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会上门找你。就算外头人不知顾家有珍珠生意这个大杀器,但是从顾家最近大肆的买买买,和一些存钱的钱庄流出的信息,也该知道她家的财力了。
因此祯娘提议的要鱼塘、果园、茶山、山地、桑田等,一般人难得遇到好的,还要费心打探。但是顾家却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些要卖掉这些的人家自然想找个有名声、有银子的下家,既是能够信任,免去许多忧虑。又是谈生意爽快,付钱干脆,事情少了许多麻烦琐碎。
果然不过两三月,这些东西都陆陆续续有人送来讯息。顾周氏每看到不错的就让管事去看一回,真的是如中间人所说,那就拿下。一时之间倒是顾家豪富的名声流出周边了,都晓得顾家是为了唯一的大小姐置办嫁妆。
那些家里有适龄子弟的免不得捶胸顿足一回,听到许下的夫婿竟是九边一个千户人家就更后悔了——只恨这财神娘娘没进自己家。
第64章
顾周氏在家里教导祯娘管家事务, 间或打点祯娘的嫁妆事宜,倒是听说过那些人家的传言——有关于之前不晓得自家有如此财势, 现在十分后悔, 只恨祯娘这个财神娘娘没进自己家门的事。
顾周氏只是冷笑, 与文妈妈等身边人道:“这就是如今一些‘高门大户’了, 看重亲事竟然不过问别的,先问嫁妆多少——我记得我当初年轻的时候还不是这样露骨呢,果然这些事情是一年比一年失礼。”
文妈妈笑而不语, 旁边的金孝家的却道:“太太怎么稀奇这个,如今一些空有爵位的勋贵人家家里都穷的底掉儿了。不要说家财多少, 就是与一些商户写下来的借据不是都快翻了天了么!我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孔夫子饿极了也要跳墙的, 这些人家一笔烂账,自然盼着娶进门一个有钱的媳妇。”
袁二家的也道:“如今是小门小户的忙聘礼,聘礼差些的就婚事不成。而高门大户则是为嫁妆, 那些急等着用儿媳妇钱的人家若是发觉嫁妆不如意, 那也是要闹着悔婚的。”
袁二家的并不是胡说, 就说今年春天金陵城内不是就有一件。诚毅伯家娶长子媳妇, 人正是杭州米粮大户郑家的女儿。这诚毅伯家正是那样的空壳子权贵, 如今已经早没了风光,只有家里永世传承的品级还能装点门楣。
然而这有什么用,他家能够用平民百姓不能用的大门, 这是品级到了才能有的。但是他家已经穷到门面都快没得钱修饰了,这又能有什么面子。
因此本来一直不肯放松贵族尊严的诚毅伯家总算打算找个有钱的商贾儿媳妇了。早先还没有打算是长子儿媳找商贾人家, 只是这家人躲在自家里不通世事的,哪里知道如今外头的行情。
商贾人家早就不是原来的冤大头了,实权勋贵人家或许可以。但是似诚毅伯家这样的空架子,也只有继承人才能被看得上——其实继承人又有什么用,真的没权没势,这就是一桩亏本生意!
所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顶尖豪商愿意做的,只有次一等的商户人家,人家当这是一桩风险较大的生意呢!再怎么说这也是一家勋贵人家,自家女儿带着钱财进去,靠着钱财开道,总能够帮助丈夫谋得一些实权。
这样开始或者不打眼,但是只要人自己有点本事,又有些运气,或许最终也能升到不错的位置。这就是勋贵人家和商贾人家的不同了,说起来朝廷虽然不打算像武宗皇帝之前那样供着这群勋贵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优待的。
最后诚毅伯家只能拿出长子媳妇的位置,这才说道了杭州郑家的女孩子。杭州郑家自然许诺了陪去嫁妆的数目,这个数字诚毅伯家虽然不算满意,但最终也答应下来。谁曾想中途诚毅伯家又反悔了,非得加价。
说起来按着诚毅伯家爱面子的性格应该是有缘故才会反悔的,毕竟这件事足够让诚毅伯家成为金陵、杭州两地的笑柄了。郑家人也不是冤大头,自然不乐意——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你家一个过活不下去的勋贵,于是事情就吹了。
如今满金陵城的都嘲笑过诚毅伯家,不只是富贵人家,就是市井民间也不知拿这个编了多少笑话和故事,在茶馆里头调侃呢!平民百姓本就爱看这些富贵人家的笑话,有了这样的乐子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顾周氏自然晓得这些事情,对袁二家的的话也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如今再看不上这样的人家的,暗说勋贵人家比咱们普通商户多了多少好儿,只要他们自己但凡有一点上进,也不至于到这样的境地。如今又要指着女人的钱过活,更是荒唐了。也不知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女婿如何指望的上。”
听到这里旁边人还有什么不懂的,金孝家的立刻奉承道:“要说还是太太眼光好,咱们姑爷就不是这样的。才多大,如今已经很有一些军功了——原先盛国公府的奶奶不是说眼见得就要升?总之等到咱家小姐进门的时候,至少就是四品了,这全是姑爷自己的本事!”
袁二家的也道:“可不是!还有一样,姑爷家里本身就身家丰厚,原来也不知道咱们家里的财势。全然不是冲着钱来的,就是看重咱家大小姐这个人,光是是这份情谊就十分难得了。”
顾周氏听的心生得意,虽然当时她因为是远嫁的关系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订下这门亲事以后自然就只愿意想好的事儿了。这时候身边人这样知趣,夸的事情正搔到她的满意处,如何不高兴。
祯娘可不晓得自己的亲事在正院里正被这样说来说去,除了在顾周氏身边听讲如何管家种种外,她还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读书写字,或者消遣娱乐的。原先沉迷读书之中了,这会儿因为常常学习管家这样的实务,倒是把心思拉扯出来,娱乐多了一些。
这一日祯娘就正带着丫头们做指甲油——这还是皇宫里流传出来的方子呢!如今大江南北各有流行风气,一种就是‘宫样’,即是皇宫里流行出来的风气。原来祯娘身边丫鬟给她做的‘万寿鞋’之类的,正是宫样。
毕竟是皇宫之中,所谓天下四海供养一人,堆出来的富贵锦绣自然惹得人窥视。那么有什么流行风尚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说的是这指甲油——原来染指甲的丹寇可是全然不同的,那时候是用凤仙花,开花时摘下花瓣捣成糊状,加上明矾搅拌过后,抹在指甲上。然后用布紧紧包裹一些时间,就能把指甲染成红色,这样染成的指甲,数月都不会褪色。
然而本朝皇宫里流传出来的就十分不同了,宫里的公主皇妃用阿拉伯胶,凤仙花,明矾,蛋白,明胶,以及蜂蜡等成份制成漆把指甲涂成红色或黑色。这样的配方与之前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