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四章盐市第一米厂
    (电脑坏了,暂时在外面码字,这几天会补上昨天欠的,老七对昨天的事感到歉意

    ——————以上不计入正文字数

    盐市。 〕

    这些天大家讨论的最多的还是关于银龙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的行列,原因政府在盐市晚报上刊登了关于粮油企业的支持,明眼人一看就是鼎立支持银龙鱼,报纸的内容大部分倾向粮食,比如说这条:实施高产创建,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256个,选择2个区县9个乡镇整建制推进稻谷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这条政策代表着什么?

    任谁都知道银龙鱼的承包田在静海,而盐市政府这一条完全是在和静海的政府抢生意啊,想让银龙鱼在盐市承包土地!

    喂喂喂!

    公开鼎立支持啊!

    盐市晚报上直接刊登了啊!

    这代表着什么?我看不太懂。

    前段时间《杨子报》不是掐银龙鱼吗?现在银龙鱼上了新闻联播证明了自己,如果不出意外银龙鱼快成为全国知名企业,接下来展会更加迅。

    那又怎样?

    怎样?当然是扩大规模,解决地方劳动力啊!

    等等,你们看报纸上关于银龙鱼解决了静海多少劳动力。

    这时,不少人才看到下面一行小字:银龙鱼解放了静海三十万劳动力,随即,看到的人都惊呆了!

    我靠啊!

    猛的一比啊!

    银龙鱼怎么可能解决这么多劳动力?

    怎么可能?我去静海出差的时候,看到那边的承包田不止种稻,还养鱼啊!如果不是《杨子报》闹了一番,估计没人知道银龙鱼这么了不得!

    一时间,好多好多人都难以置信的震惊了一番!

    看到这些新闻的不少熟人都打电话过来问候,陈二倪东德盈米厂的乔总红圆米厂的孙厂长龙腾米业的林总等人,这些张伟的老熟人都表示恭喜。

    陈二:小伟,你家牛啊!

    倪东:这下你家银龙鱼要越我们盐市机米厂了!

    乔总:张总监,银龙鱼有没有外包生产的任务?给点我做做。

    孙厂长:准备在盐市拿多少承包田?要是钱不够我们厂里一起出。

    林总:当初听到你家办米厂我就感觉狼来了,现在觉得这哪是狼?分明是老虎啊!

    在银龙鱼米厂正和父亲盯着加工的张伟有些蒙,他压根不知道电话里这些人说的什么,最后还是小叔拿来了盐市晚报他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政府方面几乎明着支持了!也是杨子报闹的太大了,现在谁都知道银龙鱼的名气已经在全国打响,接下来前途不可限量,肯定要拉拢!

    晚上。

    张伟和父亲一合计,决定请熟人们吃饭。

    吃饭的地点是盐市最好的饭店,五星级的饭店需要花费多少大家都懂,可张伟不在乎啊,他家现在有钱,这点花销对于他家来说基本上就是毛毛雨。

    张总监,恭喜了啊。

    这位是?

    我爸,孙厂长里面坐。

    没想到啊,真的没想到你家的米厂名气都大到了这个地步,销售量一定非常足吧?每个月有没有三万吨的销售量?

    差不多。

    哎哟喂,你说三万吨肯定还不止。

    就是就是,小伟太滑头了,我估计得有四万吨了吧?

    那银龙鱼岂不是我们盐市大粮食企业了?

    人不是太多,可是气氛格外的热烈,这些在盐市企业中有头有脸的人,纷纷围着张伟和张爱国两人讨论,有人要合作,有人问有没有外包生产任务。

    张伟笑眯眯的看着众人,对于这次请客吃饭他是有打算的,再过几天广告就要播出了,到时如果效果好来不及生产,可能还真的要外包生产,到时原先盐市四大米厂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因为《杨子报》一闹,银龙鱼的销售额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达到了月销三万二千吨,如果不是《杨子报》抹黑那段时间降低了销量,说不定上个月直接能达到三万五甚至更多!

    叮铃铃。

    手机响了。

    张伟和众人打了声招呼,跑到包厢外面接电话,喂?

    儿子,是我。对面是程琳的声音,刚才招商局的严局长打电话来,他代盐市政府方面问我们家有没有在盐市承包土地的想法,我这拿不准主意问问你。

    张伟纳闷道:你怎么不打爸的手机?

