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你是老演员了,演技没得说,圈子里公认的好,你就是没遇到一个适合你的角色,没发挥出实力来。”林子轩考虑了一下,认真说道,“你这条路子我觉得没错,正剧谐剧其实分别不大,对你来说没有难度。”
一个好演员遇到一个适合的好角色,想不出名都难,这要讲究机遇。
“那你说说什么角色适合我?”张国立追问道。
“你看过电视台正在播的《戏说潜隆》没有?”林子轩回应道,“那部剧很受欢迎,一个是题材新颖,还有就是制作精良,这种戏说类的古装剧在老百姓中间很有市场。”
华国电视台在八月份开始播出《戏说潜隆》,受到观众的欢迎。
这部剧年初在台湾播出的时候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台湾和国内不同,国内是华国电视台一家独大,台湾则有几家规模相当的电视台互相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高的收视率,可见这部剧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
“你是说咱们也制作一部类似的电视剧?”张国立思考道。
“皇帝微服私访,惩奸除恶,这和清官断案,铲除奸臣一样,都是百姓爱看的故事,以前戏台上就有这类戏文。”林子轩解说道,“他们是潜隆,咱们可以来个康熹,他们是大臣和丫鬟,咱们可以加个妃子进来。”
“古装剧的制作费用可不低,那部戏就花了上千万,中心会投拍么?”张国立担心道。
“他们请的是香港的大明星,还跑到内地取景,花费自然高,咱们就在自己的地方,一两百万足够了。”林子轩估算道,“咱们和他们的风格不同,他们走的是台湾的爱情路线,咱们更贴近生活,今年是不行了,明年吧,张哥你准备一下,有时间咱们琢磨下本子。”
“我这边肯定没问题。”张国立保证道,“这部剧是以戏说为主啊,还是正史为主?”
“戏说和正史结合着来吧,否则审查上不好过。”林子轩琢磨道,“这个皇帝的角色肯定要更正经一点,不能像台湾那部剧那么轻佻。”
“那就是更接近正剧了,看来我还是适合演正常点的角色。”张国立自嘲道。
怎么说呢,虽然说演技好的演员演什么像什么,但对观众来说,他们觉得张国立这样的演员就应该演一个正面角色,葛优就应该演一个有点蔫坏的角色。
如果他们扮演了相反的角色,观众就很难接受,这是演员的无奈。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松绑了
九月中旬,林子轩接到一个来自鄂省的电话,一位长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联系他想要出版《活着》这部小说。
长河文艺出版社在华国颇有知名度,他们的出版理念是“大众文化,精英趣味,百姓情怀”,擅长出版畅销书籍。
他们这次之所以看上《活着》,和张艺谋有很大的关系。
张艺谋的下一部电影改编自《活着》,这在文艺圈里不是什么秘密,以张艺谋电影的影响力,在电影全国放映的时候出版这部小说,想不畅销都难。
出版社估计最少能卖出去十万册以上,如果电影真的造成了全国轰动,几十万册也有可能,这些都是可以预期的事情。
如此一来,拿到《活着》的出版授权就相当重要。
京城有不少家出版社,竞争会相当激烈,长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打听到林子轩从国外回来了,就打电话联系,希望能够当面洽谈出版事宜。
只是,他们没想到京城这边的出版社根本没有动静。
一个是《活着》这部小说题材太敏感,就算是《百花》杂志发表了,张亿某拍摄成了电影,也不能保证出版小说就没有风险。
京城方面的出版社一向是谨慎行事,因为他们就在京城,上面要查他们很容易。
还有一点和林子轩有关,上次有几家出版社想出版《顽主》,林子轩提出了要拿版税,这在华国还没有先例,没有出版社愿意开这个口子,这牵扯到出版社的利益。
出版社出版小说都是付给作者稿酬,稿酬按照小说的字数计算。
不出名的作者稿酬低,出名的作者稿酬相对高一些,也高的有限。
以《活着》这部小说为例,只有十几万字,不算是长篇,按照林子轩在文坛的名气,最多给他一两千块钱,其他赚的钱都归出版社所有。
那么这时候的作家靠什么为生呢?
华国文坛有两大组织,一个是作协,一个是文联,作家只要加入这两个组织,参与其中的工作,就能拿工资养家糊口。
作家同样有工作单位,比如各地的文化局或者报纸和杂志社等等。
他们平时还能拿稿费,碰到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还能拿改编费,所以说,只要小有名气的作家在生活上都不成问题,甚至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只有那些不出名的文学青年才会较为落魄,不过这些人都是兼职。
林子轩要拿版税无疑是从出版社身上割肉,尤其是这种可能畅销的小说。
这就是京城方面的出版社不愿意和林子轩接触的原因,一旦有了先例,其他作家仿效起来,都要拿版税,那出版社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你们可能不清楚,出版我的小说,我要拿版税。”电话里,林子轩善意的提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