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帝内心深处的深处,他的确不喜欢这个儿子,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人?竟还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瞧他这副无情无心的模样,心中除了自己,还能容下谁来?
以他的聪明冷静,当日朝野闻风转向,尚不足以煽动他分毫,而今他更不会不知,多一言终究不如少说一言的好。
他缘何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呵,想到背后缘由,樊帝心里又是一沉,再开口那语气已很冷漠,“朕只道二皇子最是公正,原来也有所偏爱。”
“儿臣据实所言,不敢欺骗父皇。”
樊帝微微眯眼打量他,在他帝王目光审视之下,樊裕神情却十分坦然。
樊帝深皱眉头,又咳嗽数声,再开口时,已道,“咳咳,那......那朕便将此事交由二皇子。”
樊裕叩下头去。
“你亲自走一趟琅邪府上,告诉他,朕让他回去……咳咳咳咳咳,”樊帝胸膛起伏,剧烈喘息片刻,望了一眼窗外,眉头又皱起,复道,“但朕不是没条件......”
“待朕,待朕祭天归来之前,他须得离开京城......”
他看着面前的儿子,一时想到他那妹子,一时又想到太子爷,又加了一句,“......永不可再踏入。”
“儿臣,遵命。”
这是腊月二十七的酉初。
天上连那一点冰晶也变得稀疏起来。白光越发明亮,似要破云而出;但天其实已快黑了。
瞧这天势,钦天监所言未必不能成真。倘若成真,樊帝必是明日一早便将上山,去行那祭天大礼。纵是西山路远,诸事繁重,在寺中便耽搁上一夜,也至多明日暮色之前,便可赶回宫中。
后日便是除夕,他却如此心急赶琅邪走,是连这一个年,也不让他在京城度过了。
樊裕穿过游廊,又下了台阶,路遇几个宫女端着杯盘行去书房,并未得他一个正眼,便纷纷红了脸蛋儿。
他走过长长的殿前路,直到走出宫门时候,才让人难以察觉地顿了脚,回头看了一眼。
华灯已上。
宫前雪地,冉俊与轿夫都等了许多时候,正在不安,见他出现,冉俊连忙迎了上去,“殿下?回府去?”
樊裕不发一言,跨进轿门,下令道,“侍郎府。”
冉俊惊道,“殿下!”
“走。”
冉俊一愣,轿夫手忙脚乱地抬起轿来,朝着侍郎府的方向行进去了。
这时,琅邪却还在那个奇怪的山洞之中。
他这人向来只管前不管后,是不知“后悔”二字如何写的,然而这会儿他却生出几丝悔意。
两个时辰前,白青青当着众人一句“借一步说话”是他的第一个失算,此后没能一入房间便替文峥报仇,便是第二个失算——给这么个女人说话的机会,实在是大大失策。
这会儿听她话音落下,再要动手,哪里还能下得去?
门口传来敲门声。
白青青置若未闻,只轻轻笑,嗓音十分温软,“小女子的故事已说完。那夜牢中与殿下交手之人,确是小女子没错,文大人虽非小女子亲手所杀,却也差不离。殿下动手吧。”
琅邪眼望着门。
这时外头十分安静,似都静静等待这厢结果。
“殿下若是担心有人不依,殿下只管放心便是。这道里机关,文贞与朵儿都知晓。他们早得我吩咐,无论殿下如何选择,只管送殿下安全离开此地......”
白青青忽朝琅邪眨眨眼,“小女子说过,我也是说话算话的。”
她实在让人瞧不出年纪,只看那脸,似与琅邪差不太多,平日在百里阁中做派,又似涉世已深,但听她所思,似比许多朝中官员还要想得周全一些,这会儿忽地眨一眨眼,又好像个娇俏少女一般。
琅邪见过几多犯人为自己开脱,从来不以之为怪,他从前是个没心肺的,若要他将国与家,众与我,律法与人情分个高下,那无疑是国大于家,众大于我,律法大于人情。只是而今身处其中,听白青青讲这么个故事,才在感同身受之中领悟了一些。却是说不出的滋味罢了。
他一言不发,白青青也只慢慢等着,似只需他一点头,便肯把人头送给他。
但那门口的人却等不及了,转眼便又急叩了两声。
又听朵儿在外间“嘘”了一声,白青青侧首瞥一眼那门,却未着急放人进来,只看琅邪意思。
琅邪沉吟良久,“你若死了,这洞中诸人如何自处?”
“他们可说与殿下有关,也可说与殿下无关,全看殿下如何看待了。”
琅邪瞪她一眼,“我若不杀你,你又要如何?”
白青青笑道,“实不相瞒,小女子已在准备离开京城。”
“嗯?”
“天子脚下,是非之地,本就待得憋屈。而今一来粮食有限,二来文大人一去,照那位息大人的本事,只怕已差不多摸清了其中关系,小女子是藏不住了。只还有不幸中的万幸,一场内灾外患,城门守得不严......”
琅邪听她说了几句,忽道一声“没错”,白青青警觉惯的人,听他没头没脑两个字,已嗅出其中另有意思,追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你并未碰过文峥,并无大碍。只是那杀文大人的人,只怕要与你们分道而走,免得连累你们众人。”
“殿下何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