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呱们聚在一起趴伏在水底,感知到光线后也不跑,就呆在原地,看起来傻乎乎的,这还是网友们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得看到林蛙。
林蛙颜色和池底的砂石颜色看起来差不多,都是黑褐色的,身上还有些黑褐色条纹以及黑色斑点,虽然不像翠绿色的小青蛙那么可爱,但颜值也是要远远强于可怕的蛤蟆的。
就在这时,视角被稍稍拉远,然后屏幕上“哒哒哒”出现了一片小箭头,每个小箭头的下方都是一只小林娃。
这么多!刘小凡感觉嘴里的饭有点不香了。
这些林蛙是回来干啥的?总不见得探亲吧?难道是生崽崽?但是现在都是秋天了哎。
“林蛙有回到出生时候河流冬眠的特性,所以它们都回来了。”夏东篱拿着小木箱又走了两步,让大家能看到他池底的情况,随着他的走动,屏幕上的小箭头越来越多,夏东篱有些感慨得说道:“你们知道我现在的心情吗?就有点像看到暑假回家儿子的老父亲,而且是从最初的欣喜状态已经进化到了两看相厌的状态的老父亲。”
弹幕们顿时哈哈哈了起来【我懂,第一天的是宝宝,第二天的是儿子,第三天就是讨债的】
【哈哈哈哈这形容真的是特别贴切了】
夏东篱一边走动一边继续说:“看到第一只呱的时候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们这里野生动物很多,林蛙在自然界中也只能算是弱势一方,加上前些日子我们还在猫头鹰的食丸里看到了林蛙的骨头,所以我以为这些呱们凶多吉少,没想到还能回来,而且它们应该还带了些别的蛙,里面体型较大的明显和它们不是一窝的,看来蛙也有从众心理。”
青年的声音带上了点无奈:“但回来这么多就是有问题啦!”
【危机!】←这时候两个巨大的汉字打在了屏幕上,然后陈粒的科普就伴随着他的东北普通话出现在了屏幕里,同时出现的还有快速闪现的研究论文摘录和视频资料【林蛙冬眠期间依然需要呼吸,野生林蛙多是在常年不断水的溪流里,如果水流流速不够高,达不到这些呱类的呼吸需求的话,蛙们就只能躲去深水区或者在水里闷死。但深水区也会有承载需求。】
说着,屏幕上还打出了一排流速数据,小水池的流速则是排行最末,上头还列了每只蛙需要的含氧量。
【目前抵达小水池的蛙有532只,这几天还陆续有蛙们抵达,要能够供应上这些娃的需求,那就需要小水池开最大水量一刻不停得输水,但问题是……】
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张夏东篱在去年冬天拍摄的院落照片,同时,陈粒悲伤得说道【这里是东北,隆冬时节无法提供能够让小水池流动起来的降水量,所以我们决定给这些林蛙们搬家!】
林蛙们搬家的目标是小土坡上的小池塘,这里的水流是山泉水,含氧量较大,而且冬天也不会断绝,加上水潭深处也有好几米,可以满足林蛙的过冬需求。
夏东篱先是对着镜头晒了一下小锦村村委会签发的施工同意书,随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将小池塘的水域进行了扩大,镜头一路快放,观众们可以看到小水池的宽度被扩展了近一倍,同时他将几条从小池塘引出的水流挖深,在里面撒入了小石子。
夏东篱还特地将通往鸭窝的水道上加装了若干道拦截网,预防哪只睡得迷迷糊糊的呱自己跑去鸭圈送外卖。
一通忙活后,小水池里的林蛙们被装在一个网兜里打捞了起来,随后它们被放到了小池塘边上的陆地上。
被突然捞出水的林蛙们不安极了,几乎就在被放出笼的一瞬间它们就毫不犹豫得跳入了水中。
小池塘里的水是山泉水,水温要稍低一些,这似乎给了林蛙们某种讯息,它们入水后便直直钻入了深水区,然后成群结队得在池底重新抱团。
虽然池塘刚刚经过动工,水流还有些浑浊,但它们入水后的行动还是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小池塘本身是天然形成的水文环境,水底的环境比起小水池要复杂很多,对于林蛙们来说,它们可以躲到石头背面避开捕食者,没有比这更让呱有安全感的环境啦。
“现在下山的林蛙只是一小部分,它们年纪比较小,所以对气温更加敏感,之后的十月才是林蛙下山的高峰期。”夏东篱对着镜头笑了下:“因为这里的山壁是绝壁,所以这个小水池并不在林蛙们下山的主干道上,之后如果有林蛙下山的话估计还会跑到小水池的去,到时候我们会人工将它们送过来。”
“至于明年春天林蛙上山的时候,到时候我们会把上山的路整一下,再试着做一下引导,林顺利的话明年秋天它们再找过冬地点的时候就会主动来这里了。”
刘小凡顿时感觉心头一暖,她刚想打字就看到三条阴阳怪气的弹幕闪了过来
【呵呵,说的好像很好听,其实不还是为了到时候抓林蛙吃】
【现在不抓只是因为这些林蛙还小没有经济价值】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林蛙的输卵管就是雪蛤吧?】
艹!
刘小凡顿时心头火起咬着筷子就要激情打字,同时别的弹幕也刷拉拉飘了出来【前方打脸现场】
【高能预警】
嗯?什么情况?小姑娘要开喷的手一顿,继续看了下去。
就见屏幕里有些狼狈的小青年在人群中找了一圈,然后他三两步跑了过去,拍了下两个齐齐蹲在水池边观察的青年肩膀,笑嘻嘻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村的村长和村支书(没错,小李助理通过选举光荣成为小锦村村支书啦!)这次我们的林蛙转移和保护活动都是在本村村委会的指点和帮助下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