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盼儿想了想,“按那天我们讨论的,房子以后一定会更不好买,也会更贵,还不如现在就买呢。”
杨瑾其实不过随口一说,就是那天的讨论,也早没放在心上,但是认真思考一番,“我还是以为自己的观点不错,我们就买一个更大的房子吧。”
第171章 没有办法
杨瑾和鲁盼儿现在住的房子买来时很顺利, 而蔡颖也很快买到了她满意的房子, 但是没想到他们再找房子却一直没遇到合适的。
不必说他们想要的大房子, 就是与家里现在住的房子相当的都很少,偶尔遇到几处杂院里的,他们根本不想要。
“果真找不到了, ”钱进就说:
“过去的老私房本来就少,好的更少, 想卖的人更更少, 现在新盖的好房子都是单位分配给员工的, 根本不允许买卖。”
杨瑾和鲁盼儿也承认他说的对,“那就没有办法了?”
“若说办法也不是没有,”钱进想了想, “我们国家批准了商品房, 允许自由买卖,今年上海第一个试行——你们可以等一等,过几年北京也会有的。”
“过几年?”
鲁盼儿就说:
“现在家里就住着很挤了。”
“但是过几年杨瑾工作了, 单位一定会分房子的。”
钱进又举了例子, “你们看我家,今年就能分到一处房子——新盖的单元房, 五十多平米,两间屋子, 有独立厨房, 有集中供暖, 还有煤气……”
住在变压器厂附近, 鲁盼儿自然也早听过厂里新盖的房子有多好,但是,“你们家在变压器厂有四个职工,你父亲五十几岁了,你大哥是车间主任,又是三代同堂,才能分到房子,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你这种论调太悲观了,”钱进摆手反对,“以我学的知识来看,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好,各单位都在盖房子,我们这一代一定比老一辈更早地分到新房子。”
“你这个学经济的总是讲宏观,我想的就是自己家什么时候能住上大房子。”
鲁盼儿嘀咕着,“肯定要好久好久。”
杨瑾也说:
“纪老师建议我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究生,所以我工作分房子的时间还要延后。”
也跟着帮忙找房子的赵新月突然想起一件事,“杨瑾,你父亲的问题还没落实政策吗?
我有一个亲戚情况与你家相似,现在单位发还他家许多被没收的东西,还有几间房子——要是这样,你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前些时候我收到父亲平反的通知,可再没别的了。”
“要是你们家的房子发还了,每人一间屋子还多呢!”
钱进也笑,“再不用买什么房子了。”
“听说并不是全部发还,我家亲戚原来有一个四合院,没收后只给他们留下两间屋,这次落实政策又还了几间,似乎还补了些钱。”
赵新月并不是特别清楚,便催道:
“杨瑾,你可以到学校问一问。
报纸上一直说落实政策,各单位都应该执行的。”
“我们家当时情况还不一样。”
杨瑾就说:
“那时我父亲病得很重,交给我一些钱,嘱咐我离开北京。
然后师兄帮着我办理了后事,又将我安置到红旗九队,而家里我就再没回去,一间房子都没留下。”
“你们应该去找找。”
赵新月建议。
杨瑾和鲁盼儿相视一眼,“既然这样,我们就去找找。”
学校就要放假了,因此他们决定第二天就过去,正好杨瑾下午没有课。
鲁盼儿把梓嫣托给蔡颖,坐公交车去了燕京大学,与杨瑾在校门汇合,找到校办,便听工作人员说:
“落实政策的文件早下来了,杨教授的家产也早按清单发了下去,你们还没收到吗?”
俩人就都怔了,“没有。”
“去后勤处问一下,由他们负责。”
俩人又去了后勤处,找到章处长。
鲁盼儿早知道是章丽雯的父亲,但还是第一次见面,原以为年纪很大,但其实看起来并不老,人胖胖的,也笑眯眯的,很好说话的样子,听了杨瑾介绍自己热情地握了手,“听丽雯说你很能干,也多次帮过她。”
鲁盼儿感觉到章丽雯的父亲特别打量了自己,便想起当年无意间听到的话,原本这位父亲看中的女婿是杨瑾呢。
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杨瑾和章丽雯早分别结了婚,而过去的事也没有人知道了。
她便笑着说:
“章叔叔,我们在一个生产队,当然要互相帮助。”
“年青人就应该这样,友好团结——哪天到我们家吃个饭,我早就与杨瑾的父母认识,还去他家修过水管……
你们今天来有什么事?”
“正是关于我父母的事儿。”
杨瑾说了情况。
章叔叔和气地点头,“不错,东西已经发了下来,我也以为你已经领到了呢。”
说着他便到门口喊了一声,“小周!”
周华很快就到了,“处长,有什么事?”
“杨教授落实政策发下来的东西还没有交给家人吗?
学校要求尽快落实。”
章叔叔指了指杨瑾和鲁盼儿,“这是杨教授的儿子和儿媳,人家找过来问——对了,他们过去曾与丽雯在一个生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