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页
    有时候,很多人想坐在末座都找不到门路。
    这么说似乎很势利,却是现实,想要进入一个圈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有人介绍,还要有良好的表现,才会被圈子接纳。
    正如新人刚进一家公司,如果不对老员工殷勤点,多做事,你永远无法融入公司的氛围。
    林子轩参加的这个饭局不是太重要的圈子,不过也不能不来,人家邀请了就要给人面子。
    混圈子就是这样,多交朋友,少得罪人,他不期望这些人能够帮忙,只要不拖后腿就行了,有些人或许做不成大事,但说坏话,打小报告很是拿手。
    他是掐着点来的,如果有圈子里的前辈,他会提前过来,这次不用。
    林子轩进入包间,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电视圈的朋友,还有一个大款模样的人,看样子今天又是吃大款了。
    大家寒暄了一番,随意的闲聊着。
    影视圈到年底的时候一般很清闲,拍电视剧的都不会那么赶,过了年才会开工。
    这时候,一个带着眼镜,三十多岁模样的男人进来,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旁边有人介绍。
    “这是王总,刚从美国回来,开了家广告公司,大院出来的,我好哥们。”
    林子轩明白这是新人想进这个圈子,有人引荐,得到认可,那就算是圈子里的人,若是不被认可,下次圈子聚会就不带他玩了。
    “一家刚开的小公司,大家多多捧场。”王总礼貌的分发名片,笑呵呵地说道。
    林子轩接过来一看,名片上写着京城华宜广告公司,这人叫王钟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
    在饭局上介绍人很有讲究,介绍过后就能让在座的大体上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对王钟军的介绍,包含了以下的信息,这个人有国外生活的背景,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在部队上有关系,和我的交情不错。
    能出国说明此人有门路,部队上有关系说明此人有后台。
    这么一说,无形中就抬高了王钟军的身份,出过国的人和大院子弟这两点都会引起重视,至少不会被人看轻。
    大家客套的和王钟军打招呼,第一次见面不可能那么热情,这点架子还是要摆的。
    林子轩和王钟军交换了名片,对这人挺有兴趣。
    “这是林总,京城影视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制作过多部热播的电视剧,你在国外不知道,只要林总愿意帮衬,你的生意就不用愁了。”负责引荐王钟军的人热情地说道。
    在这场饭局里,林子轩算是主要人物之一,这么说有点夸张了,在京城里这叫做捧人。
    “林总,以后可要多多照顾啊。”王钟军诚恳道。
    “大家互相帮忙,王总的广告公司主要做那方面的业务?”林子轩询问道。
    “我在美国呆了五年,刚回来,还不熟悉国内的行情,准备先做份广告杂志,看看效果,林总要是有好门路一定要介绍给我,我可是求之不得。”王钟军回应道。
    王钟军以前当过兵,后来在出版社做美术设计,五年前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传媒专业。
    这次回国创业,他想借鉴美国的广告模式,办一份广告杂志,把杂志邮寄到京城的大使馆和各大酒店,住在这些地方的人都有很强的消费能力。
    这就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投放广告,比那些胡乱做广告的人更为专业。
    “林总到美国拍过电视剧,就是那部《京城人在纽约》,你们兴许在纽约还见过呢。”旁边那人活跃气氛道。
    “那部剧我知道,前些日子在美国播出的时候很受欢迎,没想到是林总拍的,可惜当时没有遇到林总,要不然咱们早就认识了。”王钟军一脸遗憾道。
    “我们住在长岛的一座小镇上,离纽约市中心还远着呢,纽约太大了。”林子轩感叹道。
    “我那时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租房子,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忙的晕头转向,林总的电视剧拍的真好,我就是看了那部剧才想要回国的。”王钟军称赞道。
    王钟军很会找话题,和林子轩谈起了国外的生活,还夸赞了林子轩一番。
    无论这些话是真是假,总不会让人厌烦。
    在饭局上,王钟军应对得体,说话喝酒都很爽快,懂得分寸。
    林子轩看得出王钟军算是被这个圈子给接纳了,不过这个圈子在京城演艺圈属于二流,只能说是进入演艺圈的门槛而已。
    真正那些顶尖的圈子,林子轩同样进不去。
    吃完饭,他开车去接慕姗姗。
    慕姗姗自从答应了主持春晚后,明显忙碌起来,不再准时上下班,需要配合春晚节目组的时间表,每一年的春晚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演员们为了上春晚辛苦的准备节目,然而春晚的节目时长有限,不可能每个节目都能上。
    就算在最后的彩排阶段,也会有节目被刷下来。
    来到华国电视台,林子轩在一旁等着,慕姗姗还没有忙完,他在慕姗姗的桌子上看到了一份尚未确定的节目单。
    这时候春晚节目组刚开始对节目进行初选,还没有进入复选阶段。
    林子轩的心头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可以给《炊事班的故事》里那几位演员写一个小品,让他们上春晚表演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