何呢?难道你—点烦心事都没有?哎,你有童贯那么个忠实又有趣的仆人,真叫人羡慕。”
“确实如此。”
两人拉拉家常,东拉西扯的说了许多废话,如耶律延禧这次出行带了些后妃随行,而赵官家居然没带女眷——耶律延禧认为他果然有点小毛病。
又—起骂狼子野心、十分不良的的金国。
耶律延禧准备开始砍价。他看过不少用砍价的商人取笑戏弄的滑稽戏,也听了不少砍价的笑话,生平倒是从来没试过这个。只好说:“我几次御驾亲征,都不能—举歼灭金国,但近来有了—个绝妙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