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晋国篇 第七十五章 晋文公争霸(下)
    此时的晋文公听到了宋国的求援,如闻天籁,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前面他还在为秦国的干预而苦恼,现在宋国的求援真是给他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如果是楚国的原因,虽然寡人不想和自己的老丈人为敌,这次寡人的老丈人总没有理由再干预了吧!”晋文公想到。

    “传孤的旨意,速召宋国使者!”晋文公说道。

    “诺”內侍说完,就快速的离开不一会就把在殿外焦急等待的宋国使者召了进来,随后宋国使者见到了晋文公重耳行礼后说道:“臣下见过晋国君上,我加国君宿闻君上急公好义,有盟主之像,所以此次楚国狼子野心,我宋国民小国微,兵少将寡,无法抵挡楚国的虎狼,还望请君上为我国做主!”

    这宋国的使者吧自己的位置放了很低,作为一个诸侯小国只有在大国中左右逢源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在亲恒公在世的时候宋国也投靠了齐国尊齐国为盟主,现在眼看晋国在诸侯中声望日隆,而晋国的国君当年落魄的时候流亡宋国,当时的宋国国君宋襄公按国礼接待了现在的晋文公重耳。

    公元前637年,公子重耳经过宋国,与公孙固关系很好。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晋公子流亡在外多年,已经由孩子长大成人了,喜欢做好事而不自满,像对待父亲一样事奉狐偃,像对待老师一样事奉赵衰,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贾佗。狐偃是重耳的舅舅,仁慈而又足智多谋。赵衰是为晋献公担任御戎的赵夙的弟弟,富于文采而为人忠贞。贾佗是晋国的公族,见多识广而谦恭有礼。这三个人在左右辅助重耳,重耳平时对他们谦下恭敬,每逢有事都要咨询他们的意见,从年幼到长大成人始终如此,不稍懈怠,可以说是有礼了。在礼的方面有所建树,一定会得到善报。”

    《商颂》说:‘商汤急于尊贤下士,圣德天天向上升高。’尊贤下士,就是有礼的表现。请国君好好地考虑考虑。”宋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可以说宋襄公在世就有仁义之名,加之他在重耳流亡的时候的确帮助盛大,而重耳又是知道知恩图报之人,所以既然要争霸中原那宋国就不能不救,不然就是背信弃义,在这个把信用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年代,如果不知道知恩图报那晋文公重耳在诸侯里的名声马上就臭了,所以不管如何这宋国一定要救。

    但是另一个头痛的问题放在了晋文公重耳的面前,毕竟楚国在他流亡之中帮助也很大,楚王但是也对他礼遇有加,现在虽然为了争霸他和楚国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晋文公重耳希望能够尽量拖慢这个过程,可是要救宋国不和楚军作战还有什么办法那,所以头痛的晋文公重耳准备召集他的大臣们进行商量。

    随后在晋国议政殿召开了此时的援宋大朝会,而大臣们听到了宋国发来的求援诏书后因为先前出兵卫国无功而返的原因,此次的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左丞相为首坚决的要求于楚国开战,毕竟晋国是要走争霸路线的,不能因为楚国当年对君上有恩就不和楚国刀兵相向,而另一派以原公卿大臣为主力主不要和楚国硬碰硬,而现在晋国通过这几年的商业政策得以恢复了元气,而此时晋国已经开始又了奢靡之风的气象,公卿大臣不愿意让战火烧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今天的朝会他们一味的夸大楚国的强大。

    而会场内就以李宏明这位右丞相稳坐钓鱼台,而两派大臣正在激烈的争吵中弄的晋文公颇为头痛,看着面带微笑的李宏明已经被大臣们吵得焦头烂额的晋文公随后问道:“宇文先生可有高见?”随着晋文公重耳的话大殿争吵的众人都停了下来看着李宏明,此时殿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状态,而和李宏明不对付的的大臣也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随后李宏明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水站起来对晋文公重耳行礼道:“君上,微臣高见不敢当,但是有点微臣的拙见!”

    “哦,寡人愿闻其翔!”晋文公说道。

    “君上,微臣所知在君上复位的道路上,宋国和楚国对我大晋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有些事情是无法两全其美的!”李宏明说道。

    “寡人也只,可先生可有良策!”晋文公不死心的问道。

    “君上,如若我大晋真的不想和楚国正面交锋又想援助宋国,微臣建议,我大晋可以派军队攻击曹国!”李宏明说道。

    “哦,进攻曹国?如次就能解我宋国的危机?”晋文公问道。

    “君上,楚国以兵锋使得曹,卫两国臣服,而他现在已经以和降服的曹卫结盟,如果现在我大晋去攻打曹,卫,楚国必引兵来救,如若不然,楚王的声誉一定会大跌,但时候我大晋只要占领曹,卫两国的土地一定能逼着楚国撤兵,而到时候我大晋再退出两国,如此既能救援宋国,又成全了君上的仁义,这不是天下的美谈吗!”李宏明说道。

    的确如若按李宏明的话此时对曹卫两国出兵一定起到了围曹救宋的效果,但是有些事不是你想的别人就会按你的愿望执行的,毕竟不管是楚王还是还是晋文公重耳的最终目的都是争霸天下,所以晋文公重耳想要的避免和楚国交战的愿望注定要落空的。

    而殿内的大臣对李宏明提出的建议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李宏明的建议毕竟是后世的史书有记载的肯定是晋文公和大臣们妥协后的产物,当然后来和楚国的大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能拖一段时间,就拖一段时间不是吗,所以不一会大臣们就用眼神达成了一致,随后最支持李宏明的赵衰出列对晋文公行礼道:“君上,臣复议!”(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