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如山开口道:“诸位爱卿,朕今日召你们来,是因为朕收到消息,河南郑州军、孟州军向蜀人投降,梁大将军陶北震怒之下已罢免了朝中几十名官员,眼下邺都一片混乱。”
殿内的人全都面色悻悻。他们来之前已经听说这个消息了。
众人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
“那陶北真是中看不中用,建立梁国才多久?居然就把河南丢了……”
“这下当初被他打压下去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些人如果借机生事,他那梁国就该分崩离析了吧?”
“他还一口气罢免这么多人,官府要如何运作?他怕不是疯了!”
“陶北的事还在其次,关键是那蜀军也太可怕了吧!他们节节获胜,先是长沙破了孙湘,又在云阳击败陶北,现在连克河中、河南!拢共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啊!再这么下去,他们还不得打到我们江南来了!”
“是啊,我也怕他们会给予江南,那可如何是好?”
“听说当初在云阳击败陶北,还有这次攻破河中的都是谢无疾。他们谢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人,真是的……唉……”
一些议论隐约传进谢无尘的耳朵里,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这些年谢无疾加入蜀国,受封征北将军,为朱瑙立下赫赫战功,江南其他世家看在眼里,难免会有微词。还有人怀疑谢家是不是在做两手准备,以便将来无论乱世中谁取胜,他们都能屹立于不倒?
其实谢家实在是冤枉,但这事儿也说不清,也只能任人说道去了。
“咳。”柳惊风清了清嗓子。殿内的人顿时安静下来。
柳惊风道:“如今梁国连连受挫,蜀国高歌猛进,这对我们而言,并非好事啊。”
殿内无人反驳,显然众人对此有共识。
其实这些年来他们和蜀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两国并不接壤,蜀人又热衷于做生意,江南自然乐于与其往来。反倒是梁国就在他们西边,陶北又野心勃勃,从未掩饰对江南的觊觎,因此江南抗梁抗了许多年。
谁曾想,转瞬间,形势就变了。
蜀军击败长沙军后,占了长沙不少土地,现在已经和江南陈国接壤了。而陶北那里形势惨淡,万一梁国覆灭,被蜀国吞并,那蜀军下一步的目标不就是江南了吗!
他们要如何抵抗洪水猛兽一般的蜀军?!又能抵挡多久?!
以前众人都巴不得陶北赶紧倒大霉,梁国快点完蛋,直到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梁国居然成了他们西面的屏障。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形势是梁与蜀不相上下,互相制衡,这样就谁也没精力来觊觎他们江南了。但现在,这样的平衡很快就要维系不住了……
柳惊风道:“一旦梁国分崩离析,蜀军便直逼我边境。依我看,为保江南永安,我们应当联梁抗蜀才是。”
韩如山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
底下有人跟着点头,有人却不做声。联梁抗蜀?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有敌军攻打过来,江南的子弟兵们会誓死抵抗,可让他们出去作战,还是替别人作战,那他们势必不愿离开家乡。
韩如山道:“诸位爱卿有何想法?皆可畅所欲言。”
于是又有人陆陆续续提了些建议,众人一番商讨后,大多都觉得不合理或是不好办,结果迟迟没能推进。
又有人道:“若我们能打听到蜀军的下一步计划,便可提前告知陶北,让他做好应对的准备。”
联梁抗蜀有太多人不愿意,但是助梁抗蜀却容易多了。他们可以做些相对简单的事,譬如打听情报,或是收买官员,或是直接给陶北一些钱粮资助,这些都不会有人反对。
于是又有人悄悄把目光望向了在场的谢家子弟。在蜀国身居高位,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谢无疾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谢无尘黑着脸不做声。
柳惊风将谢无尘的不悦看在眼中,目光在殿内梭巡了一圈,最终在一个人身上定住了。
“卢兄,你曾在成都府为官数载,在蜀国应当积攒了一些人脉吧?不知你是否有一二旧友,可为我们所用?”
众人的目光顿时又朝着柳惊风问话的那人聚拢过去——正是卢清辉。
韩如山也想起来了,接着道:“没错,卢爱卿当年曾在成都府担任过少尹一职?想必在蜀中拥有不少旧友。”
卢清辉今日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的,万没想到焦点会忽然聚到他的身上,眼神顿时有些闪躲。
他摇头道:“陛下,柳兄,当年我与朱瑙一向不睦,他担任阆州牧时我们便已结怨。后来他夺权篡位,控制了成都府,我便孤身一人逃了出来。我昔日旧友早都遭他打压排挤。况且我也多年未与蜀人联系,若贸然出手,只怕事情未成,反而打草惊蛇。”
韩如山听他这样说,只能失望道:“好吧……卢爱卿日后若能想起可用之人,务必立刻上报。”
众人也都不再盯着卢清辉了。
卢清辉垂下眼,将一丝心虚藏在眼底。
当年他与朱瑙不睦不假,不过最后朱瑙斩杀了袁基录,他们就已然和解了。卢清辉也并非从成都逃出来的,而是朱瑙劝降不成,好好安排了车马将他送出来的。
至于他的昔日旧友……朱瑙上任后确实打压了部分人,可也重用了许多人。卢清辉在成都府曾经身居高位,怎会找不到旧友?他有些旧友非但没被免官,还跟随朱瑙出蜀到了汉中,已经在蜀国朝廷身居高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