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页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就怕这群人胆子小,心理承受不住。
    果不其然,常浩博的脸白了几分。
    场面尴尬的时候,就听常新远接茬道:“这么急做什么?就算再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你说是不是啊大师?”
    常老爷子看向锦晔问,“那依您看?”
    “就这周六吧。诸事皆宜。”咽下一口肉锦晔道:“这几天我先回剧组拍戏,等周六咱们再去您家祖坟瞧瞧。”
    锦晔提的建议得到了常家上下一致的同意。
    吃饱喝足后,锦晔本打算回剧组。但因为常倩茹在,周修齐也不好丢下老婆离开。
    两难之下,还是常浩博开口说天色太晚,锦晔来一趟辛苦了,哪有让人来回奔波的道理。于是便做主留锦晔在常家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再派司机送他回剧组。常老爷子和常家夫妇也都这么劝说。
    主人这么热情,锦晔推脱不过便答应住一晚上。
    夜间,锦晔在床上盘腿打坐,用白日从常家人那儿接收到的信仰之力滋养神魂。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他的神魂比起先前牢固了不少。神力也比起初增加了些许。
    锦晔不由想,看来以后得多当着人的面展露神迹了,这样才有利于获得信仰之力。
    第二天,在常家吃了一顿丰盛豪华的早餐之后,常浩博如约派了司机送锦晔回去。
    走之前,还给他开了一张两百万的支票,权当是这一次救了小帆的感谢费。除此之外,他还承诺等家中祖坟的事解决后再追加三百万的报酬。
    这一趟下来,加上先前周修齐给的钱以及原身本身的存款,锦晔如今也是身怀“巨款”有钱人了。
    看着手机网银里的余额,锦晔不由乐开了花。这么多钱能买多少好吃的啊!
    回到剧组安心地吃吃喝喝继续拍戏,等到周六一早,常浩博带着司机就过来亲自接人。
    周修齐让陈铮提前跟导演打了声招呼,便和大舅哥一块儿把锦晔接走了。
    剧组里的其他人见常浩博和周修齐对锦晔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更是瞪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这厉锦晔一个小鲜肉到底有什么能耐,能让他老板还有常浩博这样的商界大佬对他这般毕恭毕敬?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得真真切切的某场工道:“你们刚才都没听见?人家都喊厉锦晔是厉大师呢!”
    厉大师?
    部分人联想到先前厉锦晔在网上掀起的那个微博风波。
    难不成,他还真是个大师?
    第15章 相祖坟
    常家的祖坟位于在海市西郊的一处半山腰上。
    其实常家祖辈并不是生活在海市的本地人。只是在上个世纪初战乱的时候,举家搬迁来的南方,之后才渐渐定居于海市。
    除了部分祖产留在北方之外,这祖坟祠堂也跟着人迁到了海市。
    当时常家老太爷还请了当地一个著名的风水先生相过地,寻了一处风水极佳的宝地作为常家子孙后代的埋葬地。这风水先生也是个有真本事的主,自从祖坟搬迁到他所说的这处宝地,常家的生意也越发的蒸蒸日上。
    锦晔来时大致观察了一下周围的龙脉走势。
    龙身圆润敦厚,行走悠闲。自少祖到父母山,山脉无臃肿瘦削之态,也无急剧懒散之情,四周之山团团集聚。不见怪石耸削的峰峦,也无穷山坑泄恶水,此地乃明显的福龙之相。
    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将祖坟选在这儿,的确可保子孙后代福泽悠远,富贵康宁。
    只不过……
    锦晔看了看眼前的这片坟不由皱了皱眉。
    这里是吉穴那么地气理应也旺。常家这样家大业大的家族,这祖坟上的草应当生长的也清秀旺盛。可是如今这坟头的草稀疏且干枯,隐隐有绝嗣的迹象。
    往后走了走,又瞧见一座坟便长了一颗山枣树。虽然目前不算大,但按照这个长势下去迟早会把整座墓遮蔽在阴暗之下。
    这坟头不长草,倒是这带刺的山枣树涨势如此喜人,奇哉怪哉。
    阴宅风水的坟墓上长带刺的树木本就不吉,若是这带刺的树木再将坟墓罩住的话此乃大凶之象。
    且不说这些,一处好穴,须得空气流通得能照到太阳,若是常年不见天日阴暗潮湿那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锦晔看了一眼道:“这树挡着你们家祖宗晒太阳,赶紧把它移走吧。”
    常浩博自然是锦晔说什么是什么,随即安排了下去。
    一旁,被常浩博雇来负责挖土的劳工看了那山枣树一眼,忍不住扬声问道:“为什么要移啊?我以前听人说坟边长树是好事啊。而且这还是棵枣树。咱们民间不是都说“枣”生贵子吗?这是好彩头啊。”
    那劳工见这一群老板模样的人竟然对眼前的小白脸这么恭恭敬敬还喊人大师,心中早就觉得不对头。这自古以来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都是上了年纪的,哪有这么年轻的?心中已料定他是个假货,这才出声抬杠。
    锦晔听闻也不生气,只看了他一眼淡声道:“你听谁说的?”
    “民间确实有坟边长树旺及子孙后代的说法,但那也得看具体情况。这树的品种还有树和坟地的距离都是有讲究的。这棵山枣树离坟地这么近,若是根再往下生长,恐怕会把祖宗的骸骨给戳穿。”
    “而且这树带刺,刺在这里代表着眼中钉,若是现在不移,日后子孙后代必得眼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