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节
    这套道具大约四五十厘米高,也是通过谢老都管找到的工具制成的。
    先前老苏在尝试粉笔的时候,徐云便是在鼓捣着这个玩意儿。
    而能在短时间内被组装完毕,这个道具的材料自然也不会复杂到哪儿去:
    道具的主体是一个与后世不太一样、但功能相近的扭秤——没错,扭秤:
    现代扭秤的原型,是在16世纪由英国皇家学会的米歇尔神父制作出来的,在18世纪得到了优化,最终定型为了现代扭秤。
    不过在此之前,各个古代文明都有一些比较原始的扭秤存在。
    比如宋朝老苏发明的扭秤。
    当初老苏在监制水运仪象台的时候,为了计算力矩,便设计了一台可以精校的古典扭秤。
    工具图还被老苏画在了《绍圣仪象法要》里。
    而此时此刻。
    这台扭秤则被通过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系在了支架上,扭秤的两端则放着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
    钢丝上有个精度不高、但可以正常进行反射的小镜子。
    没错。
    看到这儿。
    物理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想必已经猜到了。
    徐云这次要进行的实验,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
    第132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儿》
    说道历史上贡献不符合名气的科学家,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能同时冒出一个名字:
    特斯拉。
    但实际上。
    特斯拉虽然能力很强,但远远没有传闻中接近神明那么离谱。
    比如“爱因斯坦代表了人类的上限,而特斯拉则是神明下限”这种话,完全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yy。
    如今的特斯拉,其实是被高度黏贴、神话甚至妖魔化过的。
    通俗点说就是被造成了神。
    特斯拉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应该要归结于科教频道在2009年的一部纪录片:
    《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
    这部纪录片堪称后来的万恶之源,以严肃的口吻为特斯拉的各种谣言背书,给很多人留下一个固有的刻板现象。
    然后15年这部片的导演、编剧和制片都移民了。
    到了现在。
    这些谣言已经多到咱们都没法辟谣的程度。
    这种情况已经远远超过了‘智商税’可以描述的程度,部分——注意是部分对特斯拉的描述,甚至可以算是反智的程度。
    这样说吧。
    如今与特斯拉有关的百度词条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谣言。
    比如传闻在1912年(另一说是1915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
    理由是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
    一些营销号以这个传闻为模板,宣称诺贝尔物理学奖自创立开始的头三十年间,特斯拉一个人就被评选获奖九次,又与爱迪生一起二次。
    而他则把这十一次的诺贝尔奖全部让贤,神明看不上凡人的殊荣。
    但实际上别说后面的那十一次了,连最开始的那次都是虚构的:
    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的是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纵观特斯拉一生。
    他只在193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提名,并且没有获奖,更别提拒接了。
    类似的谣言多如牛毛,数都数不清楚。
    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虚假消息,或者就是把别人的贡献扣到了特斯拉的身上。
    奈何由于信息壁垒的问题,这种缝合说法被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相信了,并且持续到了现在。
    另一个特斯拉被神化的原因则在于爱迪生,因为这位大发明家曾经干过两件很没节操的事儿:
    第一是用交流电电死了一头大象,还用自己发明的摄像机拍成影片到处播放炫耀,这段视频到今天依然能在网上找到。
    第二则专门发明了用交流电驱动的电椅,并且说服政府用电椅作为执行死刑的工具。
    这玩意儿杀人过程极其残酷,就是把人浑身上下绑上线圈,然后活生生用电噼里啪啦劈死。
    有这两个洗不掉的污点在,所以对特斯拉的反向宣传效果非常不错。
    客观来说。
    特斯拉算不上一个顶级的基础科学家,但可以算一个顶级应用科学家或工程师。
    基础科学家与应用科学家的最大区别,就是基础科学发现的是宇宙自然规律,是最原创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也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比如小牛,爱因斯坦,现在的杨老都是这类人。
    应用科学家或工程师,则是把基础科学理论变成实用的技术。
    他们的目的是发明创造出新的工具或提升生产水平,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总而言之。
    特斯拉在人类物理学史上的地位不能忽视,把他贬低的一文不值的言论倒也没啥必要,搁在现代获得一两个诺奖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但也绝不应该把他塑造成一个神,这对很多真正有贡献的先贤来说是不公平的,对科研圈也是有害的。
    而比起特斯拉。
    有一个人其实更适合‘被埋没’这三个字的定义。
    这人便是……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但又有些陌生的人物。
    很多时候。
    动漫《海贼王》同名角色的传播度,都要比这位现实人物高得多。
    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一般只停留在他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甚至一些鲜为人同学早就忘了这事儿。
    但事实上呢。
    这位神人隐藏之深远超所有人想象。
    且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机会发现欧姆定律、库仑定律等能载入史册的成果,你会怎么做?
    想必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将他们公布,享受这个盛名一直到身死吧。
    但卡文迪许却不一样,他的做法是……
    让这些理论烂在了手稿里,至死都未曾发表,这你敢信?
    实话实说。
    哪怕是徐云自己在读博士那会儿知道这事情的时候,心中都产生过一丝怀疑。
    奈何为这事儿作证的人来头实在太大太大了,大到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最顶尖的大佬之一:
    他叫做麦克斯韦。
    也就是那个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奠定了现在电磁场理论基础、没有他甚至可以说不会有手机,同时私德也堪称模范的究极大佬。
    19世纪末。
    麦克斯韦应邀兴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他本人亲自在卡文迪许留下的箱子里,发现了20捆尘封的神秘手稿。
    当然了。
    后世有些人为了添加神秘色彩,把箱子描述成了一个需要解开某些题目才能开启的密码箱。
    在卡文迪许死后的几十年里,只有麦克斯韦能解开这个谜团。
    不过遗憾的是。
    麦克斯韦的开启方式并没那么玄乎,只是用了一些物理手段罢了:
    用斧头砸断了箱锁。
    这些手稿现存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的珀西瓦尔·大卫德收藏馆6号陈列室里,卢浮宫早些年甚至还为此和不列颠博物馆撕过逼。
    当时卢浮宫认为这是麦克斯韦发现的手稿,因此应该由卢浮宫收藏。
    大不列颠博物馆则表示,你个搞文艺的博物馆看得懂个戟巴物理手稿,拒绝了这个要求。
    而根据手稿记录。
    在1772-1773年间。
    卡文迪许作了一个名叫双层同心球的实验。
    这个实验第一次精确测出电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指数偏差不超过0.02。