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来太后在宫里还有十七位妃嫔陪伴,应当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沉溺其中,乐不思朕。
如此也好。
不然惦记一个人还得写信,挺费力又费脑子的。”
——
哀家看完这封信,虽然观不到自己的表情,但也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慈祥和蔼得能掐出水来。
但最后一句是怎么回事?
这是明目张胆地刺激哀家?
若哀家不给他回信,就代表不惦记他呗?
我看向坐在我腿边,悠闲自在嗑瓜子的云妃,想到她今天拐我去宫外晃悠、拖延到现在还没完成的写作任务,便笑得更慈祥了一些。
云妃觉察到我的目光,抬起头来,呆了半晌,脸色逐渐惶恐,“太后为何这样瞧臣妾?”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信纸,捧着碗的手抖了抖,“太后什么意思?该不会让臣妾给陛下回信吧?”
我满意点头,赞叹有加:“云妃果然聪慧,哀家就是这个意思。”
云妃手指蓦地一抖,碗里的瓜子都被抖出来不少:“臣妾都不知道陛下信里写了啥,这让臣妾怎么回?”
“不要紧,”我把信折起来,塞回信封里,“你文笔好,想象力也好,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来的。”
“……太后倒也不必这么夸我,”她揉了揉额角,满脸惆怅,“写也是能写出来的,只是陛下收到后,看到臣妾的署名和臣妾写的东西,会不会气得跺脚,就很难说了。”
“北疆挺冷的。”我把信揣进衣袖。
“嗯?”
“所以跺脚不是正好吗,可以取暖呢。”我笑。
“……”
*
若说姜初照这封信里哪句话最让哀家开心,应当是那句——“太后托苏得意转告朕的话,朕都已记在心上,这也是朕去北疆猎白狐外最想做的事。”
他要去确认卫将军到底有没有问题。
但这也是我最担心的。
姜域自十九岁时从北疆回京,卫将军就开始接替他常年在北疆驻守。如今五年多过去,他坐拥的已不止是骁勇善战的兵马,北疆的税赋、民政、刑罚亦是由他说了算。老皇帝在位时,他就是钦点的封疆大吏,对他十分器重,如今,姜初照皇位坐了还不到半年,就过去找他的麻烦,不晓得他会不会对姜初照做出什么事来。
好在是姜初照也不傻,他点名让皇后跟他同去。
希望卫将军即便要做什么,也看在自己亲妹妹的份上,不要大动干戈才好。只是这样的做法,对皇后是有些残酷的,虽然哀家在之前就猜到了姜初照的打算,却仍然默许了他把皇后带过去。
她还曾教哀家射箭呢,哀家却还是站在了姜初照这边,这般想着,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冷酷无情的人呢。
但有人比哀家还要无情。
十一月二十,算起日子来,姜初照已经抵达北疆重镇——蒙宿,这也是卫将军驻扎生活的地方。
这一日,姜域带府兵包围了卫将军在京城的宅子,一家老小全被围在里面,听说连屋顶和狗洞都有人守着,他还调了羽林卫分布在四周高墙大树之上,虽然冬天没有苍蝇,但即便是有,大概也飞不出来。
我在凤颐宫,听果儿把宫外发生的这些事一一讲完,不知不觉后背就冒出一阵热汗,把中衣给打湿了。
诈尸归来这两年的冬天里,我没有一次流过汗。上辈子更是如此。
感受到毛孔从瑟缩的状态成片张开,感受到热气从肌肤之下往外奔走,一时间竟觉得无比畅快无比惬意,整个人都精神洋溢了起来。
果儿看出了我的变化,不解地问:“太后,明明是剑拔弩张的事啊,您好像一点也不怕,反而很期待?”
经果儿这一提醒,我才发现自己心态上的变化。
上辈子中秋,我在御园被这种暗流涌动的场面吓得大惊失色,万分不安,最后摆不平自己内心的惶恐,愈发难以忍受,以至于仓皇逃离京城。
当下这桩事,其实和当初那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打打杀杀,流血挣扎,但为何我竟没有那么大的恐慌?
嚼了一片多宝新出的红枣阿胶糕,在内心反复思忖,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我摸过果儿的小手,欣喜道:“因为这次,六王爷在帮陛下,而陛下也信任着六王爷。”
这一世,他们两个,没有互相猜忌,也没有伤害彼此。他们现在虽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却是相通的。
果儿不晓得上辈子的事,所以还是有些疑惑:“陛下跟六王爷不是一直很好吗?”
我粲然一笑:“是呀,他们一直很好。”
而且,应该会一直好下去吧。
*
卫府这一围就是半个月。期间柴米油盐,炭火棉衣一样没有缺过,但人却不允许出来。
十二月初八,天降瑞雪。这一日姜域好像接到了某些的命令,于是,刑部大小官员在他的带领下全部出动,卫府一家老小被一一清点,分门别类入了狱。
我坐在马车上,隔着半条街,闲观卫府这场剧变。
果儿把兔毛包裹的手炉递给我,以为我在伤感,便安慰我道:“是卫将军咎由自取,太后不必太过忧虑。”
可我并未忧虑。
我只是觉得这结果来得有些迟而已。若是上一世姜初照和姜域就联手把这幕后之人揪出来的话,那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那些恩怨纠葛,大家都能好过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