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就引起众怒了,可大家怒也没辙。rdquo;武婉君似笑非笑:李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惹,李家当了缩头乌龟,剩下咱们这几家小猫小狗三两只,又敢做什么?rdquo;
第31章 帝王心尖宠
中秋过了没几日,便有御史上书劝诫皇帝陛下。虽是老生重弹的担忧陛下膝下无子,却明里暗里将矛头指向李皇后,就差直说皇后娘娘对后宫管束不利,没教陛下广施雨露。
李太傅义正词严,说此乃陛下家事,且皇上才守完孝就听从太后旨意纳了后妃,已经是为延续子嗣考虑。皇后娘娘仁慈体谅,从不苛待妃嫔,后宫安稳祥和,何来管束不利之说?
御史自然不敢与他强争,进谏也就到此为止。一同议事的大人们却总觉得哪里有哪里不对劲,直到一条小道消息rdquo;在民间愈演愈烈,才惊觉布局之人狠辣。
最开始只是茶馆酒楼的闲人打趣,说起某家某户妻不如妾,偏那家主身居高位,正妻娘家无可奈何。另有一人便笑:与宫中的皇后娘娘比如何?出身陛下母家,是皇上正经的表妹,还不是被温婕妤踩在脚下。rdquo;
自有好事之人细细打听,是以没过多久,婕妤娘子独占圣宠的八卦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按说市井流言不过如此,说几句嘴也就罢了,偏不知何人暗中引导,生生将一个宠妃扭曲到祸国妖妃的程度。
皇帝陛下眼见事态不对,责令京兆尹立即肃清这股苗头。然而不待周京兆行动,国子监的学子率先发难,联名上书请陛下持身自好,远离奸佞。
他们说的尚且委婉,御史台就直白的多,就差给温容音定下个罪名来。眼见民间舆论对皇上十分不利,连李太后都小心翼翼的劝他冷一冷温婕妤,董玄卿心中却难得的暴怒起来。
龙有逆鳞,触之即死,温容音就是他的逆鳞。心知太后并非有意打压,而是为了他名声考虑,皇帝陛下没有过多迁怒,只是冷硬拒绝。但对于其他人,他绝无这般温和,直接先发制人,连续三封训斥的圣旨发往芳华宫与環福宫。
秦修仪木讷无才rdquo;,周宝林礼仪不端rdquo;,武婕妤更是得了对上不敬行止无状rdquo;的批语。虽然没降谁的份位,也没罚月俸克扣吃穿用度,可对于后宫女子来说,被无缘无故的圣旨训斥简直比降等还可怕。做错事受惩罚还有复起的机会,陛下明晃晃的厌弃才是绝了她们的生路。
三人或惶恐或不甘,却并不算无辜mdash;mdash;这三位的家人或多或少都在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自家女儿趁机邀宠?董玄卿快刀斩乱麻,让秦家武家周家统统不好过:家族女子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最优秀的女子贬斥,就差直说她们家教无方,谁还好和这三家人联姻?
董玄卿不是个会考虑他人感受的圣人,恰恰相反,他本质极为冷漠,习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旨意一下,无人敢再劝他雨露均沾。却有人剑走偏锋,请太后再开选侍充盈后宫。
皇帝陛下冷哼一声:今年五月才选,不过半年又选,你是生怕百姓不知道朕是个贪恋美色昏君?rdquo;
那位大人连忙伏地直说不敢,到底没逃过被抓了小辫子革职查办的命运。李太傅坐在高位,暗自庆幸太后娘娘警告及时,自家一直谨小慎微,才没落下个被发落的命运。
岂不知太后娘娘其实发愁的很。温容音对皇帝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而为君王者太过重情,绝不是什么好事。哪怕不说她私心想要保住李家的荣耀,光是皇帝陛下将温婕妤护的滴水不漏,甚至不惜亲自下场打脸,就让她十分不安。
可她不敢训诫皇帝,更不敢将温容音宣到慈安宫来。陛下是个谨慎又多疑的人,若是让他误会了什么,无论她还是李家,都会受到皇帝陛下的报复。
儿子娶了媳妇儿忘了娘rdquo;也就罢了,媳妇还不是自己看好的那位,太后娘娘的郁闷可想而知。若是她手握大权垂帘听政,或许真会强压着将温婕妤打入冷宫,或者干脆捏死。可她只是个深宫妇人,李家更需要她的庇佑,她唯有忍气吞声,对一切闭口不谈。
李皇后看的比太后娘娘更明白,是以发现李昭仪蠢蠢欲动,她立即将人牢牢控制起来,直到风头过了才许李如锦踏出仙苑宫。昭仪娘娘本是带着取而代之的心进宫的,根本不把堂姐放在眼里,哪里受得了这般委屈?解了禁令第一天,就气呼呼跑到慈安宫哭诉。
娇媚中带一些刁蛮,但并不惹人厌,反而惹人怜爱,哪怕是哭起来也是好看的。配上略苍白的脸色和水汪汪的大眼睛,李太后不得不承认,李家将李如锦调教的很好。
可再美的风景无人欣赏,到头也不过是一场空。太后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将两个侄女儿都坑进宫中到底是对是错。被哭声闹的涌起几分烦躁,李太后的语气重了些:如今不是在家中,是在宫里。身为妃嫔就该敬着皇后。别说如绣做的没错,就算她真错罚了你,你也只能生受。rdquo;
李如锦眉峰一皱,却极快的收敛了神情,跪下请罪:太后教训的是,侄女儿骄纵了。rdquo;
去给你表姐认个错,以后你们还要相互扶持。rdquo;李太后疲惫的摆摆手,将人打发出去,自己闭着眼斜躺在榻上养神。洛姑姑一边为她揉着太阳穴,一边小声劝:两位姑娘都是极好的。皇后娘娘稳重平和,昭仪娘娘年纪小,脾气大些。您耐心教了,她们总能懂事的。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