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3页
    在车上,夏之余试探性地问了情况。
    玲玲是黄卉文未出生的女儿,怀了五个多月的时候出了点事故没保住,自那以后小夫妻俩有好一段时间没再计划孩子的事情,即便是黄卉文身子养好了也没再考虑。
    直到过几年两方家长催生,说年纪大了再生对身体不好,他们才开始重新考虑。但黄卉文,却怎么也怀不上了。
    “小祁是我们领养的,我和我先生也没打算丁克,还是想要个孩子的,他又比较喜欢。就想着既然生不了,那干脆就直接领养一个吧。”
    “他虽然知道他不是我们的亲生孩子,但对于他姐姐玲玲的事情肯定是不知道的。他怕我们俩伤心,知道有个姐姐死了之后就再也没问过,更别提知道叫什么了。
    这回连做噩梦,还叫了玲玲的名字,我实在是想不通。”
    夏之余看着黄卉文的脸色,这才明白为什么没有看出她亲人有恙的原因,领养的孩子不如血脉相连,出了事能够反映到面相上的还是要淡一点。
    最主要的还是她道行不够,只会看颜色,不会相面。
    将事情细细反应了一下,夏之余问道:“黄老师,不然我送您回去吧?到的时候太晚了,有人陪着好一点,而且……没准我还能帮得上忙?”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她猜想的原因,但抛去一些问题不谈,就是余下的部分,黄老师对她也是真心的好。如果她能帮得上很好,若不是那也没什么问题,孩子平平安安的就行。
    “好孩子,你有心了。”黄卉文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但听着这话心里确实舒服,“我们这几个大人也够用了。你不是还要赶回去上课?还是赶紧忙自己的事情吧,等小祁好了,我也打个电话给你,好让你安心。
    况且,咱俩行李还在酒店呢,可能要麻烦你帮我把我的箱子邮回去呢。”
    提到这事夏之余才想起来他们房间还没退,俩人的东西确实要有人拿。而且听黄卉文说的这话,估计自己直接跟过去不太可能了,毕竟自己也没确定,不好直接和她说如何如何的。
    她想了想,满目认真地看向黄卉文,“那我把您送到机场就回去,但是黄老师,如果您遇到什么没法解释、没法理解的事情,请一定要告诉我。”
    “就当是让我了解一下你们的情况也好。”
    黄卉文看她认真的眼神有些愣住了,所说的话不自觉地就记到心里去,“好,一定告诉你。”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没有迟到的二叉~
    第149章 玲玲(捉虫)
    京市和上海两个大城市间的班机并不少,夏之余将黄卉文送到机场, 陪着她买了最近的一班航班, 便在她的催促下回了宾馆。
    隔壁的房卡是黄卉文与她分别时给她的, 夏之余到达后,先去了趟隔壁, 将她的行李都收拾好,而后下楼退房, 顺便将箱子邮寄走,若是快的话,第二天上午就能到。
    将一切安排妥当, 夏之余回到自己房间,准备订购回去的票。
    反正在京市也没什么事情做,还不如早点回去销假上课。上课积极点、态度好一点,下次请假就不难了。
    不像去上海那么方便, 若是到澜江,只有第二天早上的票了,依旧是早上五点多的。
    夏之余订完票和陆沅晴说了声自己要回去的事情, 便又开始忙活着码字,争取在空余时间多存些稿。要是后面真进组了,开始下乡培训,码字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条件上,肯定是不如在城市那样方便的。
    书评区的小可爱们浑然不知他们的作者大大在做什么, 每天在书评区快乐水评, 聊天聊剧情, 嗷嗷喊着稳定日更三千的作者加更,丝毫危机感都没有。
    次日清晨,夏之余登上了回澜江的飞机,落地后也来不及修整,匆匆装好上课要用的书,奔到了学校去。
    到学校的时候还挺早,八点多第一堂课还没下,趁着这个时间刚好去办公室销假。
    胡婵正在办公室吃早饭,看到人还挺诧异,特意看了眼桌上的台历,“你这么早就回来了?”
    “恩,七点多到的,从机场赶过来花了些时间。”夏之余把假条递给胡婵,言下之意,不是我回来了不上课,而是机场路远。
    “哟,看来夏之余还是出了趟远门啊。”当初走的时候没说的太具体,这会儿听见回程都是从机场赶回来的,胡婵心里对她这“必须要请事假”的信任度又高了不少,接过借条,三两下在上面签了销假的名字和日期。
    夏之余笑着含糊道:“嘿嘿,也还好,不算太远。”
    其实以前请假并没有这么麻烦,只是贾珍的事情一出,教育局领导对澜江的中学统一加强了管理,对于他们学校还重点关照了一下,亲自视察不说,还亲口定下一系列规章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中学生的手机使用状况、上网时间”及“上课纪律”。
    为此,年级主任还天天带着人挨个班查带手机和逃课的情况。
    签完字,胡婵把假条还给夏之余,举起桌上两张葱油蛋饼问她,“你来的这么急吃过早饭没有啊,一起吃点啊,早上买多了。”见夏之余眼神狐疑,又把饼朝她面前递一递,解释道:“本来给你周老师带的,结果她上午不来了,你正好吃了吧。”
    蛋饼都快塞到自己手里了,夏之余不好不接,“谢谢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