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酒量浅,多喝反倒是浪费——这酒限量,每桌只能买一瓶,你喜欢喝就多喝一些。”
“我过去也不会喝酒,到了部队才练出来的。”顾铁山说着就又喝了一杯,“真是好酒呀!”
有了酒,气氛就又不一样,顾铁山越发话多,“这里比老莫差远了……”
鲁盼儿疑惑,“老莫?”
“他是说北京的莫斯科餐厅,那里的西餐特别有名。”杨瑾笑着解释,又转向顾铁山,“听说已经改成食堂了。”
“不错,是改成食堂了。”顾铁山感慨地喝着酒,“上次我探亲回北京,请章丽雯去那里吃西餐,却只吃到了包子——章丽雯很不高兴,再三埋怨我没有事先打听清楚。”
“不过包子还挺好吃的——之后我们都回忆起最后一次在那里吃饭的情形——黄乐怡哭成了泪人,大家也都哭了……”
杨瑾和自己结婚的时候,许多插队的同学们都来了,鲁盼儿不记得黄乐怡,难道她也与徐菲一样早调回了北京?
就听顾铁山又说:“当时有人说你家也会走……”
“抗日的时候那么艰难,我父母一直坚持留在祖国,所以不管亲戚朋友怎么劝说,他们都回绝了。”
原来黄乐怡出国了呀,鲁盼儿静静地听着。
“也不知道黄乐怡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天天吃西餐吃得烦了,倒想吃老北京的豆汁、焦圈?”
杨瑾点点头,“也许吧。”
他们又说起过去的许多事儿,鲁盼儿听得津津有味。
西餐厅的服务员喊着他们的桌号,“沙拉和布丁好了!”鲁盼儿按住杨瑾,“你们聊,我去。”
到柜台前取来摆在桌上——鲁盼儿就明白了,沙拉就是拌蔬菜,不过里面加了特别的酱料,使得蔬菜不只爽脆可口,还多了额外的香味儿;焦糖布丁则是她从没见过的,奶黄色的点心微微有些透明,上面凝了一层深棕的糖,吃在口中更是奇妙极了,香甜、细腻、柔滑,又有几分弹性——她用银亮亮的小勺子一点点地舀着吃,十分喜欢。
顾铁山还在感慨,“我还记得你们俩儿主持全校晚会的情景,那时我、章丽雯、徐菲,还有好多人都羡慕不已……”
“真是很久的事儿了,我几乎忘记了。”
“谁能想到呢?现在黄乐怡在国外,你、章丽雯、蔡颖在红旗九队,徐菲回了北京,而我在上海。”
鲁盼儿就告诉他,“丽雯姐不久前调到了襄平县广播电台。”
“噢,”顾铁山有点儿意外,“章丽雯居然能当上电台的广播员?她的普通话差远了。”
“丽雯姐在公社广播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播音挺好听的。”
“还算好听吧,只是比不了黄乐怡和杨瑾……”顾铁山停了下来,却转而道:“章丽雯调到县广播电台,也不写信告诉我。”
鲁盼儿将布丁吃光了,放下小勺,替章丽雯找了个借口,“也许刚到电台很忙吧。”
顾铁山也就罢了,又问:“听说蔡颖生了个女儿,就被婆家嫌弃了?”
“吴家人不只是重男轻女,而是当了队长之后就变了,”鲁盼儿摇摇头,“过去我也没看出他们家人品不好。”
顾铁山叹了声气,仰头喝尽了杯子里的酒,又倒了一杯喝了。
“你别喝这么急。”杨瑾劝他,顺手将自己的布丁放在鲁盼儿面前,“再吃点儿。”
西餐都是每人一份的,鲁盼儿不要,“我已经吃饱了。”
“但是你吃布丁的样子很好看。”杨瑾便转过头她耳边低声说。
既然这样,那自己就再吃一份好了。
鲁盼儿轻轻地舀了一勺,放到口中,甘甜的味道一直浸到心底里。
顾铁山正低头倒酒,其实并没有听到什么,可是他还是敏锐地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对面的两个人,目光最后落在布丁上,取笑杨瑾,“你对媳妇太好了吧。”
“那是当然。”杨瑾微笑着说:“你还没结婚,什么也不懂呢。不过,你比我大,也该考虑结婚的事了。”
第81章 十里洋场
这顿西餐吃了一个多小时。
鲁盼儿听了许多杨瑾过去的事儿, 他上学早,在小学又跳了一级, 是同学中年纪最小的,却也是学习最好,最有才华的——他参加竞赛、主持晚会、打球……样样都十分出色。所以,在顾铁山看来,自己嫁给他实在太幸运了。
鲁盼儿也觉得自己很幸运。
因为她早知道杨老师是最好的人。
但是,顾铁山隐隐还透出些自己配不上杨瑾的意思,鲁盼儿就不赞同了。
杨瑾是非常好,可自己也不差呀!
最重要的是, 自己和杨瑾情投意合,真心相爱!
不过, 鲁盼儿不打算跟顾铁山一般见识,别看他比杨瑾和自己都大, 但还没有对象,根本不懂感情的事呢!
大家一起回去后,看着顾铁山走进军营,鲁盼儿就对杨瑾说:“晚餐吃得太饱了, 我们出去走走吧。”
“我也这么想——这里离外滩很近, 正好去看看夜景。”
俩人就笑了起来, 他们不约而同都不想带着顾铁山, 所以谁也没有开口邀请, 反而让他误以为俩人就要回招待所,才告别他们进了军营。
杨瑾和鲁盼儿就想单独在一起。
上海的冬天比东北温度高多了, 俩人沿着延安路向东走来,远远就见一片高楼,风格各异,有圆顶的,有尖顶的,还有带着钟楼的,在灯光的闪烁下越发雄伟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