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家民营影视公司和沪城电影制片厂合作,投资两千万人民币打造属于华国的大片,他们的口号是:挑战进口大片,塑造国产精品。
这部电影由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青年导演胡雪华执导,片名叫做《兰陵王》。
消息一出,震动了国内的电影行业。
大家都很振奋,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在好莱坞大片的阴影下度过了一年时间,终于有人要反抗了,国产大片就要来了。
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在现阶段国产电影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无法和好莱坞大片相比,这么大投资很难收回成本。
对比一下,《不见不散》的投资是八百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投资是一千万,《活着》的投资是两千万。
在国内,两千万投资的电影绝对算得上是大制作了,票房要超过六千万才能不赔本,想达到这个目标基本上很难。
不管怎么说,这个消息鼓舞人心,国产电影的大片之路从这一刻正式开启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
到了年底,新闻媒体喜欢对各行各业做一个年终总结,电影行业也不例外。
《当代电影》杂志对这一年国产电影进行了梳理和盘点,还附带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其中就有关于好梦公司的文章。
经过两年的经营,好梦公司因为制作了两部高票房的娱乐片而备受业界关注,尤其是在喜剧电影上,为国产电影开创了一条新路。
两次同类型电影的成功说明这种成功是有迹可循的,是可以复制的。
如果只是特例,那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正因为可以复制,才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低成本喜剧片取得高票房,这种以小搏大的好事谁都喜欢。
绝大多数媒体把目标放在了冯小刚和葛优这对搭档身上,认为两人的组合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冯小刚把葛优身上那种平民气质和小人物性情表现的恰到好处。
经过这两部喜剧片的合作,两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具有了品牌效应。
唯独《当代电影》把目光放到了电影的制片人林子轩身上。
杂志社的编辑梳理了林子轩的成长轨迹,从电视剧到电影,非常的详细,甚至包括林子轩在京城广播学院的事迹。
他们对林子轩做了一次专访。
林子轩一般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可这本杂志的主办单位让他没办法拒绝,它是由华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京城广播学院合办的电影理论期刊。
这相当于他母校创办的杂志,他怎么好拒绝,以后还想不想在广播学院的圈子里混了。
华国国内的电影理论期刊众多,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京城戏剧学院和京城电影学院的学报,还有各大电影制片厂旗下的杂志。
这些期刊的专业性较强,不是普通的娱乐杂志。
《当代电影》的编辑对林子轩的成功做了一番分析,发现无论在电视剧行业还是在电影行业,林子轩的成功有几个因素。
一个是剧本紧跟时代潮流,从最初的《顽主》到现在的《不见不散》,写的故事和时代息息相关,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说是贴近生活。
第二个是有国际化倾向,《京城人在纽约》和《不见不散》都是在国外拍摄。
国内的电影人大多都不具有这种眼光,很少有和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经验,大家更多的是争抢国内的资源,而不是放眼国际。
第三个是在投资上很大胆,当初敢贷款150万美金拍摄《京城人在纽约》就是例证。
从电视剧到电影,从编剧到制片人,现在还是影视公司的老板,林子轩的成长轨迹极为清晰,一步步的走过来,踏踏实实。
采访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清楚,只不过需要林子轩再说一遍。
尤其是他和冯小刚、葛优之间的关系,在京城演艺圈里,不少人认为是他给冯小刚和葛优提供了成名的机会。
林子轩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冯小刚和葛优的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在这次采访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能算成功,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我就是赶上了好时候,要是在以前的年月,我可能还在电台做少儿广播呢。”林子轩淡然道,“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变化,日新月异,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有所作为,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送走了《当代电影》的记者,林子轩和慕姗姗一起出门,他们要去参加《不见不散》的庆功宴,地点是在友谊宾馆。
他上次是和冯小刚说笑,姜文可以在京城饭店请客,他却不想那么张扬。
更何况,《不见不散》的票房刚过三千五百万,不算是个理想的成绩。
按照国内票房分成的规则,华影公司拿去百分之六十五,也就是两千两百万,只剩下一千三百万左右,京城电影制片厂和另一家投资商要分去五百万。
落到好梦公司手里不到八百万,这是艺术中心和好梦公司共同所有。
再去掉公司的各项开支,这部电影最终的净利润不到三百万,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好梦公司没有电影的发行权,发行权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
在国内,一部电影的主要收入依靠的就是票房,没有周边产品和海外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