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页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说到宋祁的风流,当年还留下一个故事:一天,他途经开封热闹的繁台街,碰巧有一群宫女乘车经过,其中一位宫娥挑起帘子瞧见他,脱口叫了声小宋也。回到家中,他心潮荡漾,信手填写了《鹧鸪天》一词: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秀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这首词写得叫绝,很快便传遍都城上下,并飘入深宫。仁宗读了也深为所动,召来宫女们询问是谁叫的小宋,那位深锁宫中的多情女只得承认。不曾想,天子竟就此将宋祁唤进皇宫从容相问,惊得小宋魂不附体。仁厚皇帝成人之美,笑着对宋学士说:蓬山不远。当即将那位宫女赏赐给小宋。此为小说家言,不可全信。
    与小宋相比,大宋就拘谨多了,毕竟身为宰辅大臣,不能不在乎外界的观感。他珍惜眼前的一切,早年吃苦多了,对现有的生活便很满足,故秉持节俭的原则,无意于浪漫的声色活动。看到自家兄弟的奢侈放纵,他颇不以为然,总想提醒点拨几下。一次上元节夜里,大宋在书房读《周易》时,又听说小宋点着华灯拥着歌伎醉饮,第二天就派人去带话:相公寄语学士,闻听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是否还记得从前上元夜一起在州学吃粗饭吗?小宋听罢,笑着让来人带话回去说:也寄语相公,不知当年吃粗饭是为的什么?真是毫不掩饰,绝不做作,令人叹为观止。
    宋庠公务之余,一直坚持读书,日久天长,遂以博学多闻著称,除了挥洒大量诗赋外,还校订过《国语》,辑录过《纪年通谱》,先后撰写了《补音》、《掖垣丛志》、《尊号录》,可谓著作等身。他的《晨兴读书》一诗,反映了其老而好学的志向:
    老病何为者,陵晨缥帙开。
    终无经世略,似有著书才。
    史记金藏匮,春秋玉作杯。
    吾心聊自适,万事已焉哉。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经世之才,说到底就是一介文人,所以对擅长的文墨不敢掉以轻心,可得也得了,失也失了,作为一名宰相终究没有留下值得夸耀的建树。
    殊途同归
    二宋早年以诗文扬名四海,以后虽在仕途中有高下之分,生活情趣上各有所好,分别演绎出刻板与风流的故事,但最终都不免于走向衰老,告别名利,可谓殊途同归。
    大宋的拘谨固然无趣,却少了许多的非议与困扰,小宋则不然,率直放荡的结果惹来一堆的麻烦,最终还牵连到大哥身上。
    天子最宠幸的妃子张美人被册封为贵妃,按照惯例有一套繁复的仪式程序,其中就包括翰林学士起草诏书制词的过程,以体现礼仪的庄重严肃。这种事若换作他人,早想借机讨好贵妃娘娘,精心照章办事。但宋祁就是不当回事,竟不顾规矩草率了事,惹得美人花颜颤动,怒发冲冠,当下就把他书写的诏书扔在地上。这还了得,君王哪里能容小宋冒犯心上人,立即将他贬出京城。
    宋祁自作自受,告别翰林学士院到地方衙门做官。还得说宋朝政治的文明宽松,仅过去几个月,小宋又能返回开封,重任以前做过的翰林侍读学士、史馆修撰、龙图阁学士。可他的一贯放纵还是给自己与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包括把自家的孩子给带坏了,以至于犯下大错。
    宋祁有个儿子也是不拘小节,交游甚广,天子最宠幸的张贵妃的母亲越国夫人家有一个门客,就是他的密友。这位门客纯属投机无赖之徒,胆大妄为,竟伪造官方委任状,招摇撞骗。终于东窗事发,门客被论罪处死,小宋的不肖之子也被牵扯进去。子不教,父之过,宋祁因此再度被贬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但以包拯为首的言官们依旧不依不饶,又对宰相大宋发起弹劾,抨击他不能管教子弟,同时指责他在位无所作为。宋庠只得向天子请辞,到洛阳去做地方官。以往总是大哥影响小弟的前程,这一次大宋终于也受到小宋的影响。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言官包拯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包青天。
    小宋来到地方后,又转换过定州(今河北定州市)、益州(今四川成都)几个州郡衙门,继续编写唐朝历史,照旧生活放纵。宋人笔记称:在成都期间,每每夜宴结束,他下令燃起巨烛,在侍女的服侍下修订《唐书》,外人老远瞧见窗内的身影,都觉得恍若神仙一般。小宋可比神仙现实风流,他喜欢美女,喜欢怜香惜玉,家里也有许多姬妾。一次在江边宴饮时受到风寒,他叫唤一只手臂过来搀扶,姬妾们都跑来伸出一只胳膊。他望着眼前十余只粉臂,茫然不知所措,为究竟该扶哪一个而犯难,唯恐有厚薄之嫌,最后只好自己起来行走。
    当几番论资排辈后,小宋又该升任最高财政首长;三司使,可任命诏书宣布之际,言官们再次发起攻击,御史台的长官包拯上奏批评他在地方上生活奢靡,尤其是在成都宴饮过度,有损官箴。当时的宰相韩琦对小宋同样缺乏好感,再加上此时大宋已重任枢密使,也成为他不宜任职三司使的理由。于是,小宋被改调为郑州(今河南郑州市)知州,继续跌宕于地方。在郑州任内,他最终完成了所承担的《唐书》任务,朝廷为此特升迁其官阶,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衔。按照本朝官场的规矩,工部尚书属高级官阶,俸禄可以增加,不过却无实权,他的实际官差还是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