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肤色雪白,腿上的伤过了三日虽没恶化,但看着正是触目惊心的时候。
谢无镜蹲下来,让她的脚搭在他腿上,拿起一旁的药瓶,为她上药。
药瓶就放在这儿,显然她等着他给她上药已经等了很久了。
真当上药时,她却总想收腿。
世有男女大防,虽不严苛,她也不是拘泥小节的人,但她也从未在男子面前露过腿。更别提这般把脚放在男子腿上。
织愉面染羞赧,别着脸,又总忍不住偷瞄他。
明明年纪相仿,他却能面不改色,对待她腿的表情,和他劈柴时没区别。
织愉想起在京时,京中公子见她时多会羞于直视。话本中也说,男子对漂亮女子,总会有几分关照和在意。
可他全然没有。
织愉瞧着他利落冷静的动作,渐有些鬼使神差,低下头问:“你觉得我好看吗?”
问完,她抿唇,暗自羞恼,想叫他就当没听见吧。
但谢无镜已经答:“红颜枯骨,皆是虚妄。”
织愉“哦”了声,变得格外安静。
从这天起,谢无镜开始顺带着多做一份饭,多劈些柴,多挑些水,每天给她上药。
织愉安静了不到三天,便又开始同他搭话。问归一观的事,问老观主的事,问他的事。
他回答的总是很简短。
但她总能乐此不疲地因为他简单的回答,絮絮叨叨一大堆。
日子就这般过着。
她腿养好了,变得更加吵闹。
她开始不仅每天坐在院里说话,还要跟在他身后说话。
她说的话,他都有听。
但全是闲话,他鲜少会回应。
织愉到底是个姑娘家,他总这般冷淡。
她不免也会想,她是不是吵着他了。
于是一日清晨,她同他一同用过早膳,便和他打了声招呼,要在菩提山上转转。
谢无镜应了声:“嗯。”
织愉欣喜地往外跑。
他又道:“山上有野兽。”
织愉停步回来,还是如往日那般,跟着他,只是不再说话。
一向明媚的脸上,有几分沮丧。
从这一天起,她开始时常发呆,变得少言寡语。
谢无镜起先没留意。
只是某天走在去经堂的路上,他突然意识到耳边没了她念叨的声音。
他回过头,发现身后空荡荡的,长长的巷子里,没了她跟着他的身影。
他往回走,走到外院里,看见她睡在青藤架下,像久不浇水的花,蔫头耷脑。
谢无镜在她对面坐下,“你怎么了?”
她睁圆了眼睛,惊讶他竟会主动和她搭话,而后笑道:“没什么。就是在想,太子到底什么时候回去。”
谢无镜默然,起身离开。
走到院门处,他听见她小声嘀咕:“就知道和他说什么都没用。”
他没有像从前一样告诉她,他听得见。
他信步离开,却也没像从前那样,按时去内院经堂。
他转过身,走向了与经堂相反的方向,走出了归一观。
他下了山,穿过人来人往的街市,入了李府。
太子还在李府,见到他,问了他许多有关织愉的事,还和他说了与她一同在京中长大的情意,请他务必治好织愉。
谢无镜应道:“尽力而为。”
他带上李家夫人为织愉准备的东西,回了归一观。
暮时饭点,他将太子未回京,多半要待到九月,待皇帝召回才会回去的消息,告诉织愉。
织愉没有难过,只是惊喜地抱着包裹:“你下山了?你去找我爹娘了?”
她打开包裹查看其中东西。大大的包裹里,她常用的东西一应俱全。还有蜜饯和话本。
她抱着包裹,眼泪汪汪的,又开始碎碎念了。
一会儿啃着杏脯道:“我爹娘真好。”
一会儿又泪眼濛濛地望着他道:“小道长,你真好。”
翌日,走在去经堂的路上,他的耳边又有了她念叨的声音。
他回过头,她也跟在他身后。
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入了经堂后,她不会再在他读经书时,时不时喊他一声。
她捧着她的书,在他身后看得十分沉迷。
谢无镜每天都会回眸瞧一眼。
第一天她看的是《霸道王爷俏丫头》。
第四天换成了《薄情公子追妻记》。
第八天是《太子宠妃》……
他突然想起,那日太子同他说,她与他在京城青梅竹马、春游踏青的情意。
他说不出心中突然生起的是何感觉,只觉烦闷且陌生。
他随心而道:“换一本看吧。”
织愉不解:“为什么?”
谢无镜不再多言,不勉强她,垂眸继续看他的经书。
看了一会儿,他从经龛里换了一本静心经。
但这一天,中午与晚上的膳食,他都没有准备织愉的。
织愉问他,他只道忘了。
无妨,她还有糕点可以吃。
但晚上沐浴,他连热水都没给她准备,这就让她难以忍受了。
她已经忘记自己初来归一观时,忍受着用冷水,不敢叫他烧水给她用的模样。
她在他准备沐浴前喊他,“小道长等一下,我有话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