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页
    前面也得盖三个房间,左边是灶房,右边是杂物房,中间自然就是门廊了。
    张金水听罢,指出这里面的不足,“你把灶房建在前面不合适。咱这冬天冷,家家都得铺炕才能过冬。你炉灶离主屋那么远,热气过不来,这炕就白搭了。我看不如在堂屋和东屋之间搭个灶房,这样炉灶两边都能用着。”
    林满堂却不同意,“我这拐角是搭茅房的,粪池在屋后,这样家里没有臭味。这拐角搭炕,茅房就得建在前面,外人来了多不雅观。”
    怪不得村里不少人家茅房都建在前面呢,原来竟是为了方便搭炕。
    不过张金水说得也有道理,林满堂细细一想,“要不然就在主屋外面也搭个炉灶,专门用来烧热水。”
    为了让房子齐齐整整,还专门再搭个炉灶,这还得多买张锅,多不划算啊,这年轻人经事儿少,就是不会过日子。张金水担心他没成算,算了一遍账给他听,“照你刚刚说的,一丁点土都不留,全用来盖房子,至少得二十五吊,就这还不包括吃饭。”
    再加上打家具,少不得再添五吊。身上的钱倒是足够,林满堂点头,“成。”
    张金水见他没有半分勉强,想来钱应该够用,也不再劝了。约他明天中午一块去定砖,“你现在定砖都有些晚了,我要知道你这么快就盖房子,一准就得提醒你早点去定砖。”
    秋收后就是农闲,不少人家都会趁这段时间给儿子盖房娶妻。砖窑场也是最忙的时候。
    林满堂心里一个咯噔,生怕真的赶不上,“那得等多久?”
    张金水摆了摆手,“明儿去再说吧。要是人太多,咱们就想个法子插队。”
    林满堂明白了,这就是要找关系的意思。
    那就得再花笔人情往来的钱,林满堂有些懊恼自己没早点找张金水,可是现在知道也晚了。
    要是现在不盖,就得再等一冬了。
    还是早点搬出去的好,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太挤了,找个东西都费劲。
    张金水还要去地里收庄稼,也没久留。
    等人一走,林晓拉着林满堂的袖子,提醒他,“爹,咱们是不是也该早点打家具啊?”
    林满堂想想也是,“对。你说得对。明天我就去找木匠。”
    林晓喜滋滋道,“我不要木箱子,我要柜子。像……”她眨了下眼,“咱家那种。”
    林满堂秒懂,“行啊。到时候还得让木匠多做些衣撑。这样也好挂衣服。”
    林晓笑盈盈点头。
    林满堂想着那木匠可能没见过,打算明儿带他女儿去木匠家画给对方看。
    第二日,林满堂带着女儿去找郝木匠。
    别看林晓没学过木工,但她以前可是学过素描的。拿根棍子在地上,画得有模有样。
    郝木匠微微有些惊讶,柜子还能这么做。这不就相当于是在现有的衣柜里面加个烘撑子(古代烘烤衣物的托架)吗?
    再看到衣撑,他突然明白了,这东西用来挂衣服,不用担心褶皱,取用还非常方便。
    郝木匠看准了这东西的商机,他当即问林满堂,“不知我能不能打这个架子卖?”
    林满堂笑了,“可以是可以,那您可得给我算便宜些。”
    郝木匠细想了下,“那我只收你个本钱吧。”
    本来想免费送一套,但是林满堂盖的是新房,光桌椅板凳,衣柜衣撑就得五吊钱,他一个小木匠可送不起。
    林满堂也没有跟他讨价还价,点头答应了。主要是古代跟现代一样,根本没有版权保护。那没良心的人,可能直接就用了,根本不会像郝木匠还给他便宜。
    订完家具,林满堂送女儿回家,和张金水一块去了砖窑场。
    这砖窑场离小庄村有二十多里路,好在张金水家有牛车,两人赶着牛车,半个时辰就到了。
    明明是农忙,砖窑场门外却有好些辆牛车等在外头拉砖。
    林满堂心一下子就凉了,看这架式,还真有可能会晚。
    张金水是这里的老熟人,让门房通禀一声,很快砖窑场管事来了。
    对方穿着一身短打,皮肤黝黑,额头全是汗,张金水也不跟他废话,当即就将买砖的事儿说了。
    那管事拿了册子随意翻了几页给两人看,“你们瞧瞧,我们这单子已经排到腊月了。你们现在才来定,就得让上百家给你们挪位置。这有点难办啊?”
    张金水又多说了几句好话,“老哥,咱们可是熟人,前头也有个砖窑场,我全都在你家定的货。你给我个面子,往前排排。”
    那管事听到这话,嗤笑一声,“前头那个砖窑场里面的砖都是黑的,能跟我的比。我们这砖可是烧得透透的。正经的青砖。”到底是老熟人,这管事还是答应帮忙了。
    “七天后,你们过来拉砖。以后你老哥可得多照顾我生意。”
    张金水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交完定金,张金水带着林满堂出来了。
    接着又是去找打井的人先打井,“盖房子可以晚几天,但是井一定要先打出来。这样咱们才好确定房子盖在哪儿。”
    这井有咸水井和甜水井之分。家常吃水自然是甜水井好。
    可这地底下的水,谁也看不着。不是你想在哪儿,它就能在哪儿。所以盖房子前得先把井挖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