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作者:叨狼
第九十三章 横店之行
第九十三章 横店之行
范无病既然想到了发财的路子,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建设影视基地,收益可是长期的,也难怪他如此上心,要知道这阵子国内的消费水平比较低啊!普通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几百元而已,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也都处在低位上运行,若是等到过了明年,邓公一南巡,国内大开发的热潮掀起之后,很多基础建材的价格都会飙升好几倍的,这个机会,他不会把握不住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址的问题。
当然最好的地方就是横店了,只是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如何,范无病决定先去探一探底细,然后再跟当地政府开价商讨购买地皮的问题。
虽然国内风景名胜区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有主儿的,正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就有古刹,和尚们把最优质的旅游资源都给占据了,剩下来没主儿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穷山恶水,至于像横店这里,范无病经过了解,得出一个结论来,这里也是属于后者的。
“怪不得横店要夷平山头搞旅游开发,建影视基地,却还是有这个原因的。”范无病不由得有点儿佩服横店集团的当家人。
他拿到东阳地区的地形图之后,就发现这个地方实在不能说是风水宝地,倒是更接近于穷山恶水,真的很难理解在这一带会出现如此多的风流人物,或者真的应了那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了。
上海到横店,大概也就是三百公里的样子,但是路况不太好,范无病坐着车跑了大半天才到了东阳,然后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横店。
说起横店来,就不能不提一个人,横店集团的当家人徐文荣。
范无病曾经非常认真地阅读过关于徐文荣的各种资料,他有一个感觉,似乎这位老大是重生的或者是穿越来的一样。
原因无他,就是这位老大对于时局的把握也太精准了一些。
徐文荣以一家丝厂起家,在横店率先实行了政企分开,这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是最早的一家,也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九八八年,徐文荣首先关掉了盈利的县筛网厂,关掉了织绸厂和丝厂的全部绸机,关停了三条喇叭生产线,对只有微利的羽绒制品福利厂实行兼并,转产了五家产品滞销的企业,对外租赁出十一家小型微利企业,把收回的资金投入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
同时,精简机构,压缩机关人员,镇办企业职工从七千余人减为四千余人,缓建办公大楼,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保证重点企业的发展。企业有效益的项目继续生产,做到整顿中有提高,调整中有发展。
徐文荣的一系列改革为横店企业的持续发展赢得了时间和资金,当柳市的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陷入绝境,一大批乡镇企业滚鞍落马,停产倒闭,而横店却在资金严重不足,能源紧张,原材料涨价,受到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十四家企业被洪水袭击,遭受一千六百多万元特大损失面前,稳如泰山。
这人简直是个奇才,似乎他有预知能力一般,及时调整企业发展动向,使企业在柳市危机中化险为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横店企业经过大调整后,上交国家税金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使横店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和产品结构,形成以磁性材料、机械电子、针织服装、纺织印染、有机化工、制药、建筑建材、经济贸易等多种经营、多元发展的格局,由于产品的调整与升级换代,促进和带动了村联户办企业的蓬勃发展。
去年十一月,徐文荣成功地组建了浙江省第一家资产经营一体化,集工、科、贸为一体的乡镇企业集团――横店企业集团公司,由针织品、纺织丝绸印染、磁性器材、有机化工、医药化工、机电、经济贸易等七个行业子公司,两家科研所,五个驻外经贸单位,三十五家紧密型骨干企业,四百多家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企业所组成,它把横店所有企业,都按不同层次和方式联合起来,提高了横店企业的联合程度和总体实力,徐文荣使横店企业完成了以分散经营到集中调控的过渡。而宏观调控及规模效应很炔显示出来,工业产值从去年年的一点八亿元迅速上升到今年的三亿元。
“难道这人居然和我一样,都是重生来的?”范无病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感到有些难以把握住其中的脉络。
这人的经营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可是奇怪就在为什么他能够在上面对柳市动手,对全国的私营企业进行严厉政策之前,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并为自己安上了一个乡镇合作制企业的名号,从而避过了这一场影响巨大,可以说对很多私营企业的打击都是致命的风暴。
这事儿实在是非常令人惊奇的,难道真的有人会未卜先知不成?
