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侯?!
顾诚正要再推辞,他能猜到楚帝把亏欠顾家的爵位册封给自己的用意,顾氏一族好不容易齐心协力,顾诚不愿再因一个不值钱的爵位弄得家族不宁。
“顾阁老且勿推辞了,皇上一片拳拳爱护之心,你不可辜负。”
提笔代楚帝拟旨的赵皇后抬眸浅笑,顾诚紧绷着身体,抿了抿嘴角,“叩谢陛下隆恩。”
楚帝满意顾诚守礼的表现,更满意顾诚对赵皇后莫名敬重,并且暗赞自己调教赵皇后初见成效,赵皇后明白他的意图,施恩于顾诚。
一个爵位而已,赵皇后觉得楚帝挺天真的,不说如今世袭侯爵是否还有价值,就说楚帝当初用世袭爵位吊着顾家,让顾家长房和二房争斗不休,平安迁都后,楚帝面对顾家的功劳,却一个字没提封世袭爵位的事。
顾诚的父亲白死了。
顾家长房原配嫡子同样白死了。
顾老爷子最后只剩下两个被小妾养大的庶子。
以前顾诚糊涂时,还有可能被楚帝打动。
现在连赵皇后都对顾诚颇为欣赏,顾诚又怎会因为一个不值钱的爵位就同顾衍生份了?
不过顾诚真是野心膨胀,同顾衍争锋,有赵皇后和姜太夫人还能让顾衍吃亏?让顾诚得逞?
赵皇后玩似的写完圣旨,恪守规矩亲自捧给楚帝过目,“倘若陛下没有异议,臣妾就用玉玺了。”
楚帝看了看圣旨,满意点点头,“用玉玺吧。”
苏公公小心翼翼的捧着传国玉玺,赵皇后看似慎重,对手中的传国玉玺却没任何多余念头,轻轻松松盖了印章。
楚帝谨慎收回传国玉玺,连兵符都给了赵皇后,却不许她窥视玉玺。
眼见楚帝的做派,赵皇后暗暗撇嘴,拥有传国玉玺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大权在握,她完全可以再寻找宝玉雕刻玉玺,没有实权的皇帝纵然有传国玉玺也跟拥有一块石头差不多。
朝臣可不会因为传国玉玺在谁手上就听谁的话。
还是以实力为尊!
她对传国玉玺看得极淡,得之我命,失去也不觉遗憾。
“顾阁老,领旨谢恩吧。”赵皇后把用了玉玺的圣旨交给顾诚。
顾诚刚想跪下,楚帝发话道:“已经谢过朕,顾爱卿不必再跪。苏公公,把小皇子带过来。”
赵皇后眸子一闪,“皇上是打算考较小皇子的功课?是不是长进了?”
一个两三岁的奶娃娃,有个屁的功课?
顾诚嘴角微微抽动,对皇后娘娘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作风叹为观止,连假话都是这么的真诚,倘若他不是从顾衍口中听说了什么,也如同楚帝被她骗得死死的,也不能说楚帝太愚蠢。
“您龙体欠安,还是好好休养吧,小皇子很是乖巧,规矩学识都很有长进,您还不放心臣妾?臣妾不敢亏待任何凤子龙孙。”
赵皇后言语恳切,好似在惧怕什么,眼角晶莹。
惧怕什么?
还不是楚帝交代后事?!
怕楚帝交代完后事就此……楚帝心中一软,感动于秀儿对自己的情分,可不趁着他还有精力安排,等到他身体彻底不成时,秀儿孤儿寡母该怎么办?
他深深记得皇兄临终前绝望的目光,他不能似皇兄眼看着自己的皇子被圈禁,皇兄什么都做不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任由纪太后和朝臣摆布。
与其说皇兄是中毒而亡,不如说是被生生呕死的。
楚帝面临的局面更复杂,乱臣贼子实力更强。
“朕今日精神好。”楚帝坐直身体,“有些事也要交代了。”
“……皇上。”赵皇后眼泪似承受不住哀伤滚落。
楚帝避开她的目光,坚决吩咐:“去把小皇子抱来,朕给最小的儿子找了两位好太傅。”
“臣谢珏奉诏拜见陛下。”
“……”
顾诚脸上惊讶一闪而逝,楚帝仿佛很是满意顾诚的这番表现,“顾爱卿不必奇怪,朕对你更为倚重,不过文坛上的事还需要谢珏鼎立辅佐太子。”
谢珏不适合为官,却适合成为文坛领袖,而且谢珏长得太好,太过出类拔萃,国朝虽不是以貌取才,但谢珏总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好感。
纯净,澄澈的谢珏背后又有昔日第一士族谢家撑腰,文采横溢,被世人拥趸敬仰,是楚帝选择制衡顾诚的人选。
“谢公子之才远胜微臣。”顾诚老实的回道,瞥了一眼提着帕子抹眼泪的赵皇后,心中却是想着,以后他和谢珏去给赵皇后请安不用再避讳了。
他们仨人也不用在偷偷摸摸……呸,顾诚着实佩服楚帝的‘远见卓识’,看看他找得托孤之臣?
全特么是娘娘的人。
是娘娘有先见之明?还是运气足够好?
或是娘娘在拉拢他们时,就猜到楚帝会这么安排?
他们投靠娘娘可是在两年之前,谢珏好像比他更早一些。
谢珏同抱着小皇子的奶娘一前一后走进来,谢珏姣姣如明月,身姿如松柏,犹如一阵清凉的风,一谭清澈的水,照亮大殿,令人心情舒畅。
楚帝有一瞬的恍惚,谢珏俊美到没有任何的瑕疵,不,他比前些日子更放松,更令人心折。
再不见他偶尔流露出激愤,阴郁。
他就是世上最最干净的人,风华绝代,光华灼灼却不会刺伤任何人。
“秀儿抱着小皇子给两位太傅行拜师礼。”
“遵旨。”
赵皇后走到奶娘身边,抱过懵懂的小皇子,还挂着泪珠的眼睫挡住一抹暗光,“本宫代皇子拜见太傅,以后小皇子就由太傅教导了。”
扑通,赵皇后双膝跪倒,真诚望着谢珏和顾诚,好似他们母子全靠两位太傅照拂。
“不敢,不敢。”
无论是谢珏,还是顾诚都不敢受娘娘大礼,哪怕是做给楚帝看也不敢啊。
谁知道娘娘以后会不会小肚鸡肠的翻旧账?
他们可不是顾衍!
谢珏和顾诚跪得更加干脆,彻底,俯首道:“娘娘折煞微臣了,您快快起身,微臣定当尽力,誓死效忠。”
至于是效忠太子,还是效忠娘娘,横竖楚帝没听出来,他们也就不必明说了。
楚帝自觉没有选错托孤的人。lt;!-110-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