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怀孕的消息,怡和也顺理成章地推掉了那部分管辖权安心的养胎。
贾赦在得知怡和怀孕的时候,因为没有满三个月,所以怡和不能出门交际。又推卸了管家权,除了妹妹每日来和怡和交谈一下,就是拿书来打发闲暇的时光。所以贾赦特地带了怡和去看了他的小库房,要知道祖母最疼自己,打仗又是最来钱的。所以贾赦的私库里有很多古籍之类的,毕竟打仗时冲进前朝那些大户人家时,都是将军拿大头,下面的小兵拿点金银珠宝之类的。
这可方便了怡和,怡和在贾敬的那一世,几乎走遍了世界,同时也用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经历的那些写了下来。
怡和在张家的时候,父亲和哥哥们都不是很健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亚健康的水平。要知道苦读和古代的考试是最伤身体的,虽然张家也有自己的锻炼方法,但在怡和看来还不是最好的。要知道末世的锻炼方法,可以说几乎是集全世界之力,经过重重考验得来的。
在怡和一脸兴奋从贾赦的是库里拿过许多书后,没过几天,贾赦在来看怡和的时候,就看见怡和有些懊恼的坐在那里。贾赦急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是母亲为难你了吗?还是下面的下人不听话?”
怡和连忙安抚道:“自我怀孕后母亲对我很好,前不久还赏赐了很多补品给我。”说着转身起来,从床榻上拿下一本古籍。“夫君你看。”
贾赦翻了几页,有些个不耐烦。“夫人,不就是一本古籍医书吗?”怡和娇嗔的看了贾赦一眼,“我前些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有些纸张厚度不对,于是小心地分开,得了这个。”说着把书本中夹的纸张给贾赦看。
贾赦到底受过继承人的教育一看这几张就明白其的价值,把纸张放下,这不是好事吗?
“妾身的哥哥前几年参加考试,几次下来身子骨有损。虽说后来经过太医的调养补了上来,但身子到底比以前弱了些。”说着怡和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双手缴着手帕。
“这有什么,一会儿抄一份给岳父家就好了。”贾赦毫不在意的说,“而且要不是你,它只能在库房里蒙尘。父亲那里我会去说的,不要担心。”
第45章 张夫人
等怡和怀胎刚满3个月,冯氏就带着一堆补品上门来了。先去见了贾母,然后两人就回了怡和现在住的东院。
“菩萨保佑,前不久听见你怀孕,我的心总算稍微放下来了。”冯氏两手相贴,脸上布满激动和感激等情绪。怡和挽着冯氏的手,等冯氏的心情稍稍平复一些。冯氏又开口说着怀孕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应该有的准备,怡和认真的听着。
毕竟自己以前没有怀孕生子,就算前一世有薛姨妈的记忆,记忆里也有怀孕生子的过程。但是当时没有注意,又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到底印象不深。虽然贾母也说了一些,但到底怡和才嫁进来没多久,两人虽没什么怨恨,但也没多大感情,贾母说的那些还不如陪嫁的嬷嬷和太医说的多、全。
冯氏说的或许没有太医说的专业,但冯氏说的那些极大的安抚了怡和怀孕时的心理。
两俩母说了一些话,怡和就把那个方子给了冯氏。冯氏仔细的看了之后既欣喜又担忧,毕竟家里的几个大老爷们的身体真的不能说很好。想来也是,先是十年苦读,后又是科举时在一个小隔间里考九日。
就算自己眼光不算很好,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按照上面的药方泡澡和招式练习,不说他们能够比得上那些将士,但也要比寻常人强上一些。可是又担心女儿因着这件事在婆家不好过,冯氏想到这里就纠结了起来。
怡和看到这里,既好笑又欣慰。本来这东西在自己心里没有太珍贵,毕竟末世里差不多的人都知道。扬起嘴角,目中带着笑轻声说道:“这方子是我怀孕的时候,夫君让我去他的私库里拿些古籍消遣的时候,我发现古籍里夹带的。给母亲方子,公公和夫君也是同意了的。”
看了一眼四周,怡和语气轻松,捂嘴道:“我去拿书籍的时候看见有些古籍都有些落灰了,保存也不是很好,估计是主家不重视,下面的下人也有些敷衍。要不是我,他们怎么会有,估计在那落灰了。”
冯氏点点怡和的头,看了四周,略带严肃的语气:“可别这么说,在怎么说也先是人家有的方子,你才能找到、、、、、、”
、、、 、、、
这天吃完饭,怡和和贾敏在暖房里对着贾母逗趣。讲着讲着就讲到了来年的科考,贾敏窝在贾母旁边,目中带笑捂嘴嘴角道:“要说这科考家里谁最经验莫过于大嫂了,要知道大嫂家的亲哥哥和堂哥都是科举出仕,记得前不久还听见说大嫂的堂哥也要参加明年的科考。而且上次也听见二哥说大嫂给他的书是极有用的。”
听见这话,怡和有些怪贾敏多事,不过也知道贾敏没有坏心。只是想帮帮贾政,顺便帮自己在贾母面前买个好,自己也在贾母和贾政心里加重一些。不过正好自己也不喜欢那个贾道学,有次和贾敏讨论的东西被他知道了,偶尔遇见他的眼中总有一些可惜。虽然不太明显,但自己到底是从末世来的,对人的情绪很敏感。
第46章 张夫人
怡和扬起嘴角,“这有什么,我一会遣人回去,让母亲给我一份一模一样的准备单子就是了。”
贾母眼含慈爱,用手揽了揽贾敏。“那我就先替政儿谢谢你了。”
“这有什么,我那里还有上好的清凉膏,到时候我送些过来。那个的效果比寻常的好一些,抹上之后是一阵清凉直冲脑顶。”说完怡和有些欲言又止的。
贾母是什么人,一看就知道怡和有话未完。“老大家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母亲,以往我在家中听父亲提起过。能参加科举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水平差不多。这时候要拼的就是谁的心里水平更好,临考的时候不慌乱,不说超长发挥,至少也要发挥正常。
再者就是要身体好,要知道每年抬出来的考生不要太多。不过公公是武将,二弟的身体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再一个就是适应的问题,我记得父亲以往说过有些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比如靠近春节考试的那个时间就穿的衣服就贴近考试要求,那几天也尽量呆在书房。毕竟科举考试的隔间很小,还不如我们家的床大。能读书的,家境都不会太差。听说很多书生就是因为不适应,才发挥失常的。
最后也是最简单的了,就是去打听一下主考官和那些阅卷人的喜好。然后在专门练一下,贫寒人家不好打听,我们这等人家还能打听不到吗?”一口气说完,怡和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