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友谊宾馆的包间里摆了一桌,十几号人说笑谈天,吃吃喝喝。
这里有三个剧组的成员,一个是姜文和王姬等人,《京城人在纽约》的剧组,还有就是葛优和徐帆,这是电影《大撒把》的剧组。
第三个是梁添、张国立和陈小艺的剧组,这是林子轩写的一个本子,叫《海马歌舞厅》。
他要去美国了,艺术中心还要继续拍摄电视剧,作为创作组的负责人,林子轩做了规划。
艺术中心这一年要完成150集的电视剧,除了《京城人在纽约》,还有一个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叫做《女人不是月亮》,都市题材的《海马歌舞厅》,以及两部室内剧。
歌舞厅是个新鲜事物,很多百姓总觉得那里是藏污纳垢,道德败坏的场所。
这部电视剧就是展现在歌舞厅里青年男女的生活,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感情世界。
如果是以前,林子轩不会写这么敏感的题材,今年应该没有问题了。
“你们什么时候合作一把啊。”看姜文和葛优聊得投机,冯小刚在一旁撺掇道。
“今后一定有机会。”姜文有点期盼道。
两人的表演风格完全不同。
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霸气,一个阴柔,演对手戏的话一定很有戏剧张力。
“别啊,这不是现成的机会么?”冯小刚赶忙道。
他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大撒把》和《京城人在纽约》联系起来。
《大撒把》讲述的是留守在国内的家属生活和感情的故事,《京城人在纽约》讲述的是前往美国的华国人奋斗打拼的故事。
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如果能把两部剧套在一起一定很有意思。
反正这两部剧都是林子轩编剧,都和他们有关系,改一改问题不大。
基于这个想法,林子轩和冯小刚找到京城电影制片厂《大撒把》剧组,敲定了拍摄方案。
两部剧的交叉点就是在京城国际机场,机场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葛优送走了自己的“老婆”,遇到了另一位留守家属徐帆,两人在国内相识相知,最后葛优还是在机场把徐帆送走。
同样在机场内,姜文和严晓颦,也就是剧中的王起明和郭燕一起离开华国,前往美国。
这两段戏可以同时拍摄。
随着葛优走进机场,在机场的另一端是姜文和严晓颦,一群人正在送他们俩出国,而在机场的一个角落,徐帆正在和一个男人诉说着什么。
拍摄电影的摄影机一直跟着葛优,姜文那帮人只是一个背景。
拍摄电视剧的摄像机则从葛优身上移开,转到了姜文身上,拍摄姜文和朋友告别的场景。
送别姜文的那帮人也不简单,梁添张国立陈小艺等一众明星都在里面。
在这个镜头里,出现了不少于十位华国的明星,阵容堪称豪华。
以后《大撒把》这部电影放映的时候,观众能看到姜文和一众明星的身影,当《京城人在纽约》播出的时候,也能有葛优的表演。
就这样,葛优和姜文互相客串了一把。
第一百零三章 和过去告别
客串这种事在京城演艺圈很常见,就是互相帮忙的事儿。
《编辑部的故事》就有不少的演员客串,这主要还是看剧本本身怎么样,大家有没有这份交情,愿不愿意捧场。
这一次的阵容有点大,和《京城人在纽约》这部剧在圈子里的知名度有关。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未拍先火,引爆了京城演艺圈的话题热度,就算是大导演拍摄的电影也没有这么引人关注。
首先是150万美金的总投资,折合850万人民币,这么多资金够拍一部大制作的电影了。
米佳山拍摄《顽主》的时候资金只有80万,这是华国的小成本电影。
在这个年代,即便是大导演的大制作也不过是一千万左右的投资。
其次是姜文的加入。
作为目前华国的一线男演员,姜文的性子比较傲,一直在电影圈发展。
以前不是没有人找他演电视剧,不过他一直觉得电视剧的档次太低,没办法展现他的聪明才智,不过瘾,不愿意演。
他承认当时看剧本是想找个理由拒绝林子轩和冯小刚,毕竟冯小刚打过那么多次电话,不好一见面就开口拒绝。
他想的是速战速决,否则也不会连杯水都不给客人倒了。
没想到他被剧本吸引,看完后觉得还不错,这才决定接了这部戏。
还有艺术中心的这块招牌,或者说林子轩这个知名编剧,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京城人在纽约》成为1992年最值得期待的剧集。
这个期待不是观众的期待,普通观众还不知道这回事呢,而是演艺圈的期待。
这时候大家对宣传不怎么重视,也不会花钱在报纸上打广告,否则《京城人在纽约》早就霸占娱乐圈的新闻头条了。
正因为以上几点,才能吸引不少明星前来客串捧场,并不是光凭着林子轩的个人魅力。
京城电影制片厂对此乐见其成,有了这么多明星客串,以后电影放映的时候就是个很好的噱头,能吸引观众进入影院。
想想看,到时候在电影海报上把所有明星的名字都写上,该有多么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