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冷夏暖,还潮的不得了。
现在是夏天还好些,等到冬天这里就不能住了。
他坐在床上,看着旁边破桌子上的书出了神。
那桌子缺两条腿,被他用碎砖头垫了起来,为了整洁,桌面上铺了一层报纸。
桌子上放了满满一桌子的旧书,桌子是他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书是他收废品收回来的。
桌子没用了可以扔,大部分人不会把书给扔掉,都是卖废品的。
工作之余,罗自省就走街串巷的收废品,专门收旧书旧报。
他喜欢的书就留下来,不喜欢的就卖给废品回收站。
因为他不是常年干这个的,和废品收购站的人也不熟,他的旧书旧报卖不上价钱,也就比收来的价钱贵上一两分。
收购站的称还不准,每次去卖都要伤称,比收来的时候少上几斤。
所以收旧书旧报他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但也不会赔钱,最多能剩下这些书来。
以前罗自省够知足了,有吃有喝还有住的地方,晚上还能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跟爷爷在的时候也没什么大的差别。
可是今天他不满足了,他想继续上学。
其实他的成绩是非常好的,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高中,只不过爷爷去世了没人供他,他又被李兰花从家里赶出来,只能在姑姑家先落脚。
姑姑家里也有好几个孩子,根本就没有能力供他继续上学,一成年他就出来打工了。
打工攒钱,结婚生子,平淡安稳的过去这一生。
可这真的是他想的吗?
要是他真的想过这样的生活,为什么还要走街串巷的收旧书旧报,不为赚钱,只为了找出喜欢的书籍来。
不会没事的时候就去书店,站着也不换地方一呆就是一晌。
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罗自省问自己,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
今天见到了罗六斤,他解决了一直以来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那以后,他想走哪一条路呢?
是继续打工吗?
不,他不想再打工了,他想上学。
罗自省想到了老师跟他说的话,“自省,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你不读书实在是太可惜了。老师知道你家里的情况,这样,你未来的学费和生活费老师替你想办法,这书,你得读下去。”
是的,这书,他得读下去。
罗自省想好了,他想继续读书,然后考大学。
只是这书要怎么读呢,还得想办法。
老太太的女儿儿媳家里都还有事,今天就不在这里吃晚饭了,姜玉燕照顾老太太吃完饭收拾好了以后,自觉坐在了小板凳上,听老人讲课。
这是姜玉燕总结出来的经验,晚上让老人多讲一会儿,多消耗一点精力,老人晚上就不会起得那么勤快,她也能多休息一会儿。
姜玉燕不怕晚睡,也不怕早起,可她怕半夜不能睡,那种刚刚睡着就被喊醒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第三十章
姜玉燕再次见到罗自省是一个多月以后,家里没水了,姜玉燕打了电话让人来送水,来的是罗自省。
和上次见到他相比,罗自省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就跟早上新升起来的太阳似的,充满了朝气。
以前每次见他,他都跟一个老头子似的,没有对未来的一点期望。
放下水,姜玉燕拿了零食给罗自省。
要是别人,罗自省或许还会拒绝,但是姜玉燕给他零食吃,他不会拒绝,在他看来,姜玉燕是他的朋友,吃朋友的一点零食不算什么,那天见到的两个人到底和罗自省是什么关系,罗自省是怎么解决他们的,姜玉燕没有问。
要是罗自省想说,他自然会说的,人家,没有提起来的意思,自然是不想让人知道的。
两个年轻人坐在沙发上说话,罗自省有些腼腆:“玉燕,这是我最后一次来送水了,我换了工作了。”
“换工作了,”姜玉燕没问罗自省换了什么工作:“你知道我现在的地址,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我要是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她和罗自省只见过短短几面,或许是脾气相投,姜玉燕已经把他当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朋友了。
罗自省笑笑:“谢谢你,玉燕。”
“谢我干什么,我们不是朋友嘛,朋友不就是要互相帮助的吗?”
“是啊,我们是朋友。”罗自省在心里反复咀嚼这几个字,你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朋友,还是我深陷泥潭的时候把我拉上来的那双手。
要是没有姜玉燕为他说话,那天罗六斤和李兰花就会得逞,从他身上得到想要的钱财。
他也不会想通了,不会再期待罗六斤的亲情,把自己从那两个人的身边坚决的推开。
他还会被那一对夫妻继续拿捏,会偏离自己想走的道路越来越远。
未来的某一天他或许会觉醒,但是他会失去最宝贵的深埋心底的梦想,即使想读书,也没有时间了。
“玉燕,我要走了,再见。”
姜玉燕站起来送他:“等你找到新工作安顿下来,记得通知我。要不你知道我现在的地址,我不知道你的,多不公平啊。”
罗自省笑了笑:“好,我会通知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