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的安西军虽然真正成立不久,不过五年,算上当初的勃达关军时期,也不到十年,但因为李铮的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人才倒是非常的多,比如杨阿察,比如那伏师战,都是起于微末,被李铮提拔到高位的将领。
但这些武将还是太年轻了,缺乏独自武将的经验,在李铮手下担任一偏师的将领,受李铮的遥控倒还是还能让人放心,但如果独自坐镇一方,无论是资历还是其它都不能让人信服了。
李铮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启用上官桀的父亲老将上官鼎,来担任新北庭军的军主,这上官鼎原本是苏氏之臣,虽然谈不上对自己的女婿苏代有多么的忠诚,但的确是极为正派之人,羞愧当初在安西统一之战时,没有劝阻住苏代行险,还有自己的小儿子上官桀的叛主之举,所以在李铮统一安西后,几次邀请都是未出仕。
但现在五年多过去,上官鼎看见李铮在攻下于阗,抓获包括苏代在内的苏氏一门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后,对原本认为是犯上作乱狂徒的李铮恶感也是大降。
而且安西在李铮的手中得到一统,并且兴盛发展,散发勃勃生机,一改以前颓态,成为中亚强大实力之一,上官鼎看在眼里,也是明白自己那女婿苏代,如果真坐到安西大都护位置上,就是连李铮的百分之一都是做不到,此后对李铮成为安西大都护的认同感大增。
这一次安西发动东征后,已经年过七旬,但依然龙精虎猛,丝毫不见老态的上官鼎,也是如大部分安西汉家青年那样亢奋起来,想要在有生之年回他父亲口中的家乡扶风郡看看,所以积极投身于安西这一场东征中,不止在安西东征发动前,积极号召安西境内的富人豪族捐赠,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小儿子上官桀向李铮表达了效力之心。
当时李铮出征在即,各军各将都是已经安排好了,所以李铮也是只能暂时让上官鼎去掌管后勤之事,虽然没有上第一线领兵,但以大局为重,一心之心助安西军东征的上官鼎,倒是在后勤位置上任劳任怨,出力极多,在东征途中,东征的安西军几次调拨军队,三次横穿沙漠,又是奔袭北庭的这些原本计划外的作战,但管理后勤的上官鼎总能将足够的辎重补给,准时送到前线军队手中。
而且拥有近五十年从军经历的上官鼎,还给当初在交河郡的安西军设计后勤通道,免受秃发轻骑的袭扰,虽然最后因为安西军前线进攻猛烈,让秃发军无暇派遣轻骑去袭扰,但上官鼎设计的后勤运输通道,如何防备轻骑袭扰的方略,还是很受李铮等一众安西将领欣赏的,所以对于李铮任命上官鼎为新北庭军的军主,安西军高层众将还是很是支持的。
李铮的任命书一到在龟兹操持后勤之事的上官鼎手中后,虽然没有担任将要参与东征的一线部队的将官,但上官鼎也是知道守护金山防线北庭军的重要性,该军的军主责任重大,这是确保东征大军后路和腹地安全的一重要职位,也是能为东征做出贡献,所以上官鼎稍微犹豫后,立即就是接令赶去北庭,去率领已经赶到北庭的新北庭军,镇守金山防线了。
有上官鼎这样的老将领军,李铮很是放心自己的后路,于是开始加紧建设在下一阶段东征中,虽然不是主攻的主力,但要承担起折罗漫山的防御任务,以及防御南部可能会侵入的乌思人。
征募的十万河西新兵中,有三万分给北庭,成立了北庭军,另有七千被李铮提升为西凉铁骑,所以现在河西军只剩六万多共编制有二十五个营,其中包括五个跳荡营,个铁林营,个神臂营,还有四个越骑营。
新河西军的规模达不到鼎盛时期的河西军,但新河西军也不用承当主动出击打击敌军的任务,仅仅是据城防守,而且还不是整个七郡,而是只是西段四郡之地的话,兵力也是足够了的,况且将来威胁河西四郡的最大敌人秃发部和南安羌等众,是东征大军的进攻下,他们自顾不暇,那里还有余力绕远路来袭扰安西的后方。
东征大军东进后,能够威胁河西四郡的只是北面的游牧民族和南面的乌思部族,当现在有安西军大败原本河西霸主秃发部的情况下,这些胡虏摄于安西军的兵威,也是不敢发动全面进攻,最多就是会乘着安西主力东进的时候,想进来河西抢掠一波,对于新河西军来说压力不会太大。
二十五个营的新河西军,被李铮分为三部分,一部十二个营守卫折罗漫山,防御可能从北面突来的游牧部族,另外两部驻守在敦煌郡和晋昌郡这两个靠近乌思人的领地,随时有可能被乌思人入侵之地,严阵以待着。
李铮在整顿军务的同时,也是没有忘记内政之事,在河西四郡和北庭之地内大兴土木,兴建大量水利设施,重新将早就已经是一片荒凉土地,重新变为一片片肥沃的田地和牧场,将田地牧场分给原本是农奴的汉民的同时,安西都护府还将大量精铁所制的工具和耕牛,无偿的送给安西汉民。
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似有财产,所以原本神情麻木,活得颓丧的河西汉民首次露出了笑容,干活也更为积极,不过一年时间,河西四郡和北庭之地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阡陌纵横,牛羊遍群,虽然还没有实质的丰收,但展现出来的景象是非常喜人的。
在将新收复之地安抚安排完毕后,随着纳水之约的到期,安西与秃发部的停战到期,安西军第二阶段的东征也是要开始,所以李铮将注意力又是投向东方。
总的来说,东方那些还霸占大汉领土之敌的情况,是让李铮和安西众将兴奋雀跃的,因为米思翰的计策是成功的,放翳魁单于和其军队部众回去后,虽然是有纵虎归山之嫌,但也的确是破坏了秃发部与南安羌等部之间的结盟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