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页
    陆煦之上去就给了他一巴掌,说道:“你怎么不逃?你是蠢了吗?”
    宇文琝把媳妇护到自己身后,说道:“二哥莫气,虽然含之的确是蠢的,但看在他有孕的份上,还是不要打了。”
    陆煦之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点了点他的额头,也便罢了。
    宇文珏上前查看陆含之的身体,问道:“含儿,你怎么样?有没有伤到?”
    陆含之道:“哎,阎罗暂时不收我,二嫂放心。”
    宇文珏有些生气道:“此话不要再乱讲。”
    陆含之其实也紧张,虽然他明白,这个时代弱肉强食,你不杀人便有可能被人杀。
    但他从未杀过人,更不觉得自己有裁决生命的权力。
    可当时的情况真的太危机了,陆含之不得不开枪。
    他背后是阿蝉,阿枢,阿蜢,还有他肚子里的阿蛛,这么多的幼崽,他得护着。
    母爱泛滥的陆含之把自己感动哭了,于是杀了宇文璟的事,在他心里总算没有变成阴影。
    府里的丫鬟小厮们也开始收拾乱糟糟的王府,亲兵们也开始收拾那些死尸。
    经此一役,陆含之是真的惊心动魄,心智也跟着成熟了不少。
    他也终于理解,为什么宇文琝后期变得越来越嗜血。
    杀戮是会让人变得狂躁的,好在陆含之天生温暖纯良向阳而生,希望他这一生,可以暖化宇文琝这块石头。
    不过依他刚刚抱着自己不撒手的状态,大概已经捂热乎些了吧?
    陆含之叹气,让小六子抱着阿蝉不要去前院,那边的状况太过惨烈,小孩子看了对心理健康不好。
    小六子乖巧的抱着阿蝉去了阿枢的院子,阿枢也跟着一起去了。
    陆含之终于有机会问正事了:“宫里的情况怎么样?你们都跑了回来,是不是说明宫里都平息了?”
    宇文琝答道:“宇文明极死了,判军也被杀了半数,剩下的缴械投降。我和你二哥不能呆太久,还要回宫里一趟。宇文明极一党如今已经逃得逃,死得死,你们暂时算是安全了。但也不可大意,王府还需加强戒备。我让隐一去调亲兵宫了,今晚三千亲兵会护佑在王府周围,你们尽可安稳的休息。”
    陆含之眼含温情,说道:“王爷,你真好。”
    宇文琝喉头发紧,他刚刚如此失态,其实就是怕陆含之因为自己的误判而死,那他这辈子的筹谋也都全不作数了。
    本来以来此生只为护住兄长和母妃,却不曾想,自己的羁绊越来越多。
    不仅有了王妃,还有了两个孩子。
    他的心也不再像从前,硬得像座冰川,怕是要化成一滩春水,开出一片花园了。
    陆煦之也小声的叮嘱的宇文珏,又低头在阿蜢的额头上亲了亲,说道:“我们先进宫了,你们早些歇息。”
    宇文珏点头,便和陆含之一起送两个夫君出了王府。
    陆含之回头去找阿蝉的时候,发现阿蝉和小六子已经窝在一处睡着了。
    他默默松了口气,如今阿蝉终于不再只粘自己。
    说来也巧,眼看便是立夏,马上就到阿蝉的生辰了。
    他想好好给阿蝉办一下生辰宴,也弄个抓周礼。
    宇文珏大概也是累坏了,他抱着阿蜢倚在榻上便睡着了。
    陆含之帮他把阿蜢放到婴儿床上,又给他拉了床被子盖上,自己也打了个哈欠去睡了。
    宇文琝和陆煦之则回了紫宸宫,宫中一片狼藉,宫人们正在整理收拾。
    见宇文琝和陆煦之去了,他们的神色都有些微妙。
    宇文琝想问问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却都含糊其辞。
    按说宇文琝千里勤王,正是立了大功的时候,这些人巴结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对他闪躲?
    很快,他们便知道了原因。
    前延,皇帝倚在龙榻上小憩,太子正端立身侧。
    右手上打着绷带,看样子是受了伤。
    宇文琝和陆煦之瞬间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太子来得可真是时候,不知是巧合,还是来扭转局势呢?
    两人朝皇帝行了礼,皇帝便睁开眼,坐了起来,对他俩和颜悦色的笑了笑,说道:“你们回来了?阿琝和附马立了大功,朕正等着你们呢。”
    宇文琝不知道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知道皇帝此刻的心思,只得双双跪地,说道:“是儿臣应尽之职。”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都起来吧!不用跪了。你们三兄弟,朕很是满意。救驾有功,朕都会有封赏。”
    皇帝又说道:“尤其是阿琝,你此计甚妙,破了宇文明极的局。太子亦舍命救朕,都是朕的好儿子。”
    宇文琝和陆煦之的脸上,同时露出了有些意味不明的疑惑。
    第142章
    按道理说, 宇文琝和陆煦之千里勤王, 这头功和次功都在这两人的身上。
    太子没有参与谋反, 无功无过。
    可如今太子却受了伤, 站在皇帝身前, 让宇文琝和陆煦之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皇帝说了半天, 无非就是对几个儿子称赞的话。
    至于死了的宇文璟, 皇帝只说他被宇文明极蒙蔽,仍以亲王之礼下葬。
    良妃教子不当, 降为嫔位。
    宇文明极抄家问罪, 不得入皇家陵园。
    至于对宇文琝和陆煦之的封赏,待明日朕会着文武百官商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