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子之名,行的却是君王之事。
秦国的国书落在了燕丹的手上。
燕丹此人,报复心还是有的,且不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最恨秦国欺压周围弱国之类,但就个人出发,他非常非常想报复秦国。
为何会偏激至此的心路历程不谈,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他非常想报复秦国。
然而,燕国国力贫弱也是事实,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情况或许真的是降了秦国,在与赵国的几场战争后,燕国可以说是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且别说秦国是这些年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就算是山东仅存的三国之中哪个国家出手都可以灭了燕国。
没人动手,只不过是看不上燕国的小地方,这些年各个国家又都政治混乱,根本无人有灭燕的野心。
某种意义上,国家积贫积弱至此,还能存在,可以说是运气很好了。
而燕丹,就死守着这样一个国家,寻求报复秦国的方法。
他先找了自己老师鞠武。
鞠武是燕国的太子傅,同叶孤城在秦国的职位相当,但不同的是年龄,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
因为德高望重,他在燕国内很有威信,如果取得了鞠武的支持,想来燕国的世家大族应该也会同意燕丹疯狂的举动,报复秦国。
与其说是找鞠武商讨报复秦国的方法,不如说是他尽力说服对方,因为鞠武本人并不同意他对秦国复仇。
千万别说他没有骨气,因为燕国朝廷上的大臣,都与他想法差不多。
大部分人都认为,以燕国现在的国力,甚至都没有当年一直在割地的韩国强,国家都这样了,何必挣扎,他们没有个十五年二十年是无法繁荣起来的,如果贸贸然报复秦国,触怒了他们,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不如就直接降了吧。
这可以说是对燕国,对燕国的百姓最好的方法了。
鞠武沉默地听燕太子丹说完,他话中的重点在于秦人残暴,不可依附,若归于秦国,不知有什么严刑峻罚,而燕国早年得罪与秦国,两国定然不可共存。
对他的话,鞠武不置可否。
沉默了一会儿他道:“你既然说两者不可共存,难道不知秦国兵力强盛,地广人众,又兼之农业大兴,并非我等可以对付的?
燕丹却神秘兮兮道:“我既说要报复秦国,自然是有妙计。”
鞠武不置可否道:“你且先说来听听。”
燕丹道:“刺秦王。”
短短三个字,让鞠武睁大了有眼睛,他上上下下打量燕丹,如果不是他面容沉静,一双眼中闪烁着光芒,鞠武几乎要以为他疯了。
下意识看看周围,没有人。
怪不得在谈话开始之前燕丹让他屏退身边之人,原来是这缘故!
他压低声音道:“你疯了?”
燕丹道:“我没疯。”
他竟然开始同鞠武分析起来。
燕丹道:“秦国强大至此,也不过就是近10年来的事,秦王虽然残暴,在政治上却很有能力,不是等闲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但同秦王对比,秦国的其他公子却平庸的过分,之前稍能成气候的成蛟叛国后被杀,其余秦国公子皆是痴愚之辈。”
燕丹这人倒也挺神奇的,本人虽然不在秦国,却没有哪怕一天放弃过对秦国的观察,对秦国的王室都能说是了如指掌。
所以他判定,如果嬴政突然死了,秦国会陷入内部混乱之中。
他道:“嬴政之子最大不过3岁,想要做上王位还要很久,且不说那么多与秦王同辈的公子,相争起来,十不存一。”
这还只是公子层面,秦国现在有能力的大臣这么多,他们的存在也是个祸患。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清楚,如果秦国的王室势弱,天知道强大的臣子会做些什么,别人不说,吕不韦几年前不就同秦王的地位一样?虽说在秦王亲政之后迅速地退了下来,但也握有大片封地,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燕丹很确定,秦王一死,定然会掀起朝廷内部的争端,到时候根本无法腾出手收拾他们。
更不要说赵国的残党虎视眈眈,又有匈奴人在北边盯着,到时候秦国先后狼后有虎,绝对会陷入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局 。
而燕国的困局,便能迎刃而解。
鞠武不说话了,因为他不得不承认,燕丹其实说得很对。
如果嬴政死了,秦国到目前为止形成的强大帝国便会土崩瓦解。
最终,鞠武闭上眼睛道:“此事我不予评论。”
他不参与,但同时也不反对。
燕丹大为惊喜,他连拜次道:“多谢老师。”
鞠武既然这么说,他就能打着对方的旗号招摇撞骗了。
棒呆!
虽然燕丹很聪明,很有能力,但是鞠武在燕国内的影响力,比他强太多了。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啊。
与此同时,秦国的王宫中也得到了一条消息。
从秦国内逃跑许久的大将樊於期出现在了燕国。
嬴政当时便表情一变,对黑冰台的人道:“燕国哪里?”
他毫不怀疑黑冰台情报的准确性,如果不是经过了层层确认,这消息绝对无法送到他的面前。
但就算是嬴政也想不到,这人竟然如此想不开,竟然在这节骨眼上跑到了燕国,难不成他竟然觉得燕国有对付秦国的可能吗?
樊於期从秦国内叛逃,完全就是他自己的问题,就如同成蛟之前从赵国叛逃一样。
他出事的时候,还是吕不韦当政,当年吕不韦为了报复五国攻秦一事,派人攻打五国以报仇。
然后军队被李牧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损失两万大军的军队。
这损失,与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樊於期平日就恨吕不韦窃国,这场战争因为是吕不韦掀起的,他更是恨到了骨子里,四处编排这是吕不韦为了给自己侍妾报仇而掀起的战争,并且要在战争中将对吕不韦本人不利的人全部耗死。
樊於期本身就是秦国老将,他这么说,自然弄得军心动荡,上下人心不齐,李牧又用兵如神,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秦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在战败之后,他心道不好,明白这事情肯定会追究到自己身上,一旦被抓到,命肯定是没有的,干脆来了一出畏罪潜逃,直接从秦国溜了。
当时朝野震怒,因为樊於期不同于其他人,是秦国的老将,重要性与宗室等同。
秦国人就算是苛待了其他人,也绝对没有苛代他,不仅因为自己的私心让秦国蒙受了巨大损失,竟然还敢畏罪潜逃,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之后许多年,秦国都没有放弃对樊於期的搜寻,到嬴政亲政之时也是如此,就差跑到草原来找他了。
至于在原山东六国之间传得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