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荣注视着他的眼,笑了笑,都在金督卫那。
六皇子微皱了皱眉,有些担心自己的那些探子,进了金督卫,不知道会不会攀扯出他来。想到这,六皇子也没空在锦荣这里待了,说了几句话后便离开了。
为了避免麻烦,锦荣果断选择了把锅推给朱景帝,而朱景帝也的确默认下了抓捕宫人的事,也算为锦荣胆大包天的行为遮掩了一番。
章仪殿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朱景帝眼眸微垂,淡淡道,他们该多谢小九才对。
和左相结为姻亲的大皇子,私通宫中禁军将领的四皇子呵,还有不知什么时候,让宁国公府暗中站队打算推动一把渔翁得利的七皇子。
他记得七皇子妃赵氏只是宁国公家一个庶出的女儿吧。
也许他们只是想打探一下他的病情,但见识多了皇家腥风血雨的朱景帝知道,永远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当势力混杂并争锋相对到了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就失控了,随之,也会有人为此牺牲。
在别人看来,小九这次行为过于冲动了些,但朱景帝知道,她利用了最好的时机稳定局面,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变掐灭于萌芽中。
若真发生了那样的事,即便是他愿意宽恕这些儿子,宗室和朝臣也不会容忍,所以朱景帝才会说,这些皇子们应该感谢小九才对。
然而朱景帝不知道的是,锦荣只是嫌麻烦而已。
周怀低下头去,不敢插嘴这攸关皇子的事。金督卫抓了那么多人,他也是知道的,令人意外的是朱景帝并没有多生气,反而更在意九公主的行为处置。
他想,众位皇子们怕是真的令陛下失望了。
老实说,他也替陛下心寒,但在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确实再常见不过了,陛下才那么看的开吧,至少事情没有真的走到那一步。
朱景帝在章仪殿接见了一些朝臣,安了不少人的心,而皇子们却不免担心他们被金督卫抓了的宫人,万一吐露半点,一个窥伺帝踪的罪名是跑不了了,就看朱景帝愿不愿意责罚了。
没两天,就得知朱景帝放大批宫人回乡,他到底不至于要了那么多人的性命,只是一旦出了宫,对皇子们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而这些宫人的底,他们也心知肚明,不敢私下收回府内,只能暗暗肉疼,这些年在后宫布置的人都全军覆没了。
除此之外,朱景帝也就那账簿一事在朝堂上狠狠惩处了几位皇子,连向来看似游离在外的七皇子也没避过去。
一时,众皇子们都安分了不少,朝中也一片风平浪静,因为账簿一事被革职的官员可多着呢,而且还是皇子们身边依附势力的人。
这次朱景帝丝毫没有手软,但也暗中撇去了锦荣与此事的牵扯,无论他是否决定脑海中的那个念头,此时都不是将小九推到台前的时机。
大皇子却在助力折损而恼怒不已,父皇一句话,就让钱大学士告老还乡了,他难道真不想把那个位子给我吗?明明无嫡子,我是长子才最有资格。
谁不知道,钱大学士一直支持他,讲究立太子当立嫡立长。
殿下息怒,这不过是陛下给您一个教训而已,其他皇子也一样。谢侧妃理智沉静道,
大皇子敢在谢侧妃面前说这些话,足见他对谢妙音的信任。
拔了我在宫里的所有钉子还不够吗?大皇子面色阴沉,隐含着怒意。
谢妙音眼眸微闪道,那件事也许未必是陛下做的,而是
大皇子立刻打断了这个猜想,怎么可能?她不过一个公主而已。
若是普通的公主,陛下会将那么重要的执金令交给九公主吗?但谢妙音没有去反驳大皇子,毕竟她也要倚赖于大皇子的宠爱。
朱景帝虽然病已好了,但江太医还是劝他不要过多劳累。
批改奏折时,朱景帝揉了揉眉角,忽然道,小九,你来帮父皇批吧。
锦荣微微一愣,后又缓下声音道,好,父皇。
一开始还是锦荣念奏折,朱景帝说什么,她就写什么。后她也开始适时地提出建议,朱景帝精神不济。后面渐渐变成了锦荣自己批改,再念给他听。
这一年多来,锦荣也有改变过原来的书法习惯,模仿朱景帝的字迹对她而言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无论是朝臣还有皇子们都未发现换了一个人批改奏折,而朱景帝身边唯一知情的人周怀,更是闭紧了嘴,只是对九公主愈发恭谨了,或许也是察觉到了什么。
在批阅奏折期间,锦荣也熟悉了朝政,渐渐更加得心应手。
江南发了大水,长江一带河堤屡被冲毁,洪水蔓延数州,祸害了几十万黎民百姓。
朱景帝眉头紧锁,难得调养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日夜不休和朝臣商议如何解决洪水决堤,以及赈灾安抚灾民的事宜。
最后采取堵不如疏的做法,在兰山,玉龙,凤台三州开辟河道,分流平洪。
至于其他,臣以为,应先派一位钦差前往最合宜。这是陆阁老的提议,其他朝臣也附议,于是又变成了挑谁去。
众位皇子皆推荐了自己一脉的人,江南那地方,要是被查到什么东西就不好了。而且赈灾之事落到别人手里,若是立功也是对自己不利。
此事过后再议。朱景帝一句话便结束朝政。
锦荣也听说了江南大水一事,甚至也研究过地图上的洪水之势,朝堂之上也不缺治洪的能人,否则那些官员也没什么用了。
只是没想到朱景帝忽然对她道,小九,你可愿意担任钦差一职?
锦荣眨了眨眼,已明白了他的意思,父皇之命,儿臣自然愿意。
朱景帝宣布命九公主为前往江南的钦差,震惊了朝野,但不少反对的意见最后也被朱景帝压了下去,钦差一职说轻松不轻松,说难也不难。
不少人听说陛下派了九公主前往江南任钦差,都松了口气,既然是陛下最宠爱的九公主,那应该只是去走个过场,并不大重视此次江南之行。
宫中的容贵妃也多有奇怪,觉得不妥,但圣旨一下,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听朱景帝的吩咐为锦荣收拾行李,安排随行的人。
第237章 读心公主
锦荣并没有带太多人,而是轻车便行,不过十天的行程便赶到了江南。
朱景帝虽命她为钦差,但安排前往的却是比较安全离灾地还尚远的弘州,如今灾情暂时平息,看上去,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一到弘州,就有众多官员出来相迎,九公主虽非皇子,但地位尊贵,又是陛下亲命的钦差,其他人对她自然恭敬。在这些或阿谀或礼待的目光中,锦荣见到了一个人,一袭白衣,外罩敞襟紫衫,显得文雅又从容。
聂重言。
也是朱景帝曾叮嘱过的人,锦荣心思微转了转,淡淡道,我听说此次治水头功当属一人,聂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