而最令范无病感到佩服的,就是徐文荣倡导的挖山造城,正所谓横空出世,店乃一城,把荒山荒地点化成造梦工厂,僻野山乡变成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几十年来,横店集团挖填土石,削平大小山头近百个,造影视城、大学城、科技城——最后汇总成一个横店城。
范无病亲自来到横店之后,亲眼看到了横店的环境,终于理解了徐文荣为何要力排众议开山造城,实在是因为这里穷山多荒坡多,土壤贫瘠,搞种植业实在不行,所以才要寻求一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而影视旅游正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法宝。
“这里就是横店啊?”同车而来的陈碧松有些讶然地看着周边的荒山说道。
陈碧松是陪同范无病一起过来的,用范无病说的话就是在商务谈判中,美女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即使不能够直接上来砍价,也可以在一旁影响对方,使其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应付对手。
在范无病提出要查看横店的环境,并有意在横店建设影视基地的时候,夏东海都认为他有点儿疯了,作为一个交通不便而且多荒山的地方,横店实在没有什么特质能够吸引他们的。
但是范无病说话的份量放在那里,谁让人家是老板呢?而且是真金白银地往新丝路里面砸钱啊!因此夏东海夫妇也只能够尽到进言的本分,至于决定权力,自然是握在大股东的手中的。
“这里就是横店,很适合建设影视基地啊!关键就是因为地价便宜啊!说不定,我们都不需要花钱买地的!”范无病一想到徐文荣,直觉告诉他对方一定不会轻易放弃这块儿地皮的,尽管是荒地。
与范无病同行的,还有临时招来的戴维斯等人,这次过来,首要目标就是要见到横店的当家人徐文荣,看一下是否能够拿下这里的地皮,或者看看有什么可以合作的项目。
没有费多大的力气,范无病就见到了横店当家人徐文荣。
与想象当中似乎有点儿不一样,他长得更像是一位老农民,而事实上,徐文荣自己也说,“其实我就是一个老农民,你们也不用把我捧得太高了。”
整个行程当中,范无病都没有吱声,一切都是戴维斯这个外国人在同徐文荣谈,从项目合作,一直到关于地皮的使用上,谈了很多。
戴维斯最近在江浙一带是非常有名气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成功地整合了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将一盘散沙给统一起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肯定能够拿下国内低压电器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二十的样子,这个数字是相当可怕的,近乎于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运行了。
作为一家有外资并购概念的大型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做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可怕,但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这家大企业正如同我的中国心中所唱的一样,只是披着一身洋装而已,其实际控制人,还是范无病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地道中国人。
戴维斯跟徐文荣谈了很多,在有些方面,双方都是可以合作的,在机电方面甚至已经草签了几个合作协议,两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显然这个合作是双赢的。
但是谈到了购买地皮的时候,徐文荣的脸上立刻就有些绷紧了。
“买地?你们要那么多荒地做什么?要知道我们虽然有地,但是大部分都是荒山,你们确定要到这里来买地?”徐文荣觉得对方的要求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事有反常即为妖,莫非这洋鬼子的心里面还藏着什么阴谋不成?徐文荣的心里面顿时有些打鼓,这世界上或者是真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也可能有那么几个国际主义者,但是绝对不像是眼前的这个洋鬼子。
戴维斯看了范无病一眼,见他点了点头,便敞开了说道,“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正在筹备拍一部电影,以后还要拍古装电视剧,想要在这里建一个影视基地,这样可以降低拍摄成本,你也知道的,如果是在大城市进行拍摄的话,成本会高出很多的。”
徐文荣点了点头道,“这个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不过为了拍场电影就耗费这么大的投资,你们是不是钱多烧的?”
戴维斯顿时头上冒汗,“不是这么说的,我们拍电影拍电视,讲究票房,讲究收视率,都有广告商赞助的,场面弄得大一些,这个能拉到的赞助也多一些。而且,我们这不是打算建设影视基地,以便重复使用吗?”
“哦,明白了!”徐文荣点头道,“就是一次投入,重复受惠嘛,这个道理我懂。”
“那您的意思呢?我们打算投入一大笔钱来买地。”戴维斯见徐文荣似乎有同意的迹象,便抛出了自己的筹码,一笔巨款,对于现在的横店集团也相当于是一笔巨款。
徐文荣考虑了片刻之后说道,“我们是不会卖地的。”
呃?戴维斯顿时愣住了,自己已经被老板授权支付两个亿来买地,哪知道徐文荣居然会一口拒绝?这事儿可真是稀罕了!难道说,横店人能够拒绝用一块儿荒山来交换相当于他们一年的生产总值的现金?
这太不可思议了!戴维斯觉得眼前这位农民企业家一定是疯了!
但是,徐文荣很快就向戴维斯提出了自己的合作方案,“虽然我们不可能卖地,但是我们也可以参股,我们出人出力出场地,你们出资金,共同建造一个影视基地,盈利对半分,你觉得如何?”
戴维斯看了一眼范无病,只见他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来,便对徐文荣说道,“三七!你三我七!场地和工人在哪里都找得到,可是资金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比例不能再更改了!如果不行,我宁肯再去别的地方找,最起码这附近可以找出十几个地方来!”
“好吧,三七就三七!”徐文荣心想,既不用卖地,自己又能从中稳稳地赚取三成利润,这事儿再合适不过了,只要有人肯投资,少抽点儿利润也是可以的。
而且,只要是这里建成了影视基地,就一定会形成一定的旅游资源规模,到时候将横店周围的旅游业带动起来,那产生的效益可就不仅仅是影视基地依靠租用场地带来的利润那么一点点了!
第九十三章 横店之行在线阅读
第九十三章 横店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