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34
    间足够了。”楼如逸拍下保证,“如果十天的时间还不能对付些商场上的打手,那这些镖师趟子手要来干嘛?”

    周聘婷的嘴角微微翘了翘,“如此便好,大总管,那便一切按照计划来,明天便开始吧。”

    余杭城有好几个布告栏,除了各个官府门前的,还有各大集市门口的,这天一早,布告栏上便贴出了一张告示,除了告示,还有人专门在前面大声念内容。

    “周氏钱庄招种菜佃户五十户,要求为去岁大水中无家可归之流民,佃租对半,每户给地一亩,种子、农具、耕牛不收租,有意者请往周氏钱庄城南分出报名。”

    “佃租对半还种子农具不收租?”一人嚷道,“莫不是骗人的吧?”

    那宣读的伙计便笑道:“大叔说笑了,咱们可是周氏钱庄,西湖周家您听过没?江南首富,怎么会骗人呢?再说了,骗你能得几个钱?”

    “那租菜地给佃户能赚几个钱?周家什么时候夜吃起佃租来了?”

    那伙计又道:“诸位乡亲切莫误会,周家还是做钱庄的周家,只是这些无主荒地太过零散,也不是上等良田,官府挂出来许久也没人买,我家小姐心疼好好的地就这么浪费了,才出钱买下。说到佃租,也不过是挣个回本,乡亲们去问问种田的,如今的佃租怎么算,咱们周家租出的田地怎么算,便知道周家是不是吃佃租了。”

    “对对!”旁边一人连连点头,“历来收租,都是有耕牛的对半,没耕牛的四六,耕牛和农具都没有的三七,第一次听说主家出耕牛农具,还对半收租的!”

    “周家的家主果然都是大善人,我记得从前周老爷还在时,春秋两季跟周氏钱庄贷春苗秋苗钱,都不收利息的。如今周小姐买地给人种,才收这点租,已是心善了。”这人说着不禁一声叹息,“城外那些地,哪个不是三七开收租的?”

    不消他人说,流民都是去年大水被淹没了田地逃难来余杭的,种地之人,怎么能不懂地租怎么收呢?周家这些条件有多实惠,流民们都清楚。所以不到半天,五十户菜农都招募够了,还都是由人考过,确实都是会种菜的。

    一切妥妥当当地安排下去,七日之后,周家菜地里第一批产出的便是豆芽和菜苗儿。第一个卖菜之人,便是杜婶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姨妈神附体,如果有错别字什么的,请多多包涵~

    ☆、护菜贩,振人心

    杜婶子的腿还没好,但她却在周家的菜地准备产出的前一天拄着拐杖去了蔬果行会,要求将她从行会除名。

    行会管事的一边给她除名一边漫不经心地提醒道,“咱们行会的规矩,离开了可就回不来了。”

    杜婶子冷笑道:“放心,我绝不回来。”

    管事对这样的人可见多了,他将戳子一盖,抛了出来,“行了,走吧。”

    杜婶子将退出行会的单子收好,又拄着拐杖带着小梨儿往城外去了。她一路瘸着拐着到了周氏钱庄的城南分处,那里已经设立了另一个专门的棚子,写着“菜田事宜”。杜婶子上前问道:“敢问这位管事,此处可是能买周家菜田里的菜?”

    “哎,是的!”在此处掌柜的也是个三十许的男子,他抬起一张温和的脸,先抬手道了声“请坐”,才问道:“这位大姐,你可是要买菜?”

    “哎,多谢。”杜婶子在柜台前的凳子上坐下,忽然发现这柜台与别处的柜台不一样。别处的柜台都是高高的一个木柜子,留一个小口子看人,像杜婶子这种矮个子的人,只能踮着脚尖、双手扒在柜台边沿跟人说话。像眼前这一个大桌子上放雕花镂空的木架子,木架子和桌面之间留有一尺高空隙,柜台前还放了凳子给人坐的,她从未见过。

    掌柜的见她呆了便笑道:“这是我们楼公子想出的主意。”

    “好主意、好主意!”杜婶子连连点头赞叹,好一会儿才问道:“敢问掌柜的,现在周家菜田里,可有什么能收了?”

    “巧了,今日刚报上第一批菜。”掌柜的翻开簿子,“今日编号零一的农户来说,他明早便要产出一批绿豆芽,总共三十斤,价格是一文钱一斤,您看如何?”

    杜婶子一听这价格便道:“这三十斤我都要了!明日一早是么?在城郊哪里?”

    “在杨柳坡,不过可以让农户给您送货的,倒是大姐你要留下地址。”掌柜的问道,“大姐,你的摊子在哪?”

    杜婶子现在哪有什么摊子?便将自己家的住址报了上去,问道:“掌柜的,现在交钱么?”

    “现在不交,不过要给你个单子。”掌柜的将三张单子取出,又在上边各盖了两个戳子,将其中一张递了出来,指着上边的字说:“大姐,上边这两个戳子,蓝色的是三十斤,红色的是三十文,你拿的这是三十斤的,明天有人送货,拿的是三十文的。要是你们钱和货物都验证过没问题了呢,就随便用什么画个押,相互交换单子,这是你们做生意的凭证,有什么问题都能用这单子找我们周氏钱庄的,可不能弄丢了。”

    杜婶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单子这事,赶紧连声应是,将单子接过了揣好,问道:“这……这就完了?”

    “完了,明天等着领菜吧。”掌柜的笑道,“若是得空,大姐你坐一坐也好。”

    “不不,我还是回家去了。”杜婶子将信将疑地按了按怀里的单子,拄着拐杖又回去了。只是她从没见过这样做生意的,心里着实担心,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才到寅正便在门口守着了。余杭城每日五更才开城门,五更才过两刻钟,便看到一个瘦高汉子挑了担子走来,见了她便问道:“可是杜婶子么?我是周氏钱庄名下种菜的,来给你送豆芽。”

    “哎,我就是杜婶子。”杜婶子忙道,“你送货辛苦了。”

    两人边客套边将钱和货点了,相互在单子上画了押,菜农走后,杜婶子便将豆芽放在小推车上,瘸着脚与小梨儿一同推着车,在巷子口找了个位置便坐下了开始叫卖。

    “新鲜上好的绿豆芽,三文钱一斤!”

    这叫卖可吸引了不少人。“绿豆芽才三文钱一斤?怎么跟其他人买的不一样?东市那边都要五文钱一斤,怕不是假的吧?”

    “这小媳妇儿你可说笑了,豆芽哪还能有假的?不是豆子泡出来的,难道还是我变出来的?”

    这话说的倒是,可是……

    “大婶,你这豆芽看着这么好,怎么还比东市那边的价格还低呢?”

    “哎呀,进货的渠道不一样嘛!”杜婶子解释道,“东市那边的菜贩子都是行会的人,行会花一文钱进了货,收他们三文钱的货价,他们可不就要卖五文钱么?我这豆芽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