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页
    迟言难得耐心地再次重复了一遍:“我,要,回, 学校, 学,习。”
    白衣人哦了一句, 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理解:“迟哥,不急,去网吧等我一起, 这边还有几个小时就结束了, 等结束我请你吃一顿,约几局。”
    迟言看了眼白衣人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白衣人瞬间冒出冷汗, 忙把手撤下来。
    迟言开口:“我要回去学习,谁要和你去网吧。”
    还几个小时,一想到俞简上课认真听课,仔细用红色笔和黑色笔给他做了笔记,乖乖放到他桌子上的样子,他就一分钟都等不了。
    这次比赛的主办方说了好久,想让他来当评委,说是挂个名头也行,本来双方是这么商定的,但后来知道俞简会参赛,迟言才特地跑到这边来。
    白衣人神色为难,挠了挠头:“行吧,那你回去路上小心点,到了网吧给我发消息,等结束了我去网吧找你。”
    迟言:“……”
    *
    被教育不要心神不宁的俞简,此刻刚放下笔,他活动了下手腕,拿起手机准备看时间,就发现一条新消息。
    他心里想着还没做出来的一道双曲线,只拿起手机匆匆瞟了一眼,余光看见了最后几个字“我快回了”,放下心来,继续拿起笔做作业。
    这份笔记是给迟言的,迟言心算能力很强,二位三位的乘除法直接心算,几秒出结果,所以对于高级计算这块儿,俞简是放心的。
    但是心算能力强,不代表正确率就高。
    迟言常犯的错误有“一加一等于三”,“二乘二等于八”,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为此,俞简特地用红笔在旁边标注了“1+1=2,2+2=4”,并且打了个三角着重符号,标注:必背。
    俞简把书和笔记放到迟言桌上,眼睛瞥到了桌子上一个紫色封面的本子。
    俞简一直都遵循着“不能乱翻别人东西”的原则,况且,他也从来没有起过好奇心。
    俞简看着本子,眨了眨眼。
    迟言的东西都是黑色或者白色,遵循极简主义,俞简还第一次看见他有紫色的本子,上面花纹繁杂,看上去不像是迟言做作业会用的。
    况且它看起来很厚,迟言做作业,一般是随意扯张草稿纸刷刷刷写答案,或者很薄的学校发的五毛一个的作业本。
    这个本子有种刻意的精致,绝对不会是和作业相关的。
    俞简脑子里飞速运转,想了一大堆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所以是什么?
    俞简第一次对别人的东西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
    他鬼使神差的拿起本子,指尖动了一下,撩起了书页一角。
    只看一个小角,不算侵犯隐私的,迟言字写得好看,自己看是为了欣赏他的字。
    俞简一边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一边用指尖挑起了书页一角。
    “12.31号,无不良反应,脖子瘢痕未见加重。”
    俞简在心里噢了一声,心道原来是自己的病例记录。
    迟言一直在给自己记录病例,他知道,但是具体怎么记得,迟言说什么也不肯给他看,一直遮遮掩掩的,后来直接说本子在家里。
    不就是一个病历记录本吗?有什么可以藏的?
    俞简索性直接翻开了本子,倒是有点惊讶。
    迟言向来是个干脆利落的人,讨厌繁杂的程序和不必要的步骤,交作业随便扯张干净的草稿纸刷刷刷写上交上去,连作业本都没有,笔是用时方恨少,到了要写字的时候才朝着周围人随便借一支。
    但是这个本子上花花绿绿,五彩纷呈的字迹,让俞简怀疑这是不是到底是不是迟言的。
    最上面一行是日期和时间,用红笔标注。
    下面黑色部分是正文,当天俞简开始的状态,和迟言刚接触的状态,十分钟之后是什么样子,二十分钟后病情有没有加重……
    每天记录的最两行字,用了橙色的荧光笔勾起来,标注了注意事项。
    俞简凑近了看:今天牵了他的手,两分钟之内无明显反应,两分半时红斑增多,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最长时长:三分钟。
    第二天的最长时长也是三分钟左右,俞简又往后翻了一篇,发现差不多都是这个时长。
    俞简翻到最后一页,也就是昨天的记录,荧光笔标注的时长还是三分钟,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简同学努力忍痛辛苦了,演技也很好,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还是三分钟的事实。”
    俞简刷的一下红了脸,原来迟言什么都知道,他还自以为自己低下头不去看迟言,迟言就发现不了自己痛这个事实。
    俞简眨眨眼,心里流过一丝暖流,留恋的摩挲了下本子,把本子放了回去。
    *
    迟言刚下火车的时候,刚好是晚上九点钟。
    二中自习是晚上九点半下。
    从火车站赶到学校,大概是二十三分钟,不算上堵车的时间的话。
    迟言算过。
    他坐在出租车上,看了眼前面堵得水泄不通的车流,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刚打开手机就收到条短信。
    “今晚回学校吗?”
    迟言毫不犹豫的打字道:“太晚了,估计明天。”
    发过去之后,对面没有回应。
    迟言把手机收了起来,接着身体往前倾,拍了拍司机:“师傅,我在这儿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