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702 章
    沙发布直率笑着:“普普通通啦,队伍更大的还是有。我带的队伍总共二十人,都是同村的人,从小一起长大,跟亲兄弟差不多。大家每年都靠这个过活,也就是试图把委托我们的队伍带上去圣母峰攻顶,再把人活着带下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从年轻就是一个团队,到今年已经组成将近三十年的攻顶团,甚至有好几对父子档,几乎快变成家族团。”

    “那你们这个队伍有哪些经验?有成功攻顶过?”

    “我们队伍有十七次攻顶成功纪录。其中一次是一年攻顶两次,那年的运气真的很好。”

    “那你个人有成功攻顶过?”

    沙拉布很骄傲的说:“当然有,年轻时我亲自带雇主踏上圣母峰的山顶四次。”

    “现在你不带人攻顶了?”

    “我已经老了,体力不行,只负责管理整个队伍和基地营,跟雇主攻顶的是队伍里的其他年轻人。”

    “你只管理基地营?怎麽回事?你不是向导吗?”

    沙拉布直接问:“你对怎麽爬圣母峰,完全不懂吧?”

    我边吃边摇头。

    沙拉布笑着开始跟我这个外行人解释……

    “圣母峰旁,海拔五千三百公尺的地方,有一块都是碎石头的平地,所有想爬圣母峰的队伍都会在那里安营,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和休息的地方。

    想攻顶的人,都会留在基地营那里看圣母峰那一带的山况,等未来几天的情况允许再开始往上爬。不过也不是一口气就往上爬,是一段又一段的往上爬。所以直到圣母峰山顶的这段路,前後都会设置五个营地。

    这五个营地只是小营地,小帐棚规模,不会像基地营那麽大规模。除了休息用,也是为了让人体有机会适应高海拔才会设置出来,以免忽然罹患严重的高山症。

    至於攻顶方法,举个例子,山顶的天气如果在几天内都许可,第一天从基地营出发,越过一号营,爬到比较高的二号营,在二号营活动一会,然後再回头回到比较低的一号营,第一天就在一号营过夜休息。”

    我好奇的停下刀叉,看着他问:“为什麽要回头?那样不是下山吗?”

    “攀爬圣母峰,可不比你们明天开始从一千五百公尺(这里)到五千三百公尺(基地营)的高度测验。简单说,高度越高,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少的越多,人体对大气压力的适应程度也会更快反应出来,所以圣母峰就算只是升高几百公尺,氧气浓度的不足都会非常明显。

    因为我们常常在爬山,也一出生就是在极高海拔的地方,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过等你们接触到二号营的海拔高度之後,并且在那里活动过之後,身体会很快的反应出二号营海拔高度。这样要是高山症问题反应出来,至少会是在比较低一号营,处理起来比较安全。

    要是在一号营过一晚之後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再往上爬,经过二号营,抵达更高的三号营,活动一会,再回到比较低的二号营过夜休息……就这样直到攻顶,以免因为对高度的适应不好,死在半路上。”

    “所以不是一口气从基地营爬到山顶?”

    沙拉布笑了:“不是。一口气从五千公尺爬到八千公尺以上,根本是在玩自己的命,就是我们(雪巴人)也不敢这样做。虽然的确有人成功达到,不过也没几个人,一般人根本办不到……因为就算顺利的一口气爬到峰顶,高山症要是在峰顶那里发作,绝对会bào发出最严重的高山症,三分钟不到就在山上倒下去死了,所以想一口气上去到八千八百公尺根本是在玩命。”

    “既然是一段段爬上去,那基地营真的有必要保持?不是应该爬到哪里,营地跟着设立到哪?”

    “基地营除了真正休息用,还有一个很大的功用,就是看到更多的天气状况。比起什麽卫星云图,还是肉眼去看比较准确。因为攀爬途中没有办法看到周围所有气候状况,只有基地营所在的那块平地才能办到。所以必须要人不断在基地营看着天顶的情况,用无线电通知正在尝试攻顶的队伍可以继续往上爬,或是应该暂时下山回到基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