    程琳哼道:他的手机关机了,谁知道是不是出去鬼混了?现在家里有钱了,人都找不到。

    没有没有,他正和我请人吃饭呢。张伟汗道。

    程琳这才放心,道:谅他也不敢,对了,刚才和你说的事情呢?严局长保证了,承包土地的价格肯定比静海便宜,不过唯一的要求也要水稻田里养鱼。

    张伟想了一下,道:先拖着,等广告播出来看看效果再说,要效果好再在盐市承包土地。

    知道了,我先回个电话过去,先前还和你说家乡味能不能越银龙鱼,现在看来啊,就算我家乡味快开遍魔都了,还是比不过银龙鱼能赚钱啊!程琳郁闷道。

    张伟嘿嘿笑了一声,妈,那你努力把家乡味开遍全国,我这吃饭呢,先不说了啊。

    挂了电话,张伟边朝着包厢里走去,脑子里却在想着关于最近的变化,盐市政府虽然以这种形式支持自家米厂,可是暂时真的不需要承包更多土地,但接下来就说不定了,如果广告播放以后销量惊人呢?虽然静海七十万亩土地说少不少,可是就算是级稻亩产一千四百斤,两季下来也就能加工出七十万吨大米,江省近八千万人,浙省五千五百万人,魔都又有两千三百万人,加起来可是一亿五六千万人啊,不说多,如果吃下十分之一的市场,那月销就足以达到近十四万吨啊!

    当然,这只是最美好的向往,张伟也没想过能抢占这么多市场,唯一希望的是来年不会有库存积压,也就是七十多万吨大米能够全部销售出去,那样银龙鱼光大米这一块去掉承包用地的费用,就能达到年赚四千多万,再加上稻糠的还能创造一部分利润,一年纯利润差不多可以达到五千万呢!虽然这些钱在明年张伟未必放在眼里,可是银龙鱼有名气啊!

    名气是什么?

    是企业的护身符!

    是销售保证和增长的最基础前提!

    盐市机米厂牛逼不牛逼?还是国企呢,可是为什么盐市机米厂的月销维持在三万吨上不去?就是因为盐市机米厂没有太大的名气,张伟真的要忍不住要谢谢《杨子报》,如果不是这么一闹,银龙鱼的名气哪有增长的这么迅?而且接下来的广告就要靠着这股名气来急带动!

    儿子,在干嘛呢?

    爸,妈刚才打电话过来。

    她说什么?

    说盐市政府问我们有没有在盐市承包土地的想法。

    父亲找来了,张伟把刚才和母亲的话说了一遍,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到时看销量吧,再过几天广告播出后看看。

    嗯,你做事有分寸。张爱国赞同道。

    张伟笑了笑,道:主要还是争取拿下王叔叔家润市的股份。

    张爱国哈哈大笑,按照现在这个形式来看,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也不一定,估计这个月月销能达到三万五左右。张伟沉吟了一会,可是接下来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要达到月销五万多吨才可能,足足要每个月多销售两万多吨,其中的难度还是非常大,不过好在《杨子报》这件事后银龙鱼的名气算是打开了,接下来就看广告能不能引爆这股名气。这才是最关键的,张伟深知现在的名气只是一时的热潮,想要维持必须靠着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

    张爱国显得非常的自信,任贤奇的那个广告我看过了,做的十分的好,我现在都会哼里面的广告词了呢,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这个广告词简直就是为大米量身定做的啊,倒是那啥今年过节不买米,呃,我不说了,实在太恶俗了。

    张伟笑了笑没说话,任贤奇的广告应该不错,可这只是他备用的方案,他更看好父亲嘴里恶俗的广告。

    回到包厢里。

    张伟坐在主座父亲的左边,在他的旁边是孙厂长,在父亲旁边是乔总,然后就是倪东林总和陈二了。

    气氛正热烈着呢。

    乔总放下了酒杯,张总,你们银龙鱼米厂真的没有外包生产的任务吗?

    张爱国看了看张伟,没有立刻说话。

    张伟笑道:暂时是没有,不过下个月就说不定了。

    乔总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我米厂里经营不善,老生意跑了不少,要是你们能给点外包生产做做就好了。

    林总也苦笑一声,老乔,别说你了,现在生意难做啊,我们几家除了银龙鱼还有谁家销量不负增长?

    别提了,我厂里都连续两个月销售下降了。乔总苦闷的喝了一口白酒,放下酒杯,倒是你们银龙鱼听说有稳定的市场,渠道真的太重要了啊,我们都是无根浮萍。

    渠道确实重要。

    张楚粮油和湾区那边是银龙鱼的根本。

    张伟笑呵呵道:下个月看,要是订单多我让我爸外包点给你们做做,不过价格方面你们可要便宜点啊。

    是啊,我家也是小本经营,几位老板可不能要价太高。张爱国也道。

    倪东乐呵道:你家还小本经营?那我们岂不是连小本经营都算不上了?他倒是不需要做外包,因为盐市机米厂是国企,就算销量不行也要坚定的跟着方针走。

    其他几位老板都微微点头,张伟家的银龙鱼现在当的上盐市米厂的称号了啊!

    盐市?

    这点可满足不了我啊!

    张伟笑眯眯的看着大家,银龙鱼现在快要展起来,接下来他的重心就不在米业上面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在明年做准备,等到明年狠赚一笔以后,下一步,张伟就该进攻互联